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能够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的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
目标:了解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能够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的实际问题. 任务1: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不可测量的距离问题. 情景1:如图所示,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并求出A,B间的距离. 问题: (1)如图,若在河这边取一点C,根据测角仪可以测出的大小,回顾正弦、余弦定理,据此能求出边AB的距离吗? (2)如图,若在河这边取两点C、D,且DC=2km ,连接AC、BD,根据测角仪测得∠ACB=45°,∠ACD=60°,∠BDA=∠BDC=30°,此时根据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能求出边AB的距离吗?说明理由. 思考:还有其他方法计算A,B两点间的距离吗? 【知识讲解】 基线: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把根据测量的需要而确定的线段,如题中的线段CD. 性质: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使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一般来说,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任务2: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不可测量的高度问题. 【知识讲解】 1.坡度:斜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 2.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所示: . 情景2:如图,AB是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求出建筑物的高度. 问题: (1)若AB的底部可以到达,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方案,使得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2)结合问题(1)的方案,若AB的底部不可以到达,那么应该如何调整问题(1)的方案?根据调整的方案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练一练: 如图所示,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求电视塔的高度. 任务3.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问题. 【知识讲解】 1.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 2.方向角:从正北或正南方向到目标方向所形成的小于90°的角. 情景3:位于某海域A处的甲船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 n mile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后抛锚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位于甲船南偏西,且与甲船相距7 n mile的C处的乙船,那么乙船前往营救遇险渔船时的目标方向线(由观测点看目标的视线)的方向是北偏东多少度(精确到 )?需要航行的距离是多少海里(精确到1 n mile)? 思考:结合任务1、2、3,小组讨论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归纳总结】
学习总结
任务:回答下列问题,构建知识导图.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有哪些?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2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能够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的实际问题.
学习活动
目标:了解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能够运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的实际问题. 任务1: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不可测量的距离问题. 情景1:如图所示,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并求出A,B间的距离. 问题: (1)如图,若在河这边取一点C,根据测角仪可以测出的大小,回顾正弦、余弦定理,据此能求出边AB的距离吗? (2)如图,若在河这边取两点C、D,且DC=2km ,连接AC、BD,根据测角仪测得∠ACB=45°,∠ACD=60°,∠BDA=∠BDC=30°,此时根据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能求出边AB的距离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不能,理由:正弦定理适用条件是:①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②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余弦定理适用条件是:①已知两边及其夹角;②已知三边;③已知两边及其任意一角.而题中只能测量出一个角,其他均不可测量,故不可以. (2)可以,将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画出其几何图象,并通过仪器测出,DC=2km. 解: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2km,∠BCA=,∠ACD=,∠CDB=∠ADB=.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思考:还有其他方法计算A,B两点间的距离吗? 【知识讲解】 基线: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把根据测量的需要而确定的线段,如题中的线段CD. 性质:在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使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一般来说,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任务2: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不可测量的高度问题. 【知识讲解】 1.坡度:斜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 2.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所示: . 情景2:如图,AB是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求出建筑物的高度. 问题: (1)若AB的底部可以到达,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方案,使得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2)结合问题(1)的方案,若AB的底部不可以到达,那么应该如何调整问题(1)的方案?根据调整的方案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如图,在地面上随机取一点G,然后用测量仪测出点C处的仰角,并测出GB的距离,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正切公式求出AB的高度. (2)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取G、H两点,并使得B,G,H三点共线,然后分别在G、H处,测得A处的仰角分别为,且GH=100m,DH=1.5m. 所以,在中,.所以m,所以m. 练一练: 如图所示,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求电视塔的高度. 参考答案: 解:设电视塔AB的高为x,则在Rt△ABC中, 由∠ACB=45°,得BC=x.在Rt△ADB中,∠ADB=30°,∴BD=x.在△BDC中,由余弦定理,得BD2=BC2+CD2-2BC×CDcos120°,即(x)2=x2+402-2·x·40·cos120°, 解得x=40, 答:电视塔的高为40 m. 任务3.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问题. 【知识讲解】 1.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 2.方向角:从正北或正南方向到目标方向所形成的小于90°的角. 情景3:位于某海域A处的甲船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 n mile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后抛锚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位于甲船南偏西,且与甲船相距7 n mile的C处的乙船,那么乙船前往营救遇险渔船时的目标方向线(由观测点看目标的视线)的方向是北偏东多少度(精确到 )?需要航行的距离是多少海里(精确到1 n mile)? 参考答案: 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 由余弦定理,得 ,于是 由正弦定理得,于是 由于,所以.因此,乙船前往营救遇险渔船时的方向约是北偏东 .大约需要航行24n mile. 思考:结合任务1、2、3,小组讨论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归纳总结】 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弄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 (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学习总结
任务:回答下列问题,构建知识导图.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有哪些?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