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检测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拾(shè)级???????? 惬(qiè)意???? 地壳(qiào)???玲珑剔(dī)透 B.怅惘(wǎng)?????褒(bǎo)贬???? 污垢(gòu)????泠泠淙淙(líng) C.嶙峋(lín)???????? 崛(jué)起???? 簌(shù)簌???? 销声匿(nì)迹 D.孕(yùn)育??????古刹(chà)???? 圩(wéi)子???? 分道扬镳(b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们若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就会亵渎圣职且辜负人民的重托。
B.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C.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
D.温家宝总理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无愧于人民。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A.延:邀请 B.语:告诉 C.足:足够 D.为:对,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攻克3D电视健康和安全的难题,是3D电视时代真正到来的关键。
B.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C.中央美术学院的每一位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5.对下面这段文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清宫剧”逐渐走入娱乐化的歧途,有的甚至打着野史的擦边球,胡乱编撰和篡改史实,以“戏说”代替“历史”。“鞭子飞舞闹银屏”,纵观层出不穷的“清宫剧”,题材雷同、纯属娱乐的低级制作不在少数。有批评指出,这不仅凸显影视创作者创造力匮乏和历史底蕴浅薄,也在潜移默化中对社会渲染了不良风气。 “‘清宫剧’泛滥是市场导向错误,价值观取向混乱的表现。”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有些导演对野史文化概念模糊化,把握不当。历史剧要通过精心策划和创新,不要盲目跟风拍摄,“一味的编撰和歪曲,容易误导观众”。
A.“清宫剧”逐渐走入娱乐化的歧途,与互联网的兴盛和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是分不开的。
B.有些“清宫剧”打着野史的擦边球,胡乱编撰和篡改史实,这容易误导观众,让观众的价值观取向混乱。
C.根据观众的喜好和市场投资的需要,用“戏说”代替 “历史”,这是一种文学影视作品创作的方向。
D.影视创作者要提升自己的历史底蕴,增强创造力,以期给社会提供优良的有积极意义的“清宫剧”。
6.选出下列对名著的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 ( )
A.《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滩等原因先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格列佛所到达的“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大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他最后一次出游到了慧骃国。
D.在慧骃国,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太祖迎天子都许①,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钟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②,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
注:①许:地名,许昌。②穰:地名,今邓州内城东南隅。
7.下列句子中的“之”与 “进急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辍耕之垄上 B.忘路之远近
C.怅恨久之 D.令辱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荀攸很受曹操的仰慕,后被曹操重用,担任了军师。
B.荀攸随太祖征战,能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进行谋划。
C.荀攸认为,张绣和刘表之间已经貌合神离,提出对付张绣要用急攻之计。
D.荀攸等人建议曹操,趁吕布士气尚未恢复,水淹下邳城,终取得了胜利。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太祖迎天子都许 都: ②遗攸书曰 遗:
③太祖素闻攸名 素: ④城溃,生禽布 禽: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2分)
译:
(2)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2分)
译:
(二)(4分)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11.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1)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
答:
(2)诗歌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答:
(三)(4分)
PM2.5的危害
①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②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③根据欧盟国家的不完全统计, 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
④2012年2月2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新标准中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的检测指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以期给人民群众一个愉快、清新、安全的空气环境。
12.文章第①自然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3.文章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 “逐步”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四)(5分)
为人宽厚,以和为贵
①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因为芝麻丁点儿的事而大动肝火,大打出手。与之形成对比的人则对于个人得失并不斤斤计较,他们胸襟坦荡,持有“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②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襟怀坦荡,大度宽宏,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国家的稳固,三让廉颇,终使廉颇心悦诚服,成就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而那些度量狭小的人,不仅嫉贤妒能,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善意的劝谏。所以,小鸡肚肠的庞涓才会兵败马陵道,其人其事只能是贻笑天下。
③可见,为人宽厚,以和为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化陌生为知音,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而一心为己,不顾他人可以把小事变成大事,可以将好友变为夙敌,也可以使高尚变为猥琐。
④澳大利亚作家、演说家安德鲁·马修斯说过:“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是啊,多一份包容,少一些隔膜,我们在人生路上才会让自己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⑤所以,无论做人做事,我们都要有一个宽容厚道的“心眼”。
14.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5.请你谈谈对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答:
(五)(14分)
走进春天的怀里
①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②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③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辽阔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④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⑤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程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的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⑥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止我这一匹骆驼呢?
⑦据说骆驼队行进时,都让最老的、熟识道路的、有过无数跋涉经验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小的骆驼,走在中间;像我这种半老不老、又不强壮的骆驼,只能殿后了。希望先辈的姿影作为引导,年轻一辈的勇锐行姿作为激励,使我勉力跟上而不落队。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16.第②段加点的“我早期的印象”指的是对骆驼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印象?(3分)
答:
17.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
18.第④段中加点词“咀嚼”很耐人寻味,请结合句子品析。(3分)
答:
19.文章以“走进春天的怀里”为题,有何用意?(4分)
答:
(六)(10分)
20.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春色未曾看。
②死即举大名耳, 。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⑥ ,大雪满弓刀。
⑦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⑧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莫言热”。
连平静的莫言家乡高密也不再平静了,当地拟投6.7亿弘扬红高粱文化,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2007年一位工程师随意注册的白酒商标——“莫言醉”也可能以税后1000万元成交,身价较当年的注册费1000元跃升万倍。莫言的各类书籍被抢购一空后全面断货,书商一日销量为上月的两倍,书城一天能卖4000册,于是市面上各类出版社乃至盗版商的加印纷纷出笼。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二)(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它陪伴我们一起走过最美好的岁月。读书、听音乐、旅游……是我们的最爱;春风、白云、冬雪……也是我们的最爱,它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请将题目“ ,我的最爱”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2)不少于600字。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 )(3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 )(3分) 6、( )(3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7、 ( )(2分)
8、 ( )(2分)
9、(4分)
① 都: ②遗: ③素: ④禽:
10、(4分)
(1) (2分)
(2) (2分)
(二)(4分)
11、(4分)
(1) (2分)
(2)
(2分)
(三)(4分)
12、 (2分)
13、
(2分)
(四)(5分)
14、
(3分)
15、
(2分)
(五)(14分)
16、
(3分)
17、
(4分)
18.
(3分)
19、
(4分)
(六)(10分)
20、(10分)
①
②
③
④ ,
⑤ ,
⑥
⑦
⑧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
21、(6分)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3分)D 2.(2分)C 3.(2分)C
4.(2分)A 5.(3分)C 6、(3分)C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7.(2分)D 8.(2分)C
9.(4分)①建都 ②给 ③向来,一向 ④同“擒”,捉拿
10.(4分)
(1)(2分)公达,他不是一般的人才呀,我要是能得到他且和他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天下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啊!(得分点“非常”、“计事”、语句通顺。)
(2)(2分)吕布虽然勇敢,但是没有智谋,现在多次作战都失败,他迅速进攻的气势衰退了。(得分点“而”、“北”、语句通顺。)
(二)(4分)
11. (4分)
(1)(2分)“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
(2)(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0.5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0.5分)。
(三)(4分)
12.(2分)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的小和不易被阻挡的特点(1分)。
13.(2分)不能删去,因为“逐步”有一步一步的意思,表明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才慢慢地暴露出来的(1分),如果删去就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四)(5分)
14.(3分)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列举了蔺相如和庞涓的例子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全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2分)。
15.(2分)我们要学做紫罗兰,虽被人践踏但没有丝毫抱怨,还留人清香(1分),强调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的重要性(1分)。
(五)(14分)
16.(3分)骆驼又怪又丑(1分),运用了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的手法(1分),为下文刻画骆驼更能默默忍耐的精神做铺垫(或突出下文骆驼坚忍负重、默默忍耐的精神)(1分)。
17.(4分)排比(1分),增强语势(1分),写出了“我”在战乱中历经各种艰难困苦时对骆驼的思念和依赖(或在战乱中骆驼成了“我”战胜各种困难的精神寄托)(1分),表现了骆驼坚忍负重的精神(1分)。
18. “咀嚼”一词写出了作者反复品味自己的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美好的青春岁月(1分),作为精神上的激励(1分),并让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体验成为文学创作的源泉(1分)。
19.一方面是写骆驼一路行走,经历了各种艰难,但始终不放弃希望,走向绿洲。(2分)
另一方面是写人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以骆驼精神激励自己,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2分)
(第2点如仅答到作者面对人生挫折……,则只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