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与众数 招聘启事
本公司需要招聘技术员一人, 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本山公司人事部
2015年1月11日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赵经理应聘者小范第二天,小范上班了。小范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下表是本山公司月工资报表: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计算本山公司员
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赵经理是否欺骗了小范?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问题一: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116—118页内容,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思考以下问题:(1)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各是什么?(2)指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活动二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填空:
(1)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 2 )一组数据中( )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奇数个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偶数个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
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
3、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
4、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
5、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以是同一个数。( )辨一辨 对对错错对2、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依 次是 55,57,61,62,98,那么他们的中位数是多少?4、数据92、96、98、100、x 的众数是96,则其中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96活动三 变式运用,应用新知3、样本8、8、9、10、12、12、12、13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1112你认为求中位数和众数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怎样确定中间位置? 96.41、下列两组数据中,中位数是多少?
(1)5、6、2、3、7
(2)4、0、2、-55、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人民代表当选的依据是统计 (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A6、文艺演出一般由若干名评委对节目打分,评选优秀节目的依据是 (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
CB
7、为了考察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数学成绩是占上等还是占下等水平,应关注这次数学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
问题一在一次“环保从我做起”的比赛中,12名同学拾塑料袋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136, 140,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129
(1)这些数据(12名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同学的成绩是142个,他的成绩如何?解:(1)先将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4,129,136,140,145,146,148,154,158,165,175,18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处于中间的两个数146,148的平均数,即: (146+148)÷2=147因此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147。 紫阳“家家福”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如果你是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问题二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总结。
2、学会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课 时 小 结必做题:
P135习题20.1 第2题
选做题:
如果你去找工作,你会怎样了解工资报酬?布置作业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首页
编写时间: 2015 年6 月 17 日 第 二 学期 总第 67 课时 编写人:历菊青
课题
中位数与众数
授课班级
八(3)
授课时间
6.17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认知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过程方法
(1)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运用。
教学难点
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地分析。
课型
新授
主要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法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法
教学手段与教具
白板
板书设计
中位数与众数
一、问题情境
二、学习目标: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和它们的求法。
三、自学指导
四、巩固练习
作业设计
1、必做题P121习题20.1 第2、7题
2、选做题:如果你去找工作,你会怎样了解工资报酬?
教学反思
注:教学过程在续页上完成。
武威第五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续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 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已不能反映这样一组数据的特征。用“大多数人的工资”以及用“中等水平的工资”来反映比较合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中位数、众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
1、认知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填空:
(1)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 ),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组数据中( )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2、判断正误
(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
(2)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
(3)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 )
(4)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 )
(5)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可以是同一个数。( )
(四)尝试反馈 理解新知
1、下列两组数据中,中位数是多少?
(1)5、6、2、3、7
(2)4、0、2、-5
2、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依 次是 55,57,61,62,98,那么他们的中位数是多少?
3、样本8、8、9、10、12、12、12、13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
4、数据92、96、98、100、x 的众数是96,则其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 )。
5、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人民代表当选的依据是统计 (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
6、文艺演出一般由若干名评委对节目打分,评选优秀节目的依据是 (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
7、为了考察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数学成绩是占上等还是占下等水平,应关注这次数学成绩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都不是
8、在一次“环保从我做起”的比赛中,12名同学拾塑料袋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136, 140, 180, 124, 154,146, 145, 158, 175, 165, 148,129
(1)这些数据(12名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同学的成绩是142个,他的成绩如何?
9、紫阳“家家福”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销售了某种童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尺码/厘米
18
19
20
21
21.5
22
22.5
销售量/双
1
2
5
11
7
3
1
如果你是老板,你最关心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五)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学会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还学习了中位数、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结合实际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评价一个问题。
自学教材130—131页内容,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思考以下问题:(1)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各是什么?(2)指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
通过看书完成下面的练习
归纳: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归纳:中间位置的确定
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查自学的情况
检查学生对新的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及时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新知识。
《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说课人:历菊青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位数和众数》。我准备从如下几个方面展示: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中位数和众数》是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内容。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计算,对数据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中位数和众数》在统计与概率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与不同,为今后数据分析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会运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数学思考: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让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养成认真勤奋、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运用这两个统计量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教学难点: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分析、评判。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概念教学中,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和确定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和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尽量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教法、学法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均数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平均数,那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会列举出几组数据,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比较。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统计量来增加对数据处理的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我通过多媒体呈现出书上的合作交流的题目,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参加彩旗队学生的适当身高。这里我会采用小组合作、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评定,然后让小组组长进行发言。
我会对小组发言进行总结,指出其中的问题,最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两个统计量—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写出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同时列出几组数据,让学生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合作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同时适当的进行练习,及时巩固。
例题精讲,巩固新知
书上例题。
想一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 本题是以生活实例的背景的,学生通过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对数据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分析,让学生慢慢发现计算得到的平均数具有局限性,虽然该技术部门技术人员的月平均工资是1900元,但它不能代表普通员工该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在此,也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进行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集中程度,但也存在局限性。如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不能充分利用全部数据信息;当一组数据出现多个众数时,这时众数就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在具体问题中,要学会考虑分析多种统计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四)当堂练习,提高能力
课内练习1、2、3
【设计意图】:进一步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巩固,让学生自己来解答,我适当的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及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反思,增加学习的能力。
布置作业
书上课后练习,以及作业本,预习方差和标准差。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下节课的内容,让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 书 设 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特点与区别
四.评价与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也紧紧围绕教材,从教材出发,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习过程更加具有层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上是我对《中位数和众数》一课的说课,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