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03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3分)在中,,的平分线交于D,若,则点D到的距离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作相应图形,如图
由题意可得:CD=DE
所以DE=CD=6
即D到AB的距离为6cm
故答案为D
【分析】DE垂直AB,DC垂直BC,BD为角ABC的角平分线,所以DC=DE。
2.(3分)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AC上,,,,则DE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O=CO,DO=BO,AC⊥BD,
∵AC=16,CD=10,
∴CO=8,
∴,
∵CE=CD=10,
∴OE=CE-OC=10-8=2,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可得AO=CO,DO=BO,AC⊥BD,即可求得CO=8,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求得OD=6,,即可得出结论.
3.(3分)如图,在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点M,N在对角线AC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B.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C.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D.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AB∥DC,
∴∠BAC=∠DCA
∵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AE=AB,CF=DC
∴AE=CF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D=EF
∵AM=CN
∴
∴∠EMA=∠FNC,EM=FN
∵∠EMA+∠EMN=180°,∠FNC+∠FNM=180°
∴∠EMN=∠FNM
∴EM∥FN
∴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A、当∠EMF=90°,四边形MENF是矩形,A错误;
B、当MN=EF,四边形MENF是矩形,B错误;
C、当MN=EF,四边形MENF是矩形,C错误;
D、∵AD=EF,∴当MN=AD,四边形MENF是矩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四边形AEFD和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到答案。
4.(3分)如图,在中,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若面积为,且到边的距离为,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点O到AB,BC,AC的距离相等
O到边AB,BC的距离都为4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性质及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5.(3分)如图,所有阴影部分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的面积依次为6、10、7,则正方形D的面积为( )
A.11 B.16 C.17 D.23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23
【分析】在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6.(3分)已知是的边上的高,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
【解析】解:如图①,当AD在△ABC内部时,
∵是的边上的高 ∴∠ADB=∠ADC=90°,
∵,,,
∴BD==,CD==,
∴BC=BD+CD=;
如图②,当AD在△ABC外部时,
由勾股定理得BD=,CD=,
∴BC=CD-BD=,
∴BD的长为或;
故答案为:D.
【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AD在△ABC内部时,②当AD在△ABC外部时,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
7.(3分)如图,在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并延长交于点D,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由作图过程可知:AP平分∠BAC,
∵∠C=90°,∠B=30°,
∴∠BAC=60°,
∴∠1=∠2=∠B=30°,
∴CD=AD,AD=BD,
∴BC=BD+CD=AD+AD=AD,
S△DAC=AC CD=AC AD,
∴S△ABC=AC BC=AC AD=AC AD,
∴S△DAC:S△ABC=1:3,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1=∠2=∠B=30°,可得CD=AD,AD=BD,再求出S△DAC=AC CD=AC AD,S△ABC=AC BC=AC AD=AC AD,可得S△DAC:S△ABC=1:3。
8.(3分)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平分∠BAC,则AD等于( )
A.6 B.7 C.8 D.9
【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解析】解:∵AB=AC,AD平分∠BAC,
∴AD⊥BC,BD=DC=BC=6,
在Rt△ABD中,AD===8,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C,BD=DC=BC=6,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9.(3分)在中,,分别过点B,C作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BC的中点是M,连接CD,MD,M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解:
延长EM 交BD于点F,延长DM交AB于点N
由此可得点A,C,D,B四点共圆
,故选项C正确
M是BC的中点,则
N是线段AB的中点
M是BC的中点,则CM=BM
,故选项D正确
,故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直角三角形ACB和直角三角形ADB有公共的斜边AB可得A,C,D,B四点共圆。由圆的性质得出等角分析易得,利用三角形性质,判断各选项正误。
10.(3分)如图,在中,,,为的中点,于点N,则的长度为( )
A.3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
【解析】解:如图,连接,
∵,点M为中点,
∴(三线合一),,
∵,,
∴,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得:
又,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求出,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M=4,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3分)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 .
【答案】
【知识点】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勾股定理
【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
∴,
∴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结合数轴即可求解。
12.(3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若,则 .
【答案】70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GEF=∠FED,
∵∠1=55°,
∴∠EFC=180°-∠1=180°-55°=125°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D∥BC,
∴∠FED=180°-∠EFC=180°-125°=55°,
∴∠2=180°-∠GED=180°-55°×2=70°;
故答案为:70
【分析】根据题意,由矩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即可。
1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E是边上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延长线于点F,则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 .
【答案】1:4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平行四边形中,E是边上的中点,
∴AD//BC,ED=AD=BC,
∴△FDE∽△FCB,
∴,
∵AD//BC,
∴∠ABE=∠F,
在△ABE和△DFE中
,
∴△ABE≌△DFE(AAS),
∴S△ABE=S△DFE,
∴S△FBC=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1:4
故答案为:1:4
【分析】先证出△FDE∽△FCB,可得,再求出S△FBC=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可得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1:4。
14.(3分)如图,在数轴上,以1个单位长度为边长作正方形OABC,以数轴的原点O为圆心,
正方形的对角线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D,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 .
【答案】
【知识点】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以1个单位长度为边长作正方形OABC,
∴OC=BC=1,
∴,
∵以数轴的原点O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D,
∴OD=OB=,
∴点D所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求出OC=BC=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的长,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15.(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在第二象限内作出点,则与的数量关系是 .
【答案】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作图-角的平分线
【解析】由作图痕迹可判断点P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点P到x轴和到y轴的距离相等,
P(m-1,2n),
2n=-(m-1),
化简得m+2n=1,.
【分析】根据作图痕迹可判断点P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由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2n=-(m-1),化简即可求解.
16.(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AE平分交边于点E,平分交边于点F,且、交于平行四边形内部点G,则线段 .
【答案】2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EA=∠EAB,又∵AE平分∠BAD,∴∠DAE=∠EAB,∴∠DAE=∠DEA,∴DE=DA,又∵AD=BC=5,∴DE=5,同理可得,CF=BC=5,∴DE+CF=10,又DC=AB=8,∴EF=10-8=2.
故第1空答案为:2.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出图中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线段和差关系,求得EF的值。
17.(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点B始终落在y轴上,点A始终落在x轴上,则OC的最大值是 .
【答案】 a+ 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如图所示,取AB的中点D,连接OD、CD,
则OD=AB=a,
CD=,
在△OCD中,∵OD+CD>OC,
∴当点O、D、C三点共线时,OC的长度最大,
最大值为a+=.
故答案为:.
【分析】 此题难度较大,首先取AB的中点D,连接OD及C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OD的长度,再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求出CD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当点O、D、C三点共线时,OC的长度最大,然后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18.(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的中点,作,垂足在线段上,连接,,则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为 .
【答案】①③④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解:延长EF,CD交于点G,
∵平行四边形ABCD,
∴AD∥BC,AD=AB,AB=CD,AB∥CD,
∴∠DFC=∠BCF,∠A=∠GDF,
∵点F是AD的中点,
∴AF=DF=AD=AB,
∵AD=2AB,
∴DF=DC,
∴∠DFC=∠DCF,
∴∠DCF=∠BCF=∠BCD,故①正确;
在△AEF和△DGF中
∴△AEF≌△DGF(ASA),
∴EF=FG,
∴S△AEF=S△DGF,S△EFC=S△CFG=S△AEF+S△CDF,
∴2S△CEF=S平行四边形ABCD-S△BCE,
∵S△ABC=S平行四边形ABCD=S△BCE,S△BCE<S△ABC,
∴2S△CEF>S△ABC,故②错误;
∵CE⊥AB,AB∥CD,
∴CE⊥CD,
∴∠ECG=90°,
∵CF=FG,
∴EF=CF,故③正确;
∵CE⊥AB,
∴∠AEC=90°,
设∠FEC=x,则∠FCE=x,
∴∠DCF=∠DFC=90°-x,∠AEF=90°-x,
∴∠EFC=180°-2x,
∴∠DFE=90°-x+180°-2x=270°-3x=3(90°-x)=3∠AEF,故④正确.
∴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③④
故答案为:①③④
【分析】 延长EF,CD交于点G,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得∠DFC=∠BCF,∠A=∠GDF,同时可证得∠DFC=∠BCF,∠A=∠GDF,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去证明DF=DC,利用等边对等角可推出∠DFC=∠DCF,据此可对①作出判断;利用ASA可证得△AEF≌△DGF,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F=FG,可推出S△AEF=S△DGF,S△EFC=S△CFG=S△AEF+S△CDF,2S△CEF>S△ABC,可对②作出判断;利用已知可证得∠ECG=90°,由CF=FG可推出CF=FG,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垂直的定义可知 ∠AEC=90°,设∠FEC=x,则∠FCE=x,可表示出∠DCF,∠AEF=90°-x,∠EFC,然后表示出∠DFE=3(90°-x),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共3题;共22分)
19.(6分)如图,嘉嘉在荡秋千时发现,秋千在静止位置时,下端离地面米,荡秋千到位置时,下端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等于米,距地面米,求秋千的长.
【答案】解: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
设为米,
∴,
∴,
∵,
∴,
在中,
∴,
∴,
∴,
∴秋千的长为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先找出对应线段的关系,设AB为x,AC为x,AE=x-0.8,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20.(6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垂足为E,,求的度数.
【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AOB是等腰三角形,
又∵,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进而得到,进而结合题意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21.(10分)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点为正方形边上的动点,动点从点出发,沿着运动到点时停止,设点经过的路程为,的面积为.
(1)(2分)如图,当时, ;
(2)(2分)如图,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3)(3分)当时,求的值;
(4)(3分)若点是边上一点且,连接,在正方形的边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2
(2)128
(3)解:由已知得只有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
解得,
即;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
解得:,
;
综上所述,当时,或;
(4)解: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存在一点,使得与全等.
如图,当点在上时,≌,
,
,
.
如图,当点在上时,≌,
,
.
综上所述,或时,使得与全等.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解:(1)∵
∴
∴
故答案为:32.
(2)∵点P在边BC上运动,
∴,
∴
故答案为:128.
【分析】(1)由已知条件得AP=4,然后由,即可求解;
(2)根据,即可求解;
(3)根据已知条件得:只有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即分两种情况①当点在边上运动时;②当点在边上运动时,分别列式计算即可;
(4)根据已知条件得: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存在一点,使得与全等.即分两种情况:①当点在上时;②当点在上时,分别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
四、实践探究题(共2题;共17分)
22.(8分) 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是边、上的两点,且,、分别交正方形的对角线于G、H两点,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连接.
(1)(2分)求证:平分;
(2)(3分)求证:;
(3)(3分)试试探索、 、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证明: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
∵,
∴,
∴,
即,
∴平分;
(2)证明:∵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此时AB与AD重合,
∴,,,
∴,
因此,点Q,B,F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
∴;
(3)解:、 、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为.
如图,在正方形中,,,
∴.
把△ABH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M,连结GM,
∴,
∴,,,.
∴,
即.
∵,
∴,
∴,
即,
∴.
在和中,.
∴,
∴,
∵,
∴,
∴.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Q≌△DAE,则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点Q、B、F三点共线,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EF和△AQ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QF,再根据QF=BQ+BF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3)把△ABH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M,连结GM,用SAS证明△AHG≌△AMG,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MG=HG,求出△GDM=90°,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HG2=GD2+BH2.
23.(9分)【问题背景】
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G.
【问题探究】
(1)(2分)的度数为 ;
(2)(3分)过G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交于点H,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4分)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答案】(1)135
(2)解:,理由如下:
∵,
∴,
∵,
∴,
又∵,
∴,
∵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G,
∴,
∴,
又∵,
∴,
∴;
(3)解:∵,
∴,
∴,
又∵,
∴,
∴.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1)∵在中,,
∴,
∵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G,
∴,
∴,
∴,
故答案为:;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和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
(2)同角的余角相等,根据已知条件可利用AAS的判定方法证明△ABG≌△FBG,从而得出AB=BF;
(3)根据△ABG≌△FBG,可知AG=FG,从而可得出DG=4,根据AAS可知△AGH≌△FGD,可知DG=GH=4.
五、综合题(共3题;共27分)
24.(9分)已知:四边形是正方形,E、F分别是和的延长线上的点,且,连接、、.
(1)(4分)求证:;
(2)(5分)证明:.
【答案】(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
∴,,
∴,
在和中,
,
∴;
(2)证明:∵
∴,
∴.
【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D=∠ABC=90°,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AE=∠BAF,然后根据∠EAF=∠EAB+∠BAF=∠EAB+∠DAE=∠DAB进行计算.
25.(9分)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
(1)(4分)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5分)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证明:∵,,,
∴,
在中,,,,
∵,即,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在中,,,,
∴,
∴,
又∵,
∴.
∴四边形为.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2AB=6,然后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行证明;
(2)由勾股定理可得BC的值,然后根据S四边形ABCD=S△ABC+S△ACD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6.(9分) 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边AD、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CD于点E,过点E作EF∥BC交AB于点F.
(1)(4分)求证:四边形ADEF是菱形;
(2)(5分)若AD=10,△AED的周长为36,则菱形ADEF的面积是 .
【答案】(1)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AED=∠BAE.
∵,
∴.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AE平分∠BAD,∴∠DAE=∠BAE.
∴∠AED=∠DAE.
∴ AD=DE.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96
【知识点】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2)连接DF交AE于点O,
∵ 四边形是菱形 ,AD=10,
∴DE=AD=10,DF⊥AE,AO=OE,DO=OF,
∵ △AED的周长为36 ,
∴AE=36-10-10=16,
∴AO=8,
∴DO==6,
∴DF=2DO=12,
∴ 菱形ADEF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96.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 结合已知可得,可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由作图知AE平分∠BAD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可推出 ∠AED=∠DAE,可得AD=DE,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证结论;
(2)根据菱形的性质及△AED的周长 ,可得DE=AD=10,DF⊥AE,AO=OE=8,DO=OF,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O,即得DF,根据菱形ADEF的面积为进行计算即可.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2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33.0(27.5%)
主观题(占比) 87.0(72.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1(42.3%)
主观题(占比) 15(57.7%)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8(30.8%) 24.0(20.0%)
解答题 3(11.5%) 22.0(18.3%)
实践探究题 2(7.7%) 17.0(14.2%)
综合题 3(11.5%) 27.0(22.5%)
单选题 10(38.5%) 30.0(25.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73.1%)
2 容易 (11.5%)
3 困难 (15.4%)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9.0(7.5%) 25
2 菱形的性质 3.0(2.5%) 2
3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9.0(7.5%) 26
4 矩形的性质 9.0(7.5%) 12,20
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2.0(10.0%) 18,23
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2.0(10.0%) 8,18,20
7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0(2.5%) 9
8 角平分线的性质 24.0(20.0%) 1,4,7,9,15,23
9 作图-角的平分线 3.0(2.5%) 15
10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3.0(2.5%) 12
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9.0(7.5%) 13,16,18
12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0(2.5%) 17
13 矩形的判定 3.0(2.5%) 3
14 无理数在数轴上表示 6.0(5.0%) 11,14
15 勾股定理 38.0(31.7%) 2,5,6,8,10,11,14,22,26
16 旋转的性质 8.0(6.7%) 22
1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9.0(7.5%) 23
18 正方形的性质 30.0(25.0%) 14,21,22,24
19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17.0(14.2%) 22,24
20 三角形的面积 31.0(25.8%) 4,7,10,18,21,25
2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3.0(2.5%) 17
2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12.0(10.0%) 3,26
2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3.0(2.5%) 16
2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12.0(10.0%) 18,23
25 三角形三边关系 3.0(2.5%) 17
26 勾股定理的应用 6.0(5.0%) 19
27 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13.0(10.8%) 1,21
28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0(7.5%) 2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03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3分)在中,,的平分线交于D,若,则点D到的距离是( )
A. B. C. D.
2.(3分)如图,菱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在AC上,,,,则DE的长为( )
A. B. C. D.
3.(3分)如图,在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点M,N在对角线AC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B.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C.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D.若,则四边形ENFM是矩形
4.(3分)如图,在中,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若面积为,且到边的距离为,则的周长为( )
A. B. C. D.
5.(3分)如图,所有阴影部分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的面积依次为6、10、7,则正方形D的面积为( )
A.11 B.16 C.17 D.23
6.(3分)已知是的边上的高,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7.(3分)如图,在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并延长交于点D,则等于( )
A. B. C. D.
8.(3分)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平分∠BAC,则AD等于( )
A.6 B.7 C.8 D.9
9.(3分)在中,,分别过点B,C作平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E,BC的中点是M,连接CD,MD,M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10.(3分)如图,在中,,,为的中点,于点N,则的长度为( )
A.3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
11.(3分)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 .
12.(3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折叠,若,则 .
13.(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E是边上的中点,连接,并延长交延长线于点F,则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 .
14.(3分)如图,在数轴上,以1个单位长度为边长作正方形OABC,以数轴的原点O为圆心,
正方形的对角线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的正半轴于点D,则点D所表示的数为 .
15.(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在第二象限内作出点,则与的数量关系是 .
16.(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AE平分交边于点E,平分交边于点F,且、交于平行四边形内部点G,则线段 .
17.(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是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点B始终落在y轴上,点A始终落在x轴上,则OC的最大值是 .
18.(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的中点,作,垂足在线段上,连接,,则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为 .
三、解答题(共3题;共22分)
19.(6分)如图,嘉嘉在荡秋千时发现,秋千在静止位置时,下端离地面米,荡秋千到位置时,下端距静止位置的水平距离等于米,距地面米,求秋千的长.
20.(6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垂足为E,,求的度数.
21.(10分)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点为正方形边上的动点,动点从点出发,沿着运动到点时停止,设点经过的路程为,的面积为.
(1)(2分)如图,当时, ;
(2)(2分)如图,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3)(3分)当时,求的值;
(4)(3分)若点是边上一点且,连接,在正方形的边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与全等?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实践探究题(共2题;共17分)
22.(8分) 如图,在正方形中,E、F分别是边、上的两点,且,、分别交正方形的对角线于G、H两点,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连接.
(1)(2分)求证:平分;
(2)(3分)求证:;
(3)(3分)试试探索、 、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3.(9分)【问题背景】
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G.
【问题探究】
(1)(2分)的度数为 ;
(2)(3分)过G作交的延长线于点F,交于点H,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4分)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长.
五、综合题(共3题;共27分)
24.(9分)已知:四边形是正方形,E、F分别是和的延长线上的点,且,连接、、.
(1)(4分)求证:;
(2)(5分)证明:.
25.(9分)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
(1)(4分)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5分)求四边形的面积.
26.(9分) 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边AD、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CD于点E,过点E作EF∥BC交AB于点F.
(1)(4分)求证:四边形ADEF是菱形;
(2)(5分)若AD=10,△AED的周长为36,则菱形ADEF的面积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D
2.A
3.D
4.C
5.D
6.D
7.D
8.C
9.A
10.D
11.
12.70
13.1:4
14.
15.
16.2
17. a+ a.
18.①③④
19.解: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可知:,
设为米,
∴,
∴,
∵,
∴,
在中,
∴,
∴,
∴,
∴秋千的长为米.
20.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AOB是等腰三角形,
又∵,
∴,
∵,
∴,
∴.
21.(1)32
(2)128
(3)解:由已知得只有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
解得,
即;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
,
,
解得:,
;
综上所述,当时,或;
(4)解:当点在边或边上运动时,存在一点,使得与全等.
如图,当点在上时,≌,
,
,
.
如图,当点在上时,≌,
,
.
综上所述,或时,使得与全等.
22.(1)证明: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此时AB与AD重合,由旋转可得:,
∵,
∴,
∴,
即,
∴平分;
(2)证明:∵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此时AB与AD重合,
∴,,,
∴,
因此,点Q,B,F在同一条直线上,
∵,,,
∴,
∴,
∵,
∴;
(3)解:、 、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为.
如图,在正方形中,,,
∴.
把△ABH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DM,连结GM,
∴,
∴,,,.
∴,
即.
∵,
∴,
∴,
即,
∴.
在和中,.
∴,
∴,
∵,
∴,
∴.
23.(1)135
(2)解:,理由如下:
∵,
∴,
∵,
∴,
又∵,
∴,
∵和的平分线和相交于点G,
∴,
∴,
又∵,
∴,
∴;
(3)解:∵,
∴,
∴,
又∵,
∴,
∴.
24.(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
∴,,
∴,
在和中,
,
∴;
(2)证明:∵
∴,
∴.
25.(1)证明:∵,,,
∴,
在中,,,,
∵,即,
∴是直角三角形.
(2)解:∵在中,,,,
∴,
∴,
又∵,
∴.
∴四边形为.
26.(1)证明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AED=∠BAE.
∵,
∴.
∴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AE平分∠BAD,∴∠DAE=∠BAE.
∴∠AED=∠DAE.
∴ AD=DE.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9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