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助学稿
7、背 影
撰稿: 陈 莹 编审:沈雪红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一教时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课前预习
1、你会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吗?
差( )使 交卸( ) 奔丧( ) 踌躇( )( )
赋( )闲 颓( )唐 琐( )屑 蹒跚( )( )
2、你会填吗?《背影》一文是现代作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写的一篇反映 的散文,我们曾学过这位作者的其他散文有 、 。
三、课内导学
(一)导入课文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今天我们要走进朱自清的情感世界,从父亲的背影中感受这种至爱的亲情。
(二)走进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 ,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 ,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作品背景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1917年,父亲朱鸿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朱家“祸不单行”,祖母又去世,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事后,又变卖典质还债。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本文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相爱相怜的感情。
(四)理清文脉
1、课文写了哪些事?重点写哪件?(找表示时间的词语)
写的事:
最主要的事:
2、全文线索是
3、文中四次提到的“背影”都在哪些段?每次都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五、精心赏析
哪一次是作者详细刻画的 请在文中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来,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此处作者对背影的描写:
外貌:
走路姿态:
动作:
(四)当堂训练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相信你一定能过次关)
(1)乱七八糟的样子( ) (2)凄惨暗淡,不景气( )
(3)衰颓败落( ) (4)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 (5)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6)细小而繁多(的事)( )
2、《背影》一文将“勾留南京”一事一笔带过,原因是( )(相信你一定会选了)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写。B.南京是路过,不是目的地。
C.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略写。D.当时他们心情不好,没有去玩。
3、父亲买橘回来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分析正确的是( )
A.儿子有橘子吃了,路途上不怕渴了。
B.即将送走儿子,可去忙自己的事了。
C.越是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感到踏实满足。
D.过铁道买橘太累了,买回来可以歇一歇了。
4、《背影》一文中“车站买橘”一节中,前后两次写父亲过铁道,为什么前一次详写而后一次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
(五)学后反思
(结构导图)
奔丧 车站送别 别后思念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深沉、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点题)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父亲爱儿至深)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依恋、伤感,催人泪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思念不能自已,呼应开头)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助学稿
7、背 影
撰稿: 陈 莹 编审:沈雪红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二教时
一、学习目标:
1、重点文段的阅读,学习本文的细致描写,体会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二、课前预习:
1、你会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吗?
不能自已( ) 触目伤怀( )
2、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吗?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3、“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一句中,你知道“聪明”的意思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用法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导学
(一)情感探寻
1、综观全文,作者除了进行外貌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请找出相应的句子,并选择两句谈谈其中蕴含的感情。
2、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有几次?请从文中寻找句子并探讨分析感情。
(二)主旨探究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
教师总结:《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任何修饰。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特别是买桔时的背影让作者深深理解了父亲,原来这都是亲子之心,怜爱之情,这是非他人所能比的。
(三)情感延伸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用心感悟父母的关爱,用笔记下你们的感受。
(四)当堂训练
1、请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2、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 ( http: / / www.21cnjy.com )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中的“聪明过分”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词?
(3)概括这段文字的段意。
(五)学后反思
(结构导图)
悲哀之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深感父爱 父子亲情
惜别之泪:父子离别,牵挂父亲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