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18: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课时数:
【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及相关国家,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及扩展。
2.通过史料探究,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影响。
3.比较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高考链接】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
&4.工业革命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作用
&5.理解垄断组织的实质与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第8课我们学习了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构建,提到因为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影响英国最早产生工业革命,第9课咱们学习英国比较早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制度与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所以咱们对于工业革命的产生会有初步的印象,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与世界格局的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工业革命的背景
师:阅读P59包括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成果展示:
政治前提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政策保护技术革新;
经济条件 原料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本身国内工业资源较为丰富。
资金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回顾早期殖民扩张历程联系新航路开辟】
劳动力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市场 国内市场:圈地运动。国外市场: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
技术条件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自然科学的发展
直接原因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增长,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在课本上备注完成笔记。
师:阅读历史纵横解释圈地运动
毛纺织品【市场】---圈地运动【羊吃人】----原料、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的过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阅读本子目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哪个行业
1.开始:棉纺织业
1765年哈格里夫斯【纺织工】发明了“珍妮机”,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兴起在棉纺织业【P60】
【新兴工业部门,受旧习惯束缚少,比较容易采用新方法。比较集中,容易改变为机器化大生产;棉纺织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大;属于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
*1733年凯伊【织工】--飞梭【单人即可完成且织的布较宽】----纺纱
组织形式:
1771年,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厂
-----近代工厂的开端-----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工厂
发展---动力革新
师:P60-3-4归纳蒸汽机出现的意义。
1782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工业城市之母】在工厂投入使用,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 不受
自然条件【风力水力】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教师补充:瓦特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拥有了自己创造的动力,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瓦特因此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
发展---交通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工程师】制成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煤矿工】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又制成了火车。
扩展:从英国开始后,18世纪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英、法、美国工业革命的比较)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自由贸易)
国家 英 法 美
可能 性条 件 政治前提(或其它) 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拿破仑对外战争造成时局动荡 独立战争胜利,共和政体确立,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苦
资本条件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带来巨额的财富 工业资本相对缺乏(高利贷资本发达) 国内资源丰富
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小农经济大量存在) 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
科技条件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手工工场)积累了生产技术,政府支持奖励发明创造 中小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困难 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必要 性 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 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手工工场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商品市场不很景气(小农经济大量存在) 市场广阔
特点 最早发生,最先完成 仅次英国,发展受阻 发展迅速,条件得天独厚
时间 1765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
5.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一工完成工业化,二工工业化深入】
19世纪中期,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背景
师:P60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
成果展示:政治: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国的普遍确立;(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基本完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处于低潮)
经济: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科学: 自然科学理论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物理学:奥斯特(电流磁效应)、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赫兹(电磁学)
化学: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道尔顿(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生物学: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美国废除黑奴制、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废除身份等级制)
成就
P60-7-P61-1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理论基础 技术发明 工业生产 影响
电广泛应用(最为显著)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出现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 电力工业 电器制造业 电力成为新能源;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社会跨入电气时代。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赫兹证明了麦克斯韦的预言,发现电磁波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代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通讯工业 传递信息快速便捷;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内燃机创制和使用 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先后问世。 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发明汽车;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汽车工业、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 交通运输革命性变革,石油成为日益重要的新能源
化学工业的发展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元素周期律 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料中提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工业 促进军事工业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钢逐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根据工业革命的背景及成就结合P61-2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范围广、规模大、速度快
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美、德)
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德国);
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P61-63归纳
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组织形式
(1)工厂: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垄断组织: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推动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原因
①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②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行业: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
影响:积极作用
(1)它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垄断组织的形成符合优胜劣汰的规律。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特别是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这需要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
(3)垄断组织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组织高科技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4)垄断组织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垄断资产阶级努力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
(5)垄断组织内部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计划性。
消极作用
(1)垄断组织会推行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通过控制某部门进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2)政治上会更多地干涉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者。
(3)对外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对外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阶级结构: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社会生活: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购物、休闲娱乐、体育、教育发展迅速,人们的文化素质、女性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5.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6.世界格局: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易错提醒]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7.思想方面: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 别 时期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手段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规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工业,规模较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是通过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或强强联合形成的,规模空前强大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联系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
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英、俄、法、美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
活动 掠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异 发明来源 科学和技术结合不紧密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主要标志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
经济结构 以轻纺工业为主 以重化工业为主
生产规模 从英国开始,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 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美、德是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发展迅速
生产组织 确立了现代工厂制 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对生产力 的影响 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 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同 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