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12: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4 明朝的统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明代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份状元卷,于1983年在山东青州市发现。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
2.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华文明在融合外来文明中创新
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绵延不断
3.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在八天时间内,览阅奏折1160件,处理政事339件,每天仅仅只睡眠4个小时。朱元璋的忙碌和下列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
A.设立行省 B.建立内阁 C.废除丞相 D.设置东厂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前四史 C.三通四史 D.四书五经
5.“据人统计,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150件奏章,裁决400种案件。”他如此日理万机是因为( )
A.设立特务机构 B.推行八股取士
C.废除了丞相制度 D.大兴文字冤狱
6.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
A.明宪宗 B.明成祖 C.明太祖 D.明英宗
7.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科举制度 B.分封制度 C.行省制度 D.察举制度
8.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匡胤 D.明太祖朱元璋
9.《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朝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 )
A.削弱地方势力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10.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试题类型繁多 B.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C.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D.八股取士
11.明朝时期经济继续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的是( )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种植
B.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D.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
12.下列哪项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 )
A.以明清两朝为盛 B.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
C.考试题目取材广泛,涉及诸子百家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发展
13.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定都应天府 B.设立五军都督府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
14.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15.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削弱丞相行政权力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6.我国的科举制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民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开创殿试和武举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明朝八股取士
17.我国古代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最后被废除的朝代是在
A.明朝 B.唐朝 C.隋朝 D.清朝
18.他在剧中演绎了一位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演绎的这位传奇人物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朱元璋 D.秦始皇
19.“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学。”文中的“此法”当指
A.独尊儒术 B.文官制度 C.中央集权 D.科举取士
20.在元朝9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鉴此教训,下列哪位皇帝废除了丞相制度(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顺治帝 D.乾隆帝
21.汉武帝实行“推恩”,宋朝设立通判,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由此可见,我国古代( )
A.财政危机日益凸显 B.监察制度逐步完善
C.丞相地位不断削弱 D.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2.明太祖为加强君主权力,废除的自秦以来存在1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A.丞相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23.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獗,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A.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皇帝爱惜自己的臣子
C.明朝叛乱较多
D.皇帝小心眼,臣民不规矩
二、综合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中央实行丞相制度,秦朝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百官之首。……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高级官员为相。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以便建立能为皇帝所控制的中央决策系统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今我朝罢丞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定。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丞相的职权。
(2)材料二中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实质。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它创立于什么朝代?
材料二: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科举及第的也越来越多。两宋时期取土范围的扩大,…还表现在参加科举考过的人员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延伸,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工商之士中被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太宗即位后,即开始看力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宋朝的以文治国之策得到彻底贯彻。
——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科举制度的新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改革对宋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朝顾炎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明朝的八股取士。
26.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正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里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材料二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平民书生可以通过科场得以跻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的对流。
材料三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求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1)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的科举制正式确立?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思考,明朝的科举考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1)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出隋朝的科举制度与前朝选官制度的不同之处。
材料二: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2)材料二中的“她”是谁?她对科举制的发展有何贡献?
材料三: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3)宋代科举制度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三分析其原因。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材料四: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
——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科举制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明代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份状元卷”结合所学知识,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故题干的试卷肯定涉及四书五经,D项正确;明朝试卷的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经济政策、 时事评论、 诗词歌赋不是考卷肯定涉及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蒙古人的白色、伊斯兰文化、波斯商人带来、汉人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可知,这体现出,青花瓷博采众长、守正创新,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在融合外来文明中创新,B项正确;材料是说,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和创新,不是说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明太祖废除丞相,使其没有助理机构,因此每天的工作量大,故C项符合题意;行省是元代设立的,内阁是明成祖设立的,东厂主要是监察的特务机关,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D符合题意;诗赋、前四史和三通四史均不是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A、B和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5.C
【详解】根据材料“据人统计,朱元璋平均每日要亲自批阅150件奏章,裁决400种案件。”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借口丞相专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有皇帝一人决断,每天繁重的奏章国事处理,必然会使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C项正确;特务机构是负责监察百官的,八股取士是思想上禁锢人们思想,文字狱是清朝实行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 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即明太祖。故C符合题意;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排除A;明成祖是朱棣,设立内阁的皇帝,排除B;明英宗朱祁镇,一生坎坷,做过两次帝王,也做过瓦剌人的阶下囚,排除D;故选C。
7.A
【详解】依据“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可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主要依据,这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选拔人才,但是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走向僵化,成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不允许考生有独立见解,因此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培养皇帝的奴仆,A正确;分封制度是西周实行的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B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不符合题意,C排除;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但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D排除。故选A。
8.D
【详解】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借诛杀丞相胡惟庸之际,废除了丞相制度,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D正确;隋文帝杨坚时期并没有废除丞相制度,A排除;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完善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并没有废除丞相制度,B排除;宋太祖赵匡胤增设多名官员,分割宰相的行政、财政等大权,但没有废除丞相制度,C排除。故选D。
9.B
【详解】由材料“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可知明朝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在中央,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强化,B项正确;题干是在中央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施,排除A项;提高行政效率与强化君主专制的主旨不符合,排除C项;题干的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权力制衡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选拔官吏。由此可见,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八股取士,故D符合题意;试题类型繁多、以诗词为主要内容、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与明朝“八股取士”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苏湖熟,天下足”出现在宋朝时期,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明朝时期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种植,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朝时期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朝时期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明政府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史称“八股取士”。C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项正确,不合题意;清朝沿用“八股取士”之法来选拔官员。这种方式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发展。AD两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成祖时设立“东厂”,D符合题意;ABC项都与明太祖朱元璋相关,排除。故选择D。
14.B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明朝的建立的相关知识点。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的陵墓是明孝陵,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的建立
15.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可知,明朝初期“废行省、设三司”的措施是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明太祖时期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明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一措施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C项正确;明朝强化了中央集权,收取地方行政权力,排除A项;削弱丞相行政权力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未涉及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的科举制度的形成。到了明朝科举制度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开始以八股取士,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A
【详解】丞相制度在秦朝正式确立,历经汉唐宋元等,至明朝朱元璋时废除,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A。
18.C
【详解】根据材料“他在剧中演绎了一位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和所学可知,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平民,给地主放牧牛羊,做过和尚,但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朱元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最终登上王位,实现了“布衣到天子”的神话,C项正确;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排除A项;赵匡胤建立宋朝前是后周的大将,排除B项;秦始皇是秦朝第一位皇帝,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学”,由此判断文中的“此法”当指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我国隋朝创立的,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与题干内容无关。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0.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强化皇权。在中央,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A项正确;明成祖、顺治帝、乾隆帝在位时已无丞相,B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2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实行“推恩”,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明朝把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由三司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没有体现财政危机日益凸显,排除A项;材料主旨反映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中央集权逐渐加强,丞相地位不断削弱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设置内阁等专制措施,A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唐时期的制度,B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C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獗,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锦衣卫原是明太祖的侍卫亲军,后来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明朝加强君权的重要特务机构。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的表现,也是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最具特色的措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4.(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
(3)中国古代丞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丞相的权力,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
【详解】试题分析:(1)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军务。从材料一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百官之首”,可以看出秦朝丞相的职权是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分析材料二的“罢丞相,设六部”可知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事归六部,最终权力集中于皇帝。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标志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有关知识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从秦汉开始设立,以后历代逐渐削弱宰相的权力,到明朝朱元璋在位时废除宰相制度,皇权进一步强化。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逐渐加强。
25.(1)制度: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
(2)新特点:重视寒庶之族(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扩大取士范围;厚待及第士人(任写两个特点)
影响:文臣地位提高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任写一句)
(3)评价:明朝八股文由于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禁锢了思想,也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可知,隋朝隋文帝时,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产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寒庶之族开始受到真正的重视……两宋时期取土范围的扩大……提高及第士人的社会地位,在帝王的倡导下,朝廷自上而下皆厚待及第士人,由此也使得科举入仕的文臣的地位渐趋隆盛……”可知,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体现出新的特点,其一,重视寒庶之族,增加科举取士名额;其二,扩大取士范围;其三,厚待及第士人。(任写两个特点)这样,文臣地位提高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任写一句)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朝顾炎武”可知,明朝科举制走上僵化,考试内容单一,考试形式刻板,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是严守规矩和读死书、死读书之人,不利于选贤任能,也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这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点睛】材料三中,将材料中的分析和课本所学结合起来回答问题。
26.(1)隋炀帝
(2)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八股取士
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统治时期开设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正式确立。隋炀帝时设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根据材料二“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平民书生可以通过科场得以跻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考生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求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八股取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科举制度方面实行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7.(1)标志: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不同:注重才能。
(2)人物:武则天。贡献:殿试、武举。
(3)原因: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政策:重文轻武。
(4)变化:八股取士。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强化了君主专制。
(5)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详解】(1)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不同:根据材料“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注重才能。
(2)人物:根据材料“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并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贡献:根据材料“创立殿试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创立殿试、武举。
(3)原因:根据材料“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可知,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政策:宋代对科举制的改革和发展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4)变化:根据材料“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禁锢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强化了君主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5)根据材料中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