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会写“吃、叫”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根据课文信息,体会乡亲们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中的词语。
2.能根据问题找出文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听听下面这首歌中,看看你听出了什么?
(1)、播放歌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2)、学生谈感受
(3)、教师小结:沙洲坝曾经是一个干旱缺水的村庄,那里的人们喝水非常困难,可是,后来是却有人改变了沙洲坝村民们饮水困难的局面,这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课件出示:毛泽东简介)
课件出示: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1)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交流)
“吃水”: 喝水的意思。
(2)思考:你知道文中的“挖井人”是谁吗?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圈出本课生字,抽生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数一数,本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4、找一找:吃水人指的是谁?挖井人又指的是谁?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毛主席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
沙洲坝没有水,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人们立了一块石碑,世代纪念毛主席的恩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第1自然段。
(1)、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什么地方?谁?干什么?)
(2)、学生回答,师小结。
(3)、指名读第1自然段,再齐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
(1)思考:沙洲坝的乡亲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板书:没有水井,吃水困难
(2)再读歌谣: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感受沙洲坝的缺水程度。
(3)说一说: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想一想:去那么远的地方挑水,有什么感受?
找一找:毛主席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4)、齐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解放以后,乡亲们是怎么做的?
(2)、在书上画出石碑上刻着的话。
(3)、思考: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4)、师简单讲解石碑上话的含义。
(5)、说一说: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人,你会对毛主席说些什么?
四、课堂练习:仿照课题说话。
1、课件出示:
过桥不忘__________,吃菜不忘__________,穿衣不忘_________。
学生练习说话。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不应该忘记哪些人?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完成本课对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没有水井,吃水困难
毛主席带领挖水井 饮水思源
乡亲们立石碑纪念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