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制作“土电话”时,若棉线比较松弛,则听到的声音与棉线拉直时相比( )。
A.声音小 B.声音大 C.没有变化
2.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在此过程中,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将( )。
A.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3.以下哪种动物依靠翅膀的摩擦或者振动发声( )。
A.蝉 B.鸽子 C.老鹰
4.如图,把正在播音乐的闹铃盖上钟罩,抽去罩内空气,听到的声音会( )。
A.变大 B.减小或听不见 C.不变
5.小华和夏利正在玩“土电话”(如图),小华对夏利说:“你好,夏利。”夏利听到( )。
A.“你好,夏利。” B.夏华没有听到声音 C.“你好,小华。”
6.敲击水量不等的杯子,( )发出的声音高。
A. B. C.
7.声音的强弱是指( )。
A.音量 B.音高 C.音色
8.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在对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上也选择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音量
9.下面能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土电话” B.打雷的“隆隆”声 C.小河淌水“哗啦啦”声
10.上课铃声一响,校园内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朝着( )传播。
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东西方向
11.以下做法中,不能起到保护我们听力的是( )。
A.不随便挖耳朵 B.远离嘈杂环境 C.长时间戴耳机听歌
12.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速路旁建立隔音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我们能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
二、填空题
13.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14.哺乳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鸟类靠 发声;蛇靠 与 摩擦发声。
15.噪声是听起来 的声音,如: 的喇叭声、 的轰鸣声、 的汽笛声等。
16.太空宇航员需借助无线电设备通话,说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7.在空气、水、钢铁三种物质中,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
18.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19.我们的耳朵是由 、外耳道、听小骨、 、 、听神经组成的。
20.鸟类的发声器官是 ,哺乳类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
三、判断题
21.敲击音叉,然后用手捏住音叉上部两端,声音会消失。 ( )
22.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 细的、短的、 紧的。( )
23.声音以波的形式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
24.大象的听力范围和人类不一样。 ( )
25.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
26.对于同一发声体而言,其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都是可以控制的。( )
27.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
28.在学校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
29.土电话是利用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制作的。( )
30.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 )
四、连线题
31.下列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哪里传播?请你用线连一连。
在教室里回答问题 固体
通过土电话对话 液体
听浸没在水中的手机铃声 气体
五、简答题
32.人说话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请试着解释一下。
33.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工具,听力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请列举出2条。
34.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至少写出两点)
35.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
参考答案:
1.A
【详解】声音的振动能量被松弛的棉线吸收消耗一部分,松弛的棉线振动频率小,拉直后振动频率大。物体的振动频率越大,声音就越大。所以在棉线比较松弛时,听到的声音比棉线拉直时更小。
2.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把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并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掉,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A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蝉是靠摩擦或翅膀产生振动发声的,鸽子和老鹰属于鸟类,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喉管,故A正确。
4.B
【详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抽去罩内空气,能传播声音的空气变少或没有,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甚至听不见。
5.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小华和夏利正在玩“土电话”,小华对夏利说:“你好,夏利。”夏利没有听到声音。松垮垮的棉线会抑制、减弱振动。如果想让对方在“土电话”中听得更清晰,可以说话声音响一些,或者把电话线拉紧一些。
6.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不同量的水,用同样的力敲击,水量少的杯子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
7.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音调,音量,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强弱、大小、轻重,都是指音量。选项A符合题意。
8.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9.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土电话”是固体传播声音的;打雷的“隆隆”声是气体播声音的;小河淌水“哗啦啦”声是液体传播声音的。故A符合题意。
10.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上课铃声响,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11.C
【详解】为了更好的保护听力,我们不应经常戴耳塞听音乐,离开嘈杂的地方,不挖耳,巨大的声响捂耳朵,张大嘴,戴耳套,积极治疗中耳炎等。
12.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A、在高速路旁建立隔音墙,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说法正确。
B、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说法错误。
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说法错误。
13. 振动 噪声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只要物体发声就一定会振动。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是干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
14. 声带 鸣管 舌头 嘴唇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各种动物有各自的发声方法。根据动物发声方法认识,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振动发声的,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15. 不舒服 汽车 机器 轮船
【详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嘈杂、刺耳的声音,或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如: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
16.真空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所以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睛】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7.钢铁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18.空气
【详解】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要求学生掌握我们听到的雷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19. 耳廓 鼓膜 耳蜗
【详解】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20. 鸣管 声带
【详解】鸟类是除哺乳动物外唯一具有特定发声器官的脊椎动物。不过,哺乳动物的发声器官在喉头,而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
21.√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将不会发出声音,因为音叉不再振动。
22.×
【详解】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短,音调越高;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紧,音调越高;在弦的松紧、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当物体越厚,物体振动越慢,越低。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长的、粗的、松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的。
【点睛】本题考查音调,要求学生掌握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
23.×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24.√
【详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大象可听到次声波,并以次声波进行交流,所以大象和人类的听力范围是不一样的。
25.√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
26.√
【详解】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对于同一发声体而言,其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都是可以控制的。故题干说法正确。
27.×
【详解】鸟类是除哺乳动物外唯一具有特定发声器官的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的发声器官在喉头,而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8.√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的,所以在学校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
29.√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土电话是利用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制作的。
30.×
【详解】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够听见。这种说法错误,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听不见。人们只能听见固定振动区间的声音。
31.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教室里回答问题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传播,通过土电话对话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听浸没在水中的手机铃声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
32.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点睛】本题考查声音,要求学生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3.不要让耳朵进水;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等。
【详解】保护自己的听力采取的措施有:不要让耳朵进水;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朵;在噪音环境中,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护耳用具;耳朵不舒服时,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等。
34.保护听力的方法如:不随便挖耳朵、不制造噪音、不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避免经常置身于嘈杂环境等。
【详解】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不用力扭耳廓;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尽量避免噪声;不使用或不常用耳机;洗头、洗澡和游泳时尽量避免污水进入外耳道都是保护听力的方法。
35.都在振动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物体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现象是都在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