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2 22: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姜堰四中九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20151008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一本书就是一hóng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静而清澈的泉水,我们qiè意地将自己浸泡其中,评读文字,吸取精suǐ。让书的清泉荡涤浑身的污gòu,我们就会远避世俗的侵蚀,心灵就会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恬静。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B.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C.泰州的梅兰芳公园,兴化的板桥故居,姜堰的十里溱湖、高二适纪念馆,都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D. “这一带的山真绝啊,都有个名儿没有?”那船家准会说,“怎么没有?每个名儿还有来历呢。”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 在奔赴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C.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让泰州乡村旅游已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
D.溱潼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共8分)
(1) ,为民者宣之使言。 (2 )法不阿贵, 。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5)《桃花源记》中,读“ ,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世外桃源中老人小孩的和谐幸福。
(6)《岳阳楼记》中,读“ , ”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仁人那不变的开阔的心胸。
5.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的作者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注意写出他们性格上的共性和个性。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的共性是 ,但鲁智深 ,
李逵 。(3分)
(2)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汤姆 索亚历险记》一书中汤姆厌倦了主日学校的枯燥生活,和乔、哈克贝利一起去杰克逊岛当“海盗”。乔最终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
B.《水浒传》一书中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C.《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于变化,化作仙丹被熊怪吞入肚中成功救出宝象国公主;变作小虫混入茶水进入罗刹女腹中借得芭蕉扇灭火;无底洞天竺公主吃下悟空所变的红桃,腹痛难忍现出玉兔原形。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叙述了保尔的精神成长历程。其中一次写他伤寒病愈后,来到埋葬瓦莉亚等烈士的公墓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1世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天,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警醒我们。为此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东北三省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撞钟鸣警仪式,用钟声和警报声警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9时16分,由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撞钟手,一起推动钟槌击响警世钟。9时18分,尖利的防空警报从四面八方响起,震撼着沈阳全城。博物馆广场上1000多名各界群众静静伫立。同时,在沈阳规定的道路上所有车辆停止行驶鸣笛示意。此时此刻,东北三省所有城市也一同拉响警报。3分钟后,警报声从天际消失。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撞钟鸣警活动后,数千沈阳市民进入博物馆参观。
(2)“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 情感。(2分)
(3)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2分)
古诗: , 。
小说: 。
(4)右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40多年的“铸剑为犁”的雕像图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片的内容及含义。(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6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7.(1)“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 ( http: / / www.21cnjy.com )枕纳溪声”一句以风吹帘动,溪声嘈嘈,来反衬夜晚的清静,下面诗句与本句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罄音。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2分)
(3)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4分)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
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 列传》)
【注】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8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延师 ( ) ②与语奇之( )
③灌诣军门谒见 ( ) ④寻命筑城泰州 ( )
(2)选出与“创户帖以便稽民”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A.固以怪之矣 B.扶苏以数谏故
C.醒能述以文者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9.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每题2分)
(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2)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阅读《位次的讲究》,完成12~14题。(10分)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排定的。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就是坐北朝南。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汉明帝为表达对老师桓荣的尊敬,与他交谈时,就安排桓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但是,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位次的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
1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4分)
13.请说说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2分)
14.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讲究”?
(4分)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四)阅读《有才不能任性》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2015年3月28日,有删改)
15.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3分)
16.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7.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五) 阅读李智红的《乡间的蟋蟀》(有删改)一文,完成18~21题。(共20分)
①唧儿,唧儿,唧儿……
②夜已很深,看看墙上石英挂钟,时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悄然指向午夜两点。我关了电脑,正准备洗漱休息时,客厅对面的厨房里,突然间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清脆的虫鸣,忽而舒缓,忽而激越,像一支独奏着的草笛儿。
③我的心底悄然潋滟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这就是我追怀日久的蟋蟀的鸣唱!
④蟋蟀是个书卷气十足的称谓,在我的故乡,人们都把蟋蟀叫作蛐蛐儿。也有叫蝈蝈儿的,那是沿用了北方人的叫法。
⑤唧儿!唧儿!唧儿!
⑥这虫声在刹那之间便使得寂静而又有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洞浮泛的小城之夜,洋溢起一种神秘而又朴素的灵动。我本已觉得疲惫不堪的身心,被这突兀的小虫儿的鸣唱,倏然激活过来,仿佛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脉管,都已被这柔曼清悦的虫鸣所荡漾所充盈。
⑦恍惚之间,觉得我好像又回到了遥远的乡间,又置身于故乡那宁静的仲夏之夜,生命中饱满而恬静地铺洒开了一阕阕清粼粼的蟋蟀的欢鸣。
⑧这单调而又朴素的久违的虫声,简直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我内心深处那扇关闭日久的冥想之门,又被缓缓地,缓缓地开启。犹如一块深深埋藏于坚硬的花岗岩石内部的璞玉,被一根锐利得见不到锋芒的金刚石钻头,不可抗拒地切割开来。
⑨我迫切想弄明白这只只有故乡的田野阡陌间才能随处可见随处可闻的蟋蟀,是怎么来到这远离乡土的喧嚣之地,并且悄无声息地进入到我的居所里来的。
⑩经过屏息倾听和细心的观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清悦的虫鸣,来自妻子今天刚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大捆山青菜的覆叶内部。我突然明白了一切,心底竟兀自涌动起一丝淡淡的忧伤。不用猜我也知道,这是一只从属于乡野的蟋蟀。是一只被进城卖菜的乡下菜农随菜捆一道贩运进城里来的蟋蟀。这只可怜的小虫儿显然还不知道它现在已经身处异乡,已经远离了故土,远离了家园。它不知道城市不是它的家,不是它能够随心所欲地自由鸣唱的田野阡陌。它不晓得那遥远而宁静的乡间,它是永远也回不去了。它已经在浑然不觉中,被命运远远地放逐,它成了一个真正的,永远失去了故乡的流浪的歌手。
我小心翼翼地拨开菜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这是一只青头黑翅的小蟋蟀,主翅还未长足长老,尚不能完全覆盖肉的脊背。一双乳翅也还未完全蜕化,软软地紧贴在不停地蠕动着的褐黑色肚腹上。这只误入城市的幼嫩的蟋蟀儿,它鸣叫得是那么的欢畅,那么的清悦,那么的投入,但却再也倾听不到其它伙伴们热烈的应答,也再倾听不到另类小虫儿们的那悠然的和鸣。因而,在这个冷寂而又显得有些无奈的小城,在这个枯燥而又寂寥的夏夜,它的鸣叫让人听来是那样的孤单,那样的寥落,那样的凄惶,那样的无助。
我的老家离我现在谋生供职的小城,并不算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那是坐落在澜沧江东岸的西南丝绸古道边上一个小小的彝族寨子。四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每逢仲夏时节,那绿如凝脂,潮润得能够拧出水来的田野阡陌间,便总是虫声一片。特别是蟋蟀的鸣唱,更是此起彼伏,像瓦格纳的交响乐一般,丝竹管弦,一齐鸣响。和谐,自然,率真,圆润……
那蟋蟀儿,因为太多太密,大约便有了门派和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之分,一拨鸣歇,一拨又起。或高亢激昂,抑扬顿挫;或长短交织,沉雄整齐,就像在竞赛。尤其是在那些岑寂的夏夜,万籁齐鸣,那婉约的夜莺,那忧郁的杜鹃,那掠过夕月的幽幽雁吟,都一齐涌来,与唧唧复唧唧的虫声水乳交融,组合成了一曲柔曼质朴的田园交响曲。
我说不上在老家的田野阡陌间到底有多少蟋蟀儿在鸣唱,反正我所认识的就有七八种之多。它们像一群群夜游的歌手,几乎无处不在。墙根下,瓦砾间,石缝中,甚至在枯草腐叶间,卧室和厨房里,都会传来它们清越的鸣唱。
我的心头,第一次为一只虫儿的鸣唱涌动起阵阵 ( http: / / www.21cnjy.com )莫名的震颤。就犹如倾听到了分别得太久太久的,恋人的喃喃私语。那些往昔的美好时光,以及净玉般浑朴而纯粹的乡情,在这蟋蟀儿无忧无虑的鸣唱中,又星火般在我的眼前一一重现!
18.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在蟋蟀的鸣叫声中,“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6分)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⑥段中加点词“神秘”“朴素”的含义。(2分)
(2) 赏析第⑧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切割”的表达效果。(2分)
20.第 段画线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1)研读本文第 段画线内容和上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2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位作者描写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用意。(4分)
三、作文(60分)
22.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九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20151008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泓 惬 髓 垢 2. D 3. C 4.略。
5.(1)共性: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2)D(A项应为哈克贝利被收养;B项白胜负责卖酒;C项为无底洞黄毛老鼠精吃下红桃,腹痛难忍现出原形。)
6.(1)东三省共同撞钟鸣警”勿忘国耻”(意到即可)。
(2)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3)略。(4)内容:图片中一个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意义:象征着人类要求停止战争,把毁灭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7.(1)C
(2)“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邀请来一样(1分);“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收纳起来一样(1分 ),这两个动词,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作者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心境的清闲。
(3)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对清净、安宁的乡村生活的热爱(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8.(1)①邀请 ②以……为奇,对……感到惊奇 ③到,到……去 ④ 不久
(2)D
9.灌 /率 武 勇 / 结 屯 林 中
10.(1)陈灌率领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贼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保全。
(2)略
11.从他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期种了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从他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看出他重视教育;从他访问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等。
【译文】陈灌,字子将,庐 ( http: / / www.21cnjy.com )陵人。元末,世道不宁,灌在他房屋周围兴办林场,人们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十年后,盗贼蜂起,灌率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太祖攻占武昌,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谈话间,太祖看出此人不凡,提拔为湖广行省员外郎,后升为大都督府经历,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不久,奉命筑泰州城,完工后升为宁国知府。当时,明朝初建,由于长期战乱,《诗》、《书》长久废置不读,灌在宁国建立学校,聘请老师,选优秀子弟入学读书。他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创立“户帖”,以便查核居民。太祖将“户帖”形成制度,在全国施行。灌还组织百姓采石筑堤,做闸门,以便水流排灌,保护沿江农田,百姓因此得以正常耕种。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灌进行复查,断定“麦船是漂流来的,百姓争着拿走了船上的麦,并没有预谋抢劫”。于是只法办了为首一人,其余免死。灌的裁决严厉而公正,处治宽厚。洪武四年(1371),陈灌被召入京,在京病逝。
12.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府”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再次点明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
13.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汉明帝尊师请师朝东就坐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古代室内举行活动,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14.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
15.(3分)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点一分)
16.(4分)(1)(2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2)(2分)不能删除。第五段从正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和前文形成了对比论证,这样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17.(3分)“才”是极其稀缺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的;用才来做坏事会增加破坏力;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有才不任性最终会获得成功。(回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
18.莫名的感动;疲惫不堪的身心被激活;淡淡的忧伤,因蟋蟀的孤单无助而产生同情。(一点2分,三点全分)
19.(1)“神秘”是指蟋蟀的叫声出现在空洞浮泛的小城是奇怪而突兀的,出乎意料之外的。
“朴素”是指蟋蟀的叫声本是作者曾经熟悉的来自乡间、自然的最质朴的声音。(2分)
(2)切割,本来指用刀等利器将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开。借助比喻,用“切割”一词有力地写出了蟋蟀的叫声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它将“我”尘封已久的心打开,勾起了“我”的回忆,生动形象。
20.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旨,并照应上文。(2分)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蟋蟀的无忧无虑的叫声在那个夜晚撩拨起了“我”对家乡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回忆起了曾经美好的时光。(2分)
21.(1)两段话都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都将声音比喻成交响乐。
(2)本文:作者饱含深情地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家乡蟋蟀的鸣唱,表达了由一只深夜鸣叫的蟋蟀所引发的浓浓乡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怀念;也有对这只孤独鸣唱,永失家园的蟋蟀的同情、怜悯与无奈。(2分)
链接:作者通过描写泉声由弱到强的变化,由此引发对人生乃至社会和宇宙发展规律的感悟,和心灵的净化。表达了对鼎湖山的泉水,及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