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08-《桃花源记》 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文言文专题-08-《桃花源记》 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5:0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思维导图+知识点梳理+考点精练
部编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
《桃花源记》
八年级下第09课
文章背诵(第1-2段)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文章背诵(第3-5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字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shè

huò

kuàng

yǎn

qiān



tiáo



重点字音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yāo

xián



jiàn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____为业。____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____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___然开朗。土地平____,屋舍____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 ____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____如外人。黄发____,并____然自乐。
重点字形(第1、2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____答之。便____还家,设酒杀鸡____食。村中闻有此人,____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____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____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____言所闻,皆叹____。余人各复____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字形(第3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____下,____太守,说如此。太守____ ____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____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____,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____无问____者。
重点字形(第4-5段)








1.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
2.夹 岸 数 百 步,中 无 杂 树,芳 草 鲜 美,落 英 缤 纷。
3.渔 人 甚 异 之,复 前 行,欲 穷 其 林。
4.初 极 狭,才 通 人。复 行 数 十 步,豁 然 开 朗。
5.其 中 往 来 种 作,男 女 衣 着,悉 如 外 人。
6.黄 发 垂 髫,并 怡 然 自 乐。
7.见 渔 人,乃 大 惊,问 所 从 来,具 答 之。
重点断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率 妻 子 邑 人,来 此 绝 境
9.问 今 是 何 世,乃 不 知 有 汉,无 论 魏 晋。
10.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
11.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皆 出 酒 食。
12.及 郡 下,诣 太 守,说 如 此。
13.闻 之,欣 然 规 往,未 果,寻 病终。后 遂 无 问 津 者。
重点断句
/
/
/
/
/
/
/
/
/
/
/
/
/
/
/
/
/
/
/
陶渊明,________(朝代)诗人。一名______,字________,私谥________,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_______________”。他长于诗文辞赋,其文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常识
东晋

元亮
靖节
五柳先生
田园诗人
归园田居
饮酒
五柳先生传
1.缘溪行 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 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英缤纷 落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渔人甚异之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穷其林 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初极狭,才通人 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沿着,顺着。
新鲜美好。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繁多的样子。
对……感到惊异。
尽。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仅仅,只。
形容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9.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阡陌交通 阡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鸡犬相闻 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悉如外人 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见渔人,乃大惊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问所从来,具答之 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于是,就。
详细。
17.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咸来问讯 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遂与外人间隔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无论魏晋。 无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具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同“邀”,邀请。
全、都。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于是,就。
隔绝、不能音讯。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24.皆叹惋 叹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此中人语云 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便扶向路 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处处志之 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及郡下 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诣太守, 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欣然规往 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感叹惋惜。
邀请。
告诉。
不值得,不必。
沿着。
做记号。
到。
拜访。
打算,计划。
33.未果 未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寻病终, 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字词
没有实现。
随即,不久。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重点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

3.复前行,欲穷其林。
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重点翻译

4.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重点翻译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重点翻译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人)见了渔人,于是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重点翻译

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
重点翻译

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

17.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1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重点翻译

19.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20.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于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打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2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
重点翻译

2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未能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舍 ⑴便舍船,从口入
⑵屋舍俨然
⑶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属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⑵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⑶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⑷属引凄异(《三峡》)
动词,舍掉。
名词,房。
名词,客舍。
名词,类。
名词,类。
动词,同“嘱”,嘱咐。
动词,连接。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寻 ⑴寻病终
⑵寻向所志
志 ⑴处处志之
⑵寻向所志
⑶必无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志虑忠纯(《出师表》)
⑸得志,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副词,随即,不久。
动词,寻找。
动词,做记号。
名词,标志,标记。
名词,志向。
名词,志向。
名词,志向。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穷 ⑴欲穷其林
⑵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⑶穷冬烈风(《送东阳马生序》)
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异 ⑴渔人甚异之
⑵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⑶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动词,尽。
形容词,穷尽。
形容词,深。
形容词,贫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
形容词,不同。
形容词,不同。
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道 ⑴不足为外人道也
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⑶咨诹善道(《出师表》)
⑷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动词,说。
名词,途,过程。
名词,方法。
名词,道路。
特殊用法
用法 词语 例句 释义 古 今 异 义 鲜美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新鲜美好。
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交错相通。
运输事业。
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特殊用法
用法 词语 例句 释义 古 今 异 义 无论 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去 停数日,辞去 古义
今义
津 后遂无问津者 古义
今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值得。
不充足。
离开。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渡口。
唾液。
特殊用法
用法 词语 例句 释义
词类 活用 前 复前行
果 未果,寻病终
通假字 要 便要还家
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
名词作动词,实现。
同“邀”,邀请。
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用法 释义
省略句 林尽水源。 “尽”后省略了“于”
便舍船,从口入。 “便”前省略主语“渔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省略主语,宾语。应为“(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做了回答。有人就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特殊句式
句式 例句 用法 释义
省略句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为”后省略了“之”
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示判断
倒装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宾语前置,“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告诉了他们。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
问他从哪儿来的。




内容结构
发现桃花林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进入桃花源
山有小口 舍船进入
进入桃花源
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
风俗淳朴 安居乐业
辞别桃花源
离开叮嘱 沿路做记
再寻桃花源
不复得路 后无问津
主旨情感
寄托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
表达反对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
思维导图
艺术
特点
第1段
“忘路之远近”中的“忘”
为后来按标记寻找桃花源埋下伏笔
伏笔
第2段
“山有小口”中的“小口”
为后文渔人再也寻不到路埋下伏笔
第3段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渔人出而复寻找不到路埋下伏笔
增添
桃花源的神秘感
环境
描写
桃花源
景色
土地肥沃 屋舍整齐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人安居乐业
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反衬外界社会黑暗 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桃花林
景色
桃林景色奇异 富有神秘色彩
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生活作铺垫
文章主旨
文章以武陵渔人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人人___________、彼此_____________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_____________的不满和对______________的向往。
进出桃花源
宁静祥和
剥削
压迫
安居乐业
和睦相处
黑暗现实
和平生活
重点问题
1.(课后题)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默读课文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的花草新鲜美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土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感受:看到这样优美的景象,我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重点问题
2.(课后题)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的“具言”:桃花源以外的社会,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桃花源中人是为桃花源以外的人受到如此苦难而叹息,也为自己能免受苦难而庆幸。
⑵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如此”包含渔人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所经历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重点问题
3.第1自然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4.第3段文字写了哪两方面内容?
⑴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
⑵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的经过。
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重点问题
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⑴这里能够躲避战乱。
⑵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迫,自由快乐。
7.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重点问题
8.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9.《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⑴环境奇美。
⑵与世隔绝多年。
⑶待渔人如此热情。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从________桃花源,到________桃花源,再到________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渔人进出桃花源
时间先后
发现
访问
离开
文本理解 巩固训练
2.背诵积累。
1.渔人刚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桃花源人避世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明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㈠对比阅读《晋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8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⑴便得一山 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博学善属文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未尝有喜愠之色 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4分)
发现,看见。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善于,擅长。
生气。
㈠对比阅读《晋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8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4分)
性 不 解 音 而 畜 素 琴 一 张 弦 徽 不 具 每 朋 酒 之 会 则 抚 和 之
/
㈠对比阅读《晋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8分)
/
/
/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只要能领会弹琴中的乐趣,何必要有琴的声音呢?
㈠对比阅读《晋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8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㈠对比阅读《晋书》文言文,完成试题。(共18分)
5.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
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⑴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咸来问讯 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2分)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全,都。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下列各项中,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 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
C.具/俱 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
A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⑴其 中 往 来 种 作
⑵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
/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
/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自食其力,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
㈡对比阅读《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㈢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甲】《桃花源记》
【乙】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1.下面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
㈢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㈢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不要说魏朝和晋朝了。
3.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⑴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㈢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⑵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
⑶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甲】《桃花源记》
【乙】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力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所天下之入,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巳。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节选自戴世铭《醉乡记》)
㈣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1.下面各组句子中,红色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步 夹岸数百步 相与步于中庭
B.行 缘溪行 山行六七里
C.出 既出,便扶向路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D.食 皆出酒食 主人日再食
B
㈣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屋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㈣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3.语段【甲】按照渔人的行踪构思全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⑴进入、访问桃花源是详写,发现、再寻桃花源是略写。
㈣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
⑵用意:详写桃花源的生活状况,为了表达作者对理想社会,安定、幸福的生活的向往之情,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发现、再寻桃花源只与故事的传奇性有关,所以略写。
能力提升 对比训练
4.语段【甲】借虚构世外桃源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分析语段【乙】虚构了什么内容?借以表达作者什么情感?(4分)
通过虚构颠倒迷乱、颓废荒唐的醉乡,抨击昏昏沉沉、萎靡不振的社会现象,号召民众做清醒的有志之士。
㈣对比阅读《雪窦游志》,完成下面小题。(共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