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08 13:53:04

文档简介

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理解单元知识架构,能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 2.了解化归与转化思想,掌握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学习活动
目标一:理解单元知识架构,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 任务:根据下列问题,回顾本单元知识,建构单元知识框图. 什么是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你能用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释身边物体结构吗?举例说明. 如何画出空间几何体直观图?其画图步骤有哪些? 如何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柱、锥、台体积公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是什么?它是如何刻画平面“平”、“无限延展”的? 我们应用了哪些思想和方法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其位置关系又有哪些?如何判定?有什么性质? 【归纳总结】
目标二:了解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掌握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化归与转化思想:将所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并归结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思想.一般将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大家熟悉的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模式.在本章中,转化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求体积、距离有时要用到顶点的转化,球的切接问题要将空间几何图形转化为平面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的证明、空间角的求解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解等等. 任务1:利用等体积思想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距离.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D为BC中点,则三棱锥C1-B1DA的体积为( ) (  ) A.3  B. C.1 D. 参考答案: 解:在△ABC中,D为BC中点,则有AD=AB=,=×2×=.又∵平面BB1C1C⊥平面ABC,AD⊥BC,AD 平面ABC,∴AD⊥平面BB1C1C,即AD为三棱锥A-B1DC1底面上高.∴=××=1.故选C. 【方法归纳】 等体积转换法: (1)用等体积法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底面来求几何体体积,常用于求三棱锥的体积,即利用三棱锥的任一个面可作为三棱锥的底面进行等体积变换. (2)用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通常在三棱锥中,转换底面与顶点,利用等体积求距离. 练一练: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1,则点B到平面D1AC的距离等于( ) (  ) A.  B.   C.1   D. 参考答案: 如图,连接BD1,易知D1D就是三棱锥D1-ABC的高,AD1=CD1=,取AC的中点O,连接D1O,则D1O⊥AC,所以D1O==.设点B到平面D1AC的距离为h,则由,得·h=S△ABC·D1D.因为=D1O·AC=××2=,S△ABC=AB·BC=×2×2=2,所以h=.故选B. 任务2:利用转化思想求解与球有关的组合体中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已知三棱锥A-BCD中,△ABD与△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二面角A-BD-C为直二面角,求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  ) 参考答案: 取BD中点M,连接AM,CM.取△ABD,△CBD的中心即AM,CM的三等分点P,Q,过P作平面ABD的垂线,过Q作平面CBD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O,则点O为外接球的球心,其中OQ=,CQ=.连接OC,则外接球的半径R=OC=,所以表面积为4πR2=. 【方法归纳】 空间与平面转换: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决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不仅用到高维、也要用到低维.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是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 练一练: 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内有一个球与四个面都相切,则棱锥的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如图,过点P作PD⊥平面ABC于点D,连接AD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PE. ∵△ABC是正三角形,∴AE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D为△ABC的中心.∵AB=2,∴S△ABC=3,DE=1,PE=.∴S表=3××2×+3=3+3.∵PD=1,∴三棱锥的体积V=×3×1=.设球的半径为r,以球心O为顶点,三棱锥的四个面为底面把正三棱锥分割为四个小棱锥,则(3+3)r=,r==-1. 任务3:利用平行与垂直的转化关系,证明线面平行、垂直问题.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E为CD边中点,且AE⊥CD,又G,F分别为DA,EC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使得DE⊥EC. (1)求证:AE⊥平面CDE; (2)求证:FG∥平面BCD; (3)在线段AE上找一点R,使得平面BDR⊥平面DCB,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证明:由已知得DE⊥AE,AE⊥EC. 因为DE∩EC=E,所以AE⊥平面CDE. (2)证明:取AB的中点H,连接GH,FH,所以GH∥BD,FH∥BC.因为GH 平面BCD,BD 平面BCD,所以GH∥平面BCD.同理FH∥平面BCD,又GH∩FH=H,所以平面FHG∥平面BCD.因为GF 平面FHG,所以GF∥平面BCD. (3)取线段AE的中点R,则平面BDR⊥平面DCB. 证明如下:取线段DC的中点M,取线段DB的中点S, 连接MS,RS,BR,DR,EM.则MS=BC且MS//BC,又RE=BC且RE//BC,所以MS=RE且MS//RE,所以四边形MERS是平行四边形,所以RS∥ME.在△DEC中,ED=EC,M是CD的中点,所以EM⊥DC.由(1)知AE⊥平面CDE,AE∥BC,所以BC⊥平面CDE.因为EM 平面CDE,所以EM⊥BC.因为BC∩CD=C,所以EM⊥平面BCD. 因为EM∥RS,所以RS⊥平面BCD.因为RS 平面BDR,所以平面BDR⊥平面DCB. 【方法归纳】 平行与垂直的转换: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的核心是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即面面 线面 线线.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练一练: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ABC=60°,平面ACFE⊥平面ABCD,四边形ACFE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线段EF上.求证:BC⊥平面ACFE; 参考答案: 证明:在梯形ABCD中,因为AB∥CD,AD=DC=CB=a,∠ABC=60°,所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C=∠BCD=120°,所以∠DCA=∠DAC=30°,所以∠ACB=90°,所以AC⊥BC.又平面ACFE⊥平面ABCD,平面ACFE∩平面ABCD=AC,BC 平面ABCD,所以BC⊥平面ACFE. 任务4: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求解空间角.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D⊥PD,BC=1,PC=2,PD=CD=2. (1)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角的正切值; (2)求证:平面PDC⊥平面ABCD; (3)求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 (1)在四棱锥P-ABCD中,因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AD=BC且AD∥BC.故∠PAD为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又因为AD⊥PD,在Rt△PDA中,tan∠PAD==2,所以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 (2)证明:由于底面ABCD是矩形,故AD⊥CD.又因为AD⊥PD,CD∩PD=D,所以AD⊥平面PDC.而AD 平面ABCD,所以平面PDC⊥平面ABCD. (3)如图,在平面PDC内,过点P作PE⊥CD交直线CD于点E,连接EB.由于平面PDC⊥平面ABCD,而直线CD是平面PDC与平面ABCD的交线,故PE⊥平面ABCD.由此得∠PBE为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在△PDC中,由PD=CD=2,PC=2可得∠PCD=30°. 在Rt△PEC中,PE=PCsin 30°=.由AD∥BC,AD⊥平面PDC,得BC⊥平面PDC,因此BC⊥PC. 在Rt△PCB中,PB==. 在Rt△PEB中,sin∠PBE==. 所以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方法归纳】 空间角向平面角的转换: (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解法是通过平移转化为平面角,将两条异面的直线平移到相交状态,作出等价的平面角,再解三角形即可. (2)求线面角,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关键是作垂线,找垂足,把线面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 (3)求二面角,利用几何体的特征作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再把该平面角转化到某三角形或其他平面图形中求解. 练一练: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AB=∠ABC=90°,且AB=BC=2AD=2,侧面PAB⊥底面ABCD,△PAB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BD⊥PC; (2)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 参考答案: (1)证明:如图,取AB的中点O,连接PO,CO. 因为△PA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PO⊥AB. 又侧面PAB⊥底面ABCD,所以PO⊥底面ABCD. 又BD 平面ABCD,所以PO⊥BD.又AB=BC=2AD=2,∠ABC=∠DAB=90°,所以△DAB≌△OBC.所以∠BCO=∠ABD,所以BD⊥OC.又OC,PO 平面POC,OC∩PO=O,所以BD⊥平面POC.又PC 平面POC,所以BD⊥PC. (2)如图,取PC的中点E,连接BE,DE.因为PB=BC,所以BE⊥PC.又BD⊥PC,BE∩BD=B,所以PC⊥平面BDE.所以PC⊥DE,所以∠BED是二面角B-PC-D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因为BC⊥AB,平面PAB∩平面ABCD=AB,平面PAB⊥平面ABCD,所以BC⊥平面PAB.又AD∥BC,所以AD⊥平面PAB.所以BC⊥PB,AD⊥PA.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求得BE=PC=,PD=BD=,所以DE=.因为BE2+DE2=BD2,所以∠BED=90°,即二面角B-PC-D的大小为90°.
学习总结
任务:回顾本单元内容,完成下表.
2复习课 立体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理解单元知识架构,能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 2.了解化归与转化思想,掌握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学习活动
目标一:理解单元知识架构,建构本单元知识体系. 任务:根据下列问题,回顾本单元知识,建构单元知识框图. 什么是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你能用基本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释身边物体结构吗?举例说明. 如何画出空间几何体直观图?其画图步骤有哪些? 如何计算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柱、锥、台体积公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平面的三个基本事实是什么?它是如何刻画平面“平”、“无限延展”的? 我们应用了哪些思想和方法研究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其位置关系又有哪些?如何判定?有什么性质? 【归纳总结】
目标二:了解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掌握其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化归与转化思想:将所研究的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并归结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思想.一般将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大家熟悉的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模式.在本章中,转化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求体积、距离有时要用到顶点的转化,球的切接问题要将空间几何图形转化为平面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的证明、空间角的求解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解等等. 任务1:利用等体积思想求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距离.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D为BC中点,则三棱锥C1-B1DA的体积为( ) (  ) A.3  B. C.1 D. 【方法归纳】 练一练: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2,AA1=1,则点B到平面D1AC的距离等于( ) (  ) A.  B.   C.1   D. 任务2:利用转化思想求解与球有关的组合体中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已知三棱锥A-BCD中,△ABD与△BCD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且二面角A-BD-C为直二面角,求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  ) 【方法归纳】 练一练: 正三棱锥的高为1,底面边长为2,内有一个球与四个面都相切,则棱锥的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__. 任务3:利用平行与垂直的转化关系,证明线面平行、垂直问题.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E为CD边中点,且AE⊥CD,又G,F分别为DA,EC的中点,将△ADE沿AE折叠,使得DE⊥EC. (1)求证:AE⊥平面CDE; (2)求证:FG∥平面BCD; (3)在线段AE上找一点R,使得平面BDR⊥平面DCB,并说明理由. 【方法归纳】 练一练: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ABC=60°,平面ACFE⊥平面ABCD,四边形ACFE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线段EF上.求证:BC⊥平面ACFE; 任务4:利用化归与转化思想求解空间角.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D⊥PD,BC=1,PC=2,PD=CD=2. (1)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角的正切值; (2)求证:平面PDC⊥平面ABCD; (3)求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方法归纳】 练一练: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DAB=∠ABC=90°,且AB=BC=2AD=2,侧面PAB⊥底面ABCD,△PAB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BD⊥PC; (2)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
学习总结
任务:回顾本单元内容,完成下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