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审美特征
武威五中 曹盈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塑造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形体内部结构的结构线。所以,线在造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线条能表现为一种心理和情感的效果。水平直线给人以平静、沉稳、舒展、安宁的感受;垂直线给人以挺拔、刚毅、庄严的感受;自由曲线给人以自由、活泼、流动与愉悦的感受。此外,线条还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例如两条粗细不同的水平直线位于同一平面时,粗的线使人感到它离人比较近,细的线则使人感到离人比较远。以线条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国传统绘画,在运用线条这一艺术语言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例如,以墨线勾描物象、多不着色的白描,仅凭简练的线条就可创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图》,或称《八十七神仙卷》。中国古代人物画创造的“十八描”就是为了表现中国古代人物衣物褶纹而创造的用线方法。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在要讲用“线”,以至“线”这一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表现手段”的确立。这不得不提到“北宋”的大家李公麟,他把唐宋以前的线描粉本式的,严谨、规整进行升华、演变。并接受了晋唐顾恺之、吴道子细“笔游丝描”的传统基础上,又能把“方折挺劲”的铁线描有机地融合进去,形成自己的新风格,使线描的表现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重要作品《维摩像》中,可以看到他在人物画用笔、用线上娴熟、洗练的功力。后来也影响了一大批有作为的名家,如元代赵孟睢⒄配住⒚鞔??叶≡婆簟⒊潞殓贰⑶宕?挝汲ぁ⑷尾?辏?」芩?歉饔衅涠捞氐拇丛欤??际且岳罟?肟?吹南呙韬桶酌栊问轿?孽?(即事物的起源)。包括南宋创立减笔水墨画技法先河的梁楷,也是受李公麟晚年减笔人物的影响而成就的,其丰富的用笔为后来的写意人物,“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长期的美术发展中,“线”作为美术家创作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在美术作品中,线有极强烈的直觉暗示力量,如李可染曾说齐白石的草虫“那两根敏锐的触须,真有一处即动的感觉”。马蒂斯说过,他的素描只存在于一鼓作气的线条对比所作的空间分割和由此表现的情感在观众中唤起的共鸣中。这又是说出了线在构筑空间和表达情感时,运用起来表现力多么丰富。古瓷上的龟裂纹,是线的自然构成,那分割出的疏密参差、变幻不定的小区域的几何形象,却有着十足的神秘韵趣。明式家具以简练的线体切割了空间,显得大度、豪壮、洗练、富有生机,体现着人的尊贵。
武威第五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2015年 7月 1 日 第 二 学期 总第 26 课时 授课人:曹盈
课题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授课班级
八(2)
授课时间
7.8
主备人
曹盈
集体备课教 师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方法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 2、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自然、感受内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
重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种类、要素、造景手法。
教学
难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课型
新授
主要教学方法
感受、思考、讨论
教学
模式
互动探究式
教学手段与教具
PPT
板
书
设
计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中国古典园林
分类: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墙、窗、亭、廊、阁)
特点:自然之美 空间之美 人文之美
造景手法:借景 分景 框景 隔景 等
作业
设计
谈谈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了解。
教学
反思
注:教学过程在续页上完成。
武威第五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补充修改
导入
欣赏一段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 这样美的风景,都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杰作,游览了这样的美景,真有一种“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的感觉呀!”板书课题: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些中国园林艺术的美。
二、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PPT出示颐和园、北海公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其分类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教师再补充寺观园林的图例,讲明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种类。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今天就重点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1、出示课件展示多角度的园林风景,学生欣赏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2、学生交流: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墙、窗、亭、廊、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1、教师出示PPT中西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的图片, 同学们比较分析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2、教师总结板书“自然之美”。
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园林的修造过程:先由造园大师设计图纸,再由工匠按照图纸施工造园。 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贵在变化,有变化始能引人人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举例说明,如堤岸上的植物与开阔的水面形成了曲直变化、疏密变化的对比。
PPT出示三幅园林图片,分别为水岸远景、小院一隅、窗棂―角。请同学前后四人一组,任选一张图片讨论其中呈现的各种变化。并派―名同学上前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阐述讨论结果。(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不曾涉及的方面。)
教师板书学生们总结的各种变化。
教师总结:在苏州园林充满变化的自然美中,是变而不乱、杂而有章的。这就像我们绘画中的疏密、前后、大小一样,体现着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
天人合一,如诗如画——人文之美
以拙政园听雨轩、松风阁、远香堂匾额、题对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此时赏景已经不再凭借眼观,而是将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调动,是将整个人的身心静融于雨打芭蕉、松风和鸣、清香送远的自然界中。
PPT出示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图片。
教师:你们想与谁同坐其中啊?
学生回答后出示苏轼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学生分析此句的妙处。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介绍几种造景手法。 苏州园林不仅使每个人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上欣赏如画般的景致,而且它还营造出可游、可行、可居的空间层次。接下来我们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介绍几种造景手法。
1、拙政园北寺塔――借景。
教师结合图片简要介绍后,由学生总结造景手法。
拙政园小飞虹——分景。
PPT首先出现小飞虹水域去掉廊桥后的图片,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怎样使此处空间显得更为深远、丰富? 根据学生回答PPT出现水面架设无廊的木桥图片,问是否符合他们的想象? 最后出现小飞虹图例,由学生分析。
拙政园云墙、洞门——隔景。
用同样的手法将云墙去掉,只留景色,让学生提意见,总结再复原。 4、拙政园漏窗——框景。
由学生自己分析:框住的是景,框不住的是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5、分析拙政园曲廊——空间含蓄婉转,使园中人脚步未动,心已经跟随曲廊进人前方的未知风景。
三、课堂总结
苏州园林的这些造景方式,在咫尺之间,使得景色曲折婉转、无限延伸,真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说课稿
说课人:曹盈
我说课的内容是《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八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本课的课业类型是“欣赏、评述”。新课标中关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说明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咸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培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课型。主要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古典园林恰恰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精神积淀,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并将其外现于园林的状貌和空间形态。本课的知识点是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特点、要素和造景手法。种类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中皇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较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与中国的哲学精神、文化气质更为契合,所以本课的欣赏对象以苏州园林为主。园林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与这二者有关的要素都将在教学中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有山、水、植物、建筑(墙、窗、亭、廊、阁、轩、舫等)。造景手法它包括对比、衬托、框景、隔景、借景等,教材上都有相应的图例说明。中国古典园林一切的精神内核都源自于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融合,又得益于中国古代文人将绘画、诗词、文学融入其中,形成了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特点,与欧洲的整齐一律,均衡对称,推崇几何图案,强调人工美的风格迥然不同。
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 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技能: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方法: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 2、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自然、感受内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种类、要素、造景手法。
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工具。
七、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欣赏,来达到教学目标。
八、 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欣赏——小结——拓展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欣赏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由系列问题导出主题。 2、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首先问“看见什么”而不问“这是什么”,从最直观的视觉捕捉入手,在发现和了解园林基本要素的同时,顺畅的导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也为教师对“明轩”的介绍做了必要的铺垫。讲授新课:园林的种类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图片的选取要有广泛的识别度,便于学生很快地抓住重点。1、园林的基本要素的内容学生们都比较清楚,但未必明了它们存在的原因。 2、学生在问题的创设中推理出新的知识,并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西双方的园林特点在比较中得到最自然、直观的呈现,学生很 容易领会。承接上下环节,使知识连贯、环环相扣。图片选取有针对性、涵盖性。 通过示例,明晰学生讨论方向。 学生的发表环节将组内结论带入了全班,大家进一步讨论,可以拓展更广、更深的思维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在自然山水中人为地营造出画境。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正是初二语文书中的篇目,此处出现,在切题的同时,又与语文学科实现横向联系,更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联想。创设条件,使学生主动设想,在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同时,也使他们贴切地理解小飞虹的设计。在进行对景、框景、曲廊的教学环节时,慢慢带入内心情思,与下一环节的人文之美衔接。
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板书设计: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课件32张PPT。课题: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武威五中
曹盈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式庭院明轩明轩简介:
1979年中美
正式建交,
明轩建于
美国纽约
大都会
艺术
博物馆
内,布局
设计吸取苏州
古典园林网师
园殿春簃[yí]小院
的精华,建造精巧
完美,是境外造园
的经典之作,被誉为
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
一件永恒展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寺庙园林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寺庙园林大基山,古称东莱山,有着四千
多年前的岳石文化遗址,历代摩
崖石刻24处。是全球华人中过、
戈、柯、任等16个姓氏的发祥地,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的道教文化发祥地,因道教遵循
“道法自然”的思想,所以山谷内
自古为道家所居,故称道士谷,
属寺庙园林。
文峰山,俗称笔架山,是莱州最
高的山,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
公元511年在此山留下《荥(xing)
阳郑文公之碑》,为魏碑之冠。
因其有名人纪念性祠庙,所以属
寺庙园林。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皇家园林颐和园 中国规模最大、保存
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
名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
政园、苏州留院)之一,占地
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
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为
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
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天然
山水园,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皇家行宫御园。 苏州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计成 “园林意境创作如同绘画,必须意在笔先,先构思出极好的腹稿,才能创作出极尽美景的园林艺术空间。”
——《园冶》明 计成1水岸远景2窗棂一角3小院一隅想一想:造园者采用了什么
样的对比与变化?“(苏州园林)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
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
的图画。”
——叶圣陶 苏州园林不仅使每
一个人在固定的视点上
欣赏如诗如画般的景色,
而且还营造出可游、可行、
可居的空间层次。拙政园北寺塔——借景拙政园小飞虹拙政园小飞虹拙政园小飞虹——分景拙政园漏窗——框景拙政园水廊 沿池贴墙构筑的水上游廊,即便于游人观赏美景又将两处景点相连,空间
含蓄婉转,当我们置身其中时,心早已跟着曲廊进入前方未知的风景。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空间之美(三)天人合一 如诗意境——人文之美拙政园听雨轩:院内蕉、荷、竹一应俱有,
雨天置身于轩中,目可赏濛濛雨景,耳可听
雨打芭蕉、荷叶之声,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秋雨叹》,留下“蕉
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名句。 远香堂:是一座四面亭,它面水而建,
“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
堂的南面有小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
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
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作扇形,其屋内摆设均成扇面状。
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
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均可
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宋 苏轼 苏州园林内的诗词匾额、
楹联题对是对造园者最真实动
人的内心独白,它高于自然,
又使人心向自然归隐。一草一木
处处有情,以情境交融的草木楼台
创设出如诗的意境。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山石、水、植物、建筑山石建筑水植物想一想:为什么大都会要收藏一座完整的中国庭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明轩1、它是中国智慧的结晶
2、它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它将绘画、诗词、文学融为一体 “我一直渴望独自坐在水边,在
月光下的凉亭里聆听风吹竹叶、鱼
跃池塘的声响,凝望清晨的荷花伴
着朝露慢慢绽放,只可惜游人如织,
渴望成了奢望。实际上你根本无需
拥有一片园林,一盆绿竹足够了。
只要竹影投到白墙之上,那不就是
一方水亭吗?”
作业布置去看看苏州园林吧,
虽然游人如织,
但竹影白墙依在,
只要心里有,
景就在。
完成单元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