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12:0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 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帅府由中央的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中书省 D.北庭都元帅府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台湾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的标志是( )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台湾府 D.台湾省
3.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
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借着新冠病毒疫情之机,“台独”势力“反中”、“抗中”政治操作不断,企图用行政手段破坏、切断两岸关系。下列历代中央王朝管辖台湾措施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元朝在台湾设置了宣政院 B.元朝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
C.康熙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 D.1885年清朝在台湾废府建省
5.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影视作品的内容背景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在一部以元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出现的场景是( )
A.西域都护管理新疆 B.元昊称大夏皇帝
C.完颜阿骨打称帝 D.宣政院管理西藏
7.元朝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迁入我国,与中国人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女真族 C.回族 D.满族
8.为了加强对下面图片中A、 B两地的管理,元朝分别设置了( )
A.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澎湖巡检司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北庭都元帅府;澎湖巡检司
9.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为加强对澎湖和琉球(台湾)的管辖,设立的专门机构是
A.巡检司 B.中书省 C.宣政院 D.都护府
10.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文成公主入吐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B.唐朝玄奘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C.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 D.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11.“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该材料描述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通判制度 D.行省制度
12.《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材料表述的是
A.元朝国力强盛 B.元朝疆域辽阔
C.汉唐疆域狭小 D.汉唐国力强盛
13.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 )
A.宣政院 B.西域都护 C.北庭都元帅府 D.枢密院
1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市舶司 D.军机处
15.对辽阔疆域实施有效的管辖是对中国古代统治者治国理政水平与能力的极大考验。元朝统治者统一全国后,为了对辽阔疆域实施有效的管辖与治理,首创了(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6.开疆拓土、并加强边境管理是我国古代不断走向强盛的重要举措。下表所涉及的相关史实应该是哪一历史时期的
方位 边疆管理措施
东南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务
西南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根据下面元疆域图(局部)判断,我们的家乡滨州当时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四川行省 B.河南江北行省 C.中书省 D.陕西行省
18.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史实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C.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D.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19.《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上述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枢密院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御史台
2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1.元朝时,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内蒙古的一部分)每年向朝廷交纳粮食227万石,而江浙地区每年交纳粮食达449万石,江浙地区纳粮占全国“岁入粮数”的37%。以上现象可以说明元朝时
A.北方商业繁盛 B.疆域面积广大 C.南北发展均衡 D.南方已成为经济重心
22.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因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处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们的家乡。河南省作为省级行政区起源于我国哪一制度( )
A.郡县制 B.行省制度 C.分封制 D.郡国并行制
23.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权,佐证此结论的史实是( )
A.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B.设置驻藏大臣监督地方
C.册封“达赖喇嘛”封号 D.用金瓶掣签确定继承人
二、综合题
2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是哪朝创立的?
【经济篇】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4)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业贸易繁荣的体现。下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
【文化篇】
(5)“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感悟篇】
(6)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5.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行政机构
材料二: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三:《宋史 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材料四: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这个制度的确立有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个官职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推行什么制度?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对行省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典制,不能逾越。
材料二: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本地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了行省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叙述?
(2)材料二中叙述“行省划分”的目的和基本方法是什么?这样划分有何意义?
27.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完成问题: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图一中的封建王朝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二中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3)图三时期,为有效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开创了什么制度?写出当时西藏地区行政区划的名称。
(4)写出图四中我国疆域最南部的范围及都城的现代名称。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政府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这标志着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划。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史实,故选B。
2.A
【详解】根据“中央政府对台湾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A项正确;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排除B项;清朝时期设台湾府和台湾省,是在“中央政府对台湾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之后,排除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依据材料“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的建立了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南北统一,元朝的建立结束辽宋夏金时期政权并立的局面,完成统一,①符合题意。隋文帝在位时期注重发展农业,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大幅度增加,元朝也注重农桑,促进南北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④符合题意。因此①③④正确,B项正确;隋朝是汉族人建立的,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不是管理台湾的错误,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元朝对空前辽阔的疆域的管辖和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内容有: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管辖11个行省的机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D项正确。隋朝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朝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D项正确;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设置的,排除A项;元昊称大夏皇帝是在北宋时期,排除B项;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迁入我国,与中国人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回族,这对我国民族关系影响深远,C项正确;蒙古族建立元朝, 女真族建立金, 满族建立清朝,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A为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B为台湾地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A项正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西藏设置的地方管理机构,符合A处,台湾府是清朝管理台湾的行政机构,不符合B处,排除B项;澎湖巡检司是管理B处的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管理A处的机构,排除C项;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时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选项A符合题意;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B排除;宣政院管辖西藏,C排除;都护府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
1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唐朝时期的玄奘西行至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A项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入吐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C项元朝时期由于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项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ACD项表述均符合历史史实,只有B项不符合,故选B。
11.D
【详解】根据材料“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D项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通判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材料表述的是元朝疆域辽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元朝。它完成统一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元朝国力强盛,A排除;汉唐疆域狭小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汉唐国力强盛,D排除。故选择B。
1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进行管理,因此A正确;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设立的机构,北庭都元帅府管辖新疆,枢密院是管辖全国军事机构,BCD排除。故选A。
14.A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A项正确;北庭都元帅府是元朝设置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B项;市舶司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排除C项;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 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D项正确;世袭制开始于夏朝,排除A项;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标志。元朝建立后,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依据表格中管理边疆措施可知是元朝时期,C项正确;唐朝是和吐蕃(西藏)地区,采取和亲措施,排除A项;宋代没有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排除B项;明朝时期,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后来到清朝时期北郑成功收回,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根据元朝的疆域图可知,今天的滨州在大都附近,属于中书省,故选C。
1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是证明“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有力的证据”,B正确;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汉藏关系,并不是最有利的证据,排除A;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与“西藏”无关,排除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与“西藏”无关,排除D。故选B。
19.B
【详解】根据“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期“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应该是行中书省,B项正确;枢密院和御史台都不是地方行政机构,排除AD项;中书省即都省,排除C项。故选B项。
2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1.D
【详解】根据题干“元朝时,腹里地区……每年向朝廷交纳粮食227万石,而江浙地区每年交纳粮食达449万石,江浙地区纳粮占全国“岁入粮数”的37%。”可以看出,当时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南方超过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北方商业繁盛、疆域面积广大的信息,排除B项;题干叙述江浙地区的粮食产量占了很大比例,南北地区的发展不在均衡,南方远远超过北方,排除C项。故选 D项。
2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河南省作为省级行政单位,最早起源于我国元代的行政制度,B项正确;秦朝对地方管理实行郡县制,西周实行政治制度分封制,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都不是省级行政区起源,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由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这是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A项正确;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确立金瓶掣签都是在清朝,排除BCD项。故选A项。
24.(1)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2)科举制;隋朝
(3)A:曲辕犁;B:筒车
(4)交子
(5)唐诗
(6)汲取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分析】(1)
制度:根据所学可得出,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创了我国省制的开端。
(2)
制度:根据材料“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及所学可得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
朝代:根据所学可得出,隋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
(3)
名称: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A是曲辕犁,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名称:根据图片及所学可得出,B是筒车,筒车便于灌溉。
(4)
名称:根据所学可得出,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
表现形式:根据所学可得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唐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的诗歌有5000多首。
(6)
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汲取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角度作答。
【点睛】
25.(1)三省六部制。
(2)隋炀帝;积极影响:选拔了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3)为了分知州的权力。
(4)元朝疆域的特点:元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
【详解】(1)依据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皇帝之下设有三省,尚书省下辖六部,这显然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材料二中所说的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炀帝在位时期。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拔人才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而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的实施选拔了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3)依据材料三信息“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及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依据材料四信息“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管辖,元世祖忽必烈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26.(1)行省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人事权方面、财政方面、军事方面、司法方面。
(2)目的:中央军事控制。基本方法是犬牙交错。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行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在财政方面,行省只是充当了朝廷集中财赋的工具,行省还有义务遵照朝廷的命令,额外提供钱谷,以弥补中央财赋支出的不足;在军事方面,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军权掌握在中央的枢密院;在司法方面,朝廷也对行省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典制,不能逾越”可知,行省制的最大特点是,行省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从人事权方面、财政方面、军事方面、司法方面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可知,行省区划的目的是中央进行军事控制;基本方法是犬牙交错。这样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点睛】材料一以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行省的特点。准确掌握“行省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这一点。
27.(1)秦朝、西汉、元朝、清朝
(2)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3)行省制度宣政院辖地
(4)南海诸岛、北京
【详解】(1)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读图一,由都城咸阳等信息可知:图一是秦朝疆域图。读图二,由都城长安和西域都护府等信息可知:图二是西汉疆域图。读图三,由大都、中书省等信息可知:图三是元朝疆域图。读图四,由1820年的国界、中俄《尼布楚条约》待定地区等信息可知:图四是清朝疆域图。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家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并为以后秦国能够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二中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置的重大意义是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为有效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开创了行省制度;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当时西藏地区行政区划的名称是宣政院辖地。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依据所学可知,图四是清朝疆域图,所以最南部的范围是南海诸岛;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清朝的都城即是今天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