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先锋】第15课 驿路梨花 第2课时(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代代传)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课先锋】第15课 驿路梨花 第2课时(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代代传)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0:14:52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精讲
1.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找出文中的三处悬念和两个误会,说说其表达效果。
误会一:误以为瑶族老人是房子的主人。
误会二:误以为梨花是房子的主人。
解开误会:解放军为了方便路人盖房子,梨花和她妹妹照看小茅屋。
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悬念二:瑶族老人不是主人,主人家是谁呢?
悬念三:房子是解放军战士盖的,为什么盖房子?
课文围绕“小屋的主人是谁”,运用了“设悬—释悬—再设悬”的手法巧制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请找出文中的三处悬念和两个误会,说说其表达效果。
2.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请结合文章说说你认为小屋的主人是谁。
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屋;
梨花姑娘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小屋;
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顾小屋;
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屋。
他们都是小屋的主人
21世纪教育网
分析讨论
我喜欢解放军战士,
他们在树林里过夜淋了大雨,就想着建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但并不是为着自己在这里长住,而是为方便过路人而修建。
1.文中人物形象较多,你最喜欢哪一个?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我喜欢梨花姑娘,
她被解放军感动,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照料小茅屋,出嫁后也让小屋有合适的照顾者。
我喜欢梨花的妹妹,
她年龄虽小,但也能接过照管小茅屋的任务,还带动小伙伴一起来完成任务。
我喜欢“我”和老余,他俩本就是普通的过路人,受到照料后主动留下来修葺小茅屋,向为群众着想的哈尼小姑娘学习。
我喜欢瑶族老人,他四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还专门来送粮食道谢,知恩图报,也努力帮助他人。
2.文中的梨花姑娘并没有出场,形象却十分鲜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梨花姑娘的形象的。
通过间接描写从侧面刻画
通过对自然景物梨花的描写。文中多处描写美丽、洁白、香气四溢的梨花,以梨花之美衬托人物之美,赞美梨花姑娘心灵的美好。
通过他人的讲述。瑶族老人的讲述、梨花妹妹的讲述,揭示了梨花姑娘学雷锋的缘由,表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通过对小茅屋中物品的描写。从“我”和老余的视角,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细腻而有层次地描写了小茅屋内的陈列,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细心、周到、乐于助人。
用“____”画出文中提及“梨花”的句子,并结合具体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去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第6段:一弯新月……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了美好的意境。
品析梨花之美
第24段: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第27段: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映衬,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与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体现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引用诗句,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1.这篇文章的人物都和小木屋有关,当他们在享受小木屋
带来的温暖时,他们都会想到什么?
明确:“我”和老余很感激屋主人,准备帮忙修缮。
瑶族老人也很感激屋主人,想方设法寻找主人,并给小屋添加粮食,修缮小屋。
哈尼小姑娘照料小木屋。
梨花照料小木屋,不能让它消失。
解放军叔叔修建小木屋方便过路人。
(明确:他们都有着关心他人、心中有他人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并且也是这种精神的传承者。)
咀嚼梨花精神
2.一般来说,这是只有主人才会做的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让我们通过他们的做法,来揣摩他们的心理。
当“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的时候,他们在想——
当瑶族老人给小茅屋送米的时候,他在想——
当一群哈尼小姑娘接替梨花姐姐的责任,来照料小茅屋的时候,她们可能在想——
当解放军半夜淋了雨的时候,他们想——
(他们都具有共情力和同理心)
3.这种精神从哪里来?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白居易: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再回到课文的题目“驿路梨花”,学完全文后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
要学会感受关爱,传递关爱,并学会爱他人。
写作特色
1.构思新颖。
作者在构思上巧设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误会:“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时,他说不是;“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这样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悬念:
(1)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2)到底谁是主人呢?
(3)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2.结构巧妙。
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
瑶族老人为小屋送米
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梨花妹妹照看小茅屋
梨花妹妹讲述事情始末
倒叙
插叙
课堂总结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哀牢山深处一座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貌。
板书设计
驿路梨花
梨花林中发现小屋
小屋解除我们的疲劳、饥饿
得知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山峦层叠天色晚,做铺垫
小屋无灯无人,设置悬念
小屋主人周到,彰显品质
猜小屋主人,深化悬念
误认小屋主人,再设悬念
说出小屋主人名字,似解悬念
小姑娘讲述小屋来历
讲出盖屋之人,又生悬念
小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热情赞美结束全篇:梨花衬人,心灵纯美
雷锋精神
代代传
拓展延伸
趣味对联
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
雷锋精神代代传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释】①武均州,即武钜,当时任均州知府兼安抚使。西京,即洛阳。据宋史记载: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二月九日,武钜派遣乡兵总辖杜隐等,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陆游闻之激动万分,写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
【赏析】在诗中,陆游热情歌颂了宋军收复西京的壮举,嘲笑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迷梦一朝破灭。诗的结尾处,诗人浮想联翩:预知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有关梨花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5.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