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02-《爱莲说》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文言文专题-02-《爱莲说》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4: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
《爱莲说》
七年级下第17课
文章背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重点字音
fán

wà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xiè



xiǎn

zhuó



liá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____。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____独爱莲之出____泥而不染,____清____而不妖,中通外____,不____不____,香远益____,亭亭____ ____,可远观而不可____玩____。
予谓菊,花之隐____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____!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重点字形















1.水 陆 草 木 之 花,可 爱 者 甚 蕃。
2.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自 李 唐 来,世 人 甚 爱 牡 丹。
3.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涟 而不妖。
4.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5.予 谓 菊,花 之 隐 逸 者 也。
6.菊 之 爱,陶 后 鲜 有 闻;莲 之 爱,同 予 者 何 人。牡 丹
之 爱,宜 乎 众 矣。
重点断句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1017—1073),字________,谥号“_________”,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________(朝代)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古代一种文体,也称杂说。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文学常识
茂叔
元公
北宋
周敦颐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通外直 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蔓不枝 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多。
只。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沾染(污秽)。
洗。
水波。
艳丽。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7.香远益清 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亭亭净植 亭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噫!菊之爱 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更加。
耸立的样子。
坚立。
靠近赏玩。
亲近而不庄重。
隐居避世。
叹词,表示感慨。
少。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应当人很多了。
应当。
重点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尼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重点翻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弄啊!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重点翻译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应当有很多的人了!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益 ⑴香远益清
⑵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⑶至于斟酌损益(《出师表》)
⑷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⑸有所广益(《出师表》)
鲜 ⑴陶后鲜有闻
⑵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副词,更,更加。
副词,更,更加。
动词,增加。
动词,增加。
名词,好处。
形容词,少。
形容词,鲜艳,鲜明。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后 ⑴陶后鲜有闻
⑵后遂无闻津者(《桃花源记》)
⑶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⑷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蔓 ⑴不蔓不枝
⑵青树翠蔓(《小石潭记》)
连词,以后。
连词,以后。
名词,某个时间段以后。
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名词用作动词,长出藤蔓。
名词,蔓生植物的枝茎。
特殊用法
用法 词语 例句 释义 古今 异义 植 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词 类 活 用 远 香远益清 蔓 枝 不蔓不枝 竖立。
栽种。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
名词用作动词,长出藤蔓,长出枝茎。
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用法 释义
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者也”表示判断
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濯”后省略了介词“于”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内容
理解

(予独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主旨
不愿像陶渊明消极避世,不愿像世人追逐功名富贵
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态
香远益清
香气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风度
君子高洁傲岸
莲(陶渊明独爱)
鲜(惋惜)
隐逸者(洁身自好,逃避现实)
牡丹(世人甚爱)
众(鄙视讽刺)
富贵者(贪图富贵追名逐利)
要在污浊的世间遗世独立,保持清白操守和正直品德
艺术特点
修辞方法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君子者也
借莲花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排比
托物言志
语言风格
骈散结合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反问
写作手法
象征
(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好的姿态气质)
牡丹反衬莲花
衬托(反衬)
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使文章节奏明快,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
本文运用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文章主旨
托物言志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
重点问题
1.(课后题)《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⑵“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⑷“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重点问题
2.(课后题)“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⑴何陋之有?
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⑷友人惭,下车引之。
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
宾语前置标志
助词“的”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代词
重点问题
3.文章结尾以作者的感叹作结,结合文章谈你对“叹”的理解。
⑴一叹爱菊花的人少,实则感叹真正的隐士太少。
⑵叹爱莲者太少,实则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太少。
⑶三叹爱牡丹的人多,实则表达了对世间争名夺利、趋炎附势、追求富贵者的厌恶。
重点问题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托物言志。
5.说说这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骈散结合。
作者借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1.《爱莲说》以___________为主要说明对象,以___________为正衬,以牡丹为____________,借花喻人,写出了富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种人生态度。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⑴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莲花
菊花
反衬
隐逸者
君子
⑵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⑶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作者描写莲花,却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分别用菊和牡丹来做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4.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同?
隐士。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却不赞同。
5.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这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不同点:
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选择了归隐。
周敦颐要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独立、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6.背诵积累。
⑴《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园举行花展,观赏牡丹的人很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哪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莲,花之君子者也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爱莲说》
【乙】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愈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①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后③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李渔《牡丹》(有删改))
[注释]①动:萌发。②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③后:指武则天。④俾:使。⑤肮脏:(kǎng zǎ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⑴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予初不服是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得贬固宜 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4分)
洗(洗涤)。
少。
这。
应当(应该)。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B.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C.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D.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D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⑵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
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唯独(只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请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文中作者“独爱莲”是因为莲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作者认为牡丹无愧于“九五之尊”花王的美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花俱开而牡丹独迟(强项若此)
独牡丹不肯通融(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5.【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可围绕“坚守节操”“不慕名利”“特立独行”“不媚权贵”“不随波逐流”“人格独立”等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高洁的品格)。
㈠对比阅读《牡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6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爱莲说》
【乙】晋邓攸,字伯道。元帝时为吴郡太守。载米之任,不请官禄,但饮吴水而已。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临夜,遁。吴人歌曰:“紞如①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候挽不来,谢令推不去。”(节选自《劝忍百箴》)
[注释]①如:击鼓。
㈡对比阅读《劝忍百箴》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4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⑴濯清涟而不妖 妖: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但饮吴水而已 但: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临夜,遁 遁: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4分)
艳丽。
少。
只,只是。
逃避,逃跑。
㈡对比阅读《劝忍百箴》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4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B.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C.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D.后称疾去/职郡有迎送/不受一钱
C
㈡对比阅读《劝忍百箴》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4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⑵百姓千余人牵攸船不得去。
老百姓一千多人牵着邓攸的船不让他离开。
㈡对比阅读《劝忍百箴》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4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甲】文托物言志,突出了作者的什么精神追求?【乙】文借事写人,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甲】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作者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㈡对比阅读《劝忍百箴》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4分)
【乙】通过主人公邓攸在太守任上的作为及百姓的爱戴,表现他清廉自律的高尚品质。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爱莲说》
【乙】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选自郑板桥《画竹》)
㈢对比阅读《画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0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不蔓不枝 枝:枝节
C.亭亭净植 植:立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B
㈢对比阅读《画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0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下列句子中,红色“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潭西南而望
C.人不知而不愠 D.泉香而酒洌
C
㈢对比阅读《画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0分)
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
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B.在《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
以作菊花反衬,用牡丹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C.郑板桥画竹子,没有老师的传授,大多都是从纸窗上、墙壁上、日光下、
月影中受到启发而画出来的。
D.郑板桥《画竹》给我们启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细心观察,留心身边
的一切,才能有所成就。
B
㈢对比阅读《画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0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㈢对比阅读《画竹》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0分)
风 和 日 暖 冻 蝇 触 纸 上 冬 冬 作 小 鼓 声。
/
/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爱莲说》
【乙】子欲居九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④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实:充实,充满。
㈣对比阅读《养竹记》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⑴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____________
⑵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____
⑶贞以立志 贞:___________________
⑷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树: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4分)
多。
少。
坚定,坚贞,有节操。
种植,栽培。
㈣对比阅读《养竹记》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花之隐逸者也
D.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D
㈣对比阅读《养竹记》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⑵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
㈣对比阅读《养竹记》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节贞、_______________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2分)
外形香气
㈣对比阅读《养竹记》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2分)
性直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