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训练(第6-7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训练(第6-7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07 16: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训练(第6--7章)
一、选择题
1.关于①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是世界第二长河
B.东非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C.因气候普遍炎热,有“热带大陆”称号
D.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2.关于东南亚物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B.老挝是主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C.马来西亚是重要的棕油生产国
D.印度尼西亚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3.中国人出境旅游,很多人首选东南亚。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首选目的地的优越条件是( )
①热带风光优美,和我国景观差异大,吸引力大
②距离我国近,交通便利,成本低
③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通用人民币
④华人华侨所占比重大,语言沟通障碍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北极环境 B.大量捕杀北极熊
C.科考队将垃圾丢弃海中 D.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北极的矿产资源
5.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有关四地所在国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所在国家以黑色人种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C.丙地所在国家的经济高度发达
D.丁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6.读欧洲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占全州面积的比例图,图中反映出的欧洲地形特点是( )
A.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势西高东低 C.以高原、山地为主 D.海岸线较平直
7.中东大部分地区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8.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欧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东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
C.西北部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D.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
10.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 )
A.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B.天然橡胶、油棕、水稻
C.油棕、椰子、水稻
D.油棕、水稻、棉花
11.伦敦的气候属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的是(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中东 D.大洋洲
1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是( )
A.咖啡、椰枣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 B.各部落有着相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C.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D.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14.东南亚包括( )
A.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B.马来半岛和中南群岛
C.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D.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15.阿拉伯人头巾和长袍多为白色,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哪种自然条件?( )
A.多雨 B.炎热、多风沙 C.草原上放牧生活 D.严寒
16.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需克服气候严寒等困难,南极洲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纬度低 C.海拔低 D.地势低
17.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读图,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冬季盛行偏南风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丁地夏季盛行偏北风
18.欧洲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D.极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19.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大国,它经济发达,气候宜人,请问英国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下列有关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东包括中亚和北非
B.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C.中东大多数居民属于黄色人种
D.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读亚洲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2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D.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中南半岛
图1示意亚洲、欧洲区域,图2示意某地人文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信奉伊斯兰教
24.下列关于欧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濒临四大洋 B.全部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C.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D.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
25.图2景观出现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首歌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卷:
26.亚洲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A.西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东半球、南半球
27.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
28.下列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最广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为非洲四国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B.工业十分发达
C.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D.农业十分发达
30.非洲四国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数居民是()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二、解答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与中南半岛位置及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比较图。
材料二: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材料三:六大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
(1)阿拉伯半岛与中南半岛纬度相近,但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读图可以看出A地比B地气温年较差 ;阿拉伯半岛的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资源匮乏。中南半岛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 两季, 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2)写出图中C地的经纬度坐标 。
(3)红海在不断扩张是因为位于非洲板块和 板块 地带,不断扩张。
32.读“东南亚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处为著名的 海峡,它位于 岛和 岛之间,是连接 与 洋的海上通道。
(2)图中的航线①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该海峡后,向西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可到达 (B处)。
(3)图中航线③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①,只能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 和 各国。
(4)日本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 (矿产)要从 沿岸国家沿航线②经A海峡运送。
3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半岛 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对应的宗教建筑是 (甲、乙、丙)图。
(2)图中C地大多数国家属于 国家。
(3)图中D地是世界最大平原 平原,人口分布 (稠密、稀疏),通用的语言是 。
34.(2017·济宁中考)暑假期间,我国某旅游团游览了欧洲西部的罗马、巴黎及其周边地区。结合下图和游客的见闻,回答问题。
(1)请你帮游客概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
(2)游客在罗马郊区品尝了当地新鲜的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分析这里盛产水果的气候条件。
(3)旅客在巴黎郊区看到广阔的原野上青草茂盛,牛羊成群,当地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据此判断当地农业部门以 业为主。结合材料,回答此地发展该农业部门的自然条件。
(4)游客这一路走来,体验了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因素可概括为交通便利、服务先进、 等。
35.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泰国总理府发言人表示,2022年1月至8月,泰国出口大米475万吨,位居全球第二位。从1月至7月份的情况来看,非洲地区进口泰国大米数量最多,其次为中东地区和亚洲地区。
材料二:2023年6月5日印尼相关负责人在会见中国驻印尼大使时表示,鉴于当地的地热资源目前仅开发了10%,希望中国投资者在当地大力开发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1)中南半岛上的稻米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 (上/下)游和 (沿海/内陆)平原地区。
(2)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自 向 流,湄公河最终注入 洋,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是南北走向,河流与山脉具有 的特点。
(3)中南半岛上的很多城市都是沿河分布,其有利条件是 ,其不利条件是 。
(4)泰国地处 带,热量充足,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 ,利于水稻的生长。
(5)满载泰国大米的货轮从曼谷出发需要经过A海峡出口到非洲各国,A是 海峡,它沟通了 洋和 洋。
(6)印度尼西亚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读图分析可知,大洲①为非洲;
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故A错误;
埃塞俄比亚高原号称“非洲屋脊”,故B错误;
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气候普遍炎热,有“热带大陆”称号,故C正确;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2.B
【详解】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重要生产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故B符合题意。
3.C
【详解】东南亚旅游业繁荣,吸引着大量中国人,因为这里有优美的热带自然风光和宗教人文景观;距离我国近,交通便利,成本低;这里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语言沟通障碍小等。东南亚国家众多,货币种类多,并不通用人民币。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C。
【点睛】
4.A
【详解】极地地区的保护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如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北极地区环境有利于北极可持续发展;而大量捕杀北极熊、将垃圾丢弃海中和大力开采北极的矿产都是破坏北极环境的做法,不利于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不可取,故选A。
【点睛】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与中东的相关知识。甲地所在国家为阿拉伯人为主,以白色人种为主,乙地所在国家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丙地所在国家为印度,为发展中国家,丁地所在国家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国家。
6.A
【详解】读图可知,欧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占57%,200-500米的丘陵占26%,所以欧洲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欧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是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7.C
【详解】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为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D
【详解】南极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块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世界各国相互约定,在南极地区只能用于和平察考察,不能有军事等会破坏环境的做法,我国在南极地区目前已经建好的科考站有四个,最早建立的是长城站,第四个是泰山站,故选D。
【点睛】
9.D
【详解】亚洲西与欧洲相连,太平洋西岸,南临印度洋,故A错误。东隔太平洋与北美洲相望,故B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故C错误。亚洲地跨寒带、温带、热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0.A
【详解】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要注意四种农作物对应的国家。
11.B
【详解】伦敦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②,B正确;①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排除A;③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排除C;④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排除D;故选B。
12.C
【详解】五海是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三洲是亚洲、非洲、欧洲,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的是中东,C正确;故选C。
13.A
【详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A符合题意;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不同部族有不同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北非地区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排除BCD。故选A。
14.A
【详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选A。
15.B
【详解】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多风沙;阿拉伯人头巾和长袍都为白色,主要是为了适应炎热、多风沙的自然条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16.A
【详解】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南极地区纬度较高,受太阳光热较少,所以气候严寒, A 正确; B 错误;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地势低与题干不相符, C 错误;D 错误。故选 A 。
17.C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两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终年炎热干燥;丙地是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丁地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C
【详解】欧洲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这里深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南部地区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故欧洲最典型的两种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故选C。
19.B
【详解】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B。
20.B
【分析】根据中东地区主要是白色人种。这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麦加城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中东包括西亚和北非,故A错误;
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B正确;
中东大多数居民属于白色人种,故C错误;
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于印度,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考查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况。
21.A 22.A
【解析】21.人口的分布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从图中可知,甲地区主要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故人口相对稀疏。
22.亚洲地形复杂,高原和山地多,从图中可知,甲是阿拉伯半岛、乙是印度半岛、丙是中南半岛。
23.B 24.D 25.A
【解析】23.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A错误。亚洲面积宽广,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B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C错误。亚洲东部的中国、日本等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信奉佛教,D错误。故选B。
24.欧洲濒临大西洋和北冰洋,A错误。欧洲地跨东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B错误。欧洲主要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C错误。欧洲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为邻,D正确。故选D。
25.读图分析,图中人物的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说明他们是生活在西亚的阿拉伯人,适应当地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①位于阿拉伯半岛,A正确。②位于南亚, ③位于东南亚, ④位于欧洲西部,BCD错误。故选A。
【点睛】阿拉伯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及古老的文化底蕴有关系。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在阿拉伯国家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阿拉伯国家处于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紫外线,由此可见阿拉伯国家的人们服装与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关。
26.C 27.D 28.C
【分析】试题分析:
26.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经纬度跨度十分广,其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本题选C。
27.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的该洲的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奔流入海,故本题选D。
28.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具有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
29.C 30.C
【分析】非洲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这种经济在结构上表现为“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在国际贸易中,这种经济结构的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其历史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非洲国家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同时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保护环境等。
29.读图可知,该地区四个国家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形成单一经济形态,因此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故选C。
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居民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洲的人种及经济发展特点。
31.(1) 大 水(淡水) 旱雨 水稻
(2)23.5°N,90°E
(3) 印度洋 张裂
【分析】本题以六大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阿拉伯半岛与中南半岛位置及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比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阿拉伯半岛与中南半岛的位置和范围、气候特征、经纬网定位、板块分布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详解】(1)读图可知,A地比B地气温年较差大。阿拉伯半岛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具有全年炎热干燥的特点,因此河流稀少,水量小,淡水资源匮乏,该地区有很多国家地表没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同时植被稀疏,沙漠广布。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适应当地雨热同期的气候。
(2)经纬度的判定: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向南变大为南纬,故C点的经纬度为(23.5°N,90°E)。
(3)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
32.(1) 马六甲 苏门答腊 马来半 太平洋 印度
(2) 苏伊士 地中海
(3) 欧洲西部 北美洲
(4) 石油 波斯湾
【分析】本大题以东南亚地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东南亚的著名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石油资源分布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航线①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可到达地中海。
(3)由于受苏伊士运河限制,大型轮船不能通过,只能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欧洲西部和北美洲各国。
(4)日本所需的大量石油资源要从波斯湾沿岸国家沿航线②经马六甲海峡运送,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
33. 阿拉伯半岛 乙 发达 亚马孙(逊) 稀疏 葡萄牙语
【分析】本大题以全球轮廓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半岛、宗教建筑、国家类型、平原、人口分布特点、语言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读图可知,B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对应的宗教建筑是清真寺,乙图。
(2)图C是欧洲西部,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多信奉基督教。
(3)读图可知,D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潮湿闷热,人口分布稀疏,属于巴西,通用语言是葡萄牙语。
【点睛】
34.(1)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高,中部低。
(2)地中海气候,夏季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3)畜牧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
(4)旅游资源丰富
【分析】本土考查的是欧洲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和旅游等相关知识,需要结合课本理解识记即可。
【详解】(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以平原、山地为主,其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法国无花果、柑橘、葡萄等水果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盛产柑橘、葡萄等水果的气候条件是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该地区有优质的原料,独特的生产工艺,悠久的历史,使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
(3)“当地人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说明法国畜牧业发达;该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4)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服务先进;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的雪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都是秀丽的自然景观,古都罗马、艺术之都巴黎、慕尼黑的啤酒节这些人文景观让人向往,目前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35.(1) 下 沿海
(2) 北 南 太平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洪涝灾害影响大
(4) 热 多
(5) 马六甲 印度 太平
(6)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国家分布图、中南半岛稻米产区图等为材料,涉及中南半岛的城市、气候、河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上的稻米产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平原地区,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稻米的种植。
(2)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自北向南流,湄公河最终注入太平洋,中南半岛上的山脉大多是南北走向,河流与山脉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3)中南半岛上的很多城市都是沿河分布,有利条件包括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发达;河口三角洲地带兼内河航运、海运于一身,交通优势明显。不利条件包括受河流洪涝灾害影响大;河流一定程度阻碍城市发展。
(4)读图可知,泰国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热量充足,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利于水稻的生长。
(5)读图可知,A是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其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6)印度尼西亚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