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助学稿
10、信 客
撰稿: 叶雪芹 编审:沈雪红
班级 学号 姓名
共一教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基础字词,利用文章片断式结构思考文章脉络,知道文章思想内容。
2、学习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他们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的写法。
3、品位文章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及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感情。
4、注意感悟像信客这样默默奉献的人,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二、课前预习:
1、你会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吗?
灰 àn( ) 糟t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文绉绉( ) cù( )然 吊yàn( ) è( )耗 jì( )俩 liáo( )倒 人头济济( ) 长途bá( )shè( ) 颠pèi( )流离
xī( )xū( ) 焦灼( ) 呵( )chì( )
2、余秋雨,浙江------人。我国当代著名的--------、---------、-----------。
作品有-----------、---------、-----------。
3、熟读课文,并了解信客这个职业的特点。
三、课内导学:
(一)、导入新课:
“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
什么是信客:“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不受任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构管理。这个地方外出谋生的人多了,少不了要带几封平安家信、带一点衣物食品的,方圆几十里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一点文化,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重的行李。”
“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 状如乞丐。”——《秋雨散文.信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余秋雨的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信客》,看看信客是如何生活的。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作品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等,其中《文化苦旅》获得上海市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包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这是他在研究写作之余的散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佳作。《山居笔记》多或少获海外花文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三)、整体感悟:
1、理清全文的脉络:
2、信客是怎样一个人?
(四)、研读课文: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3、信客终于不再坚持工作下去后,他得到哪些回报?这说明了什么?
4、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五)、拓展提高:
1、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的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
2、请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四、当堂训练:(相信你一定能行)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项是( )
A.接济 ( jì ) 文绉绉 ( zōu ) B.噩耗 ( è ) 伎俩 ( jì liǎnɡ )
C.吊唁 ( yàn ) 唏嘘 ( xī ) D.诘问 ( jié ) 焦灼 ( zhuó )
2、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3、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信客 (识字,指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
(2)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 (形容事物零零碎碎)的。
(3)以前,他们一家过着 (困苦,受挫折)流留的生活。
(4)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 (忧愁悲伤的面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
4、课内阅读巩固提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1)人们喜欢齐集信客家中,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那些妇女对信客说“悄悄话”?
(3)你怎样理解信客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选文中重点写了信客的什么事迹?为什么这样安排?
(5)信客只管通报消息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了,为何还要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6)指出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反映了信客的什么品质?(7)你认为信客具有怎样的品格和精神?
5、课外阅读延伸拓展:
莫 高 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
(1)下面的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一句含义的一项是( )
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
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
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
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
(2)“喧闹”意在强调( )
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 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
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 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样
(3)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
(4)写出你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义的理解。
五、学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1、收集诚信的格言,记录在你的摘录本上。
2、信客被他的同乡诬陷成小偷并被扭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到巡捕房。他虽没说出事实真相,但他一回家就到老信客的坟头烧香,并请老人原谅,他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及信客的性格,通过想像写出信客不做信客的思考过程。并谈谈你对他这种想法的看法。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助学稿
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
撰稿:张水洲 编审:沈雪红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验和感受爱,并树立爱的观念。
2.说话训练,提高运用口语的能力。
3.作文练习,体察、感悟和记叙爱。
课前预习:
1、阅读《让世界充满爱》。
2、搜集有关爱的名言、警句、诗句和歌词等。
课内导学:
一、激情语导入:
1、播放《爱的奉献》歌曲,渲染一个充满浓浓情感的课堂氛围。
2、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爱,天空不会那样湛蓝;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没有爱,人们不会有那样美的笑脸;如果没有爱,人们就聆听不到关切的问候与促膝的畅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美好人间。
二、关爱小伙伴:
1、交流积累有关爱的名言、警句、诗句和歌词等。
2、讲述自己或他人给亲人、给他人、给社会以关爱的感人事迹。(先在小组内讲,然后推荐感人的事迹在全班交流)
3、播放光碟:抗洪抢险场面。
4、谈谈观抗洪抢险场面后的感想。
5、播放多媒体:伙伴外貌不好而自惭、考试不及格而痛苦、丢弃亲子、虐待老人、家庭暴力……
6、提问:你目睹、亲听过这些事吗?当你看到或听到这些事时,你想说点什么呢?你认为应该如何制止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分小组交流)
三、同在蓝天下: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距离仿佛缩短了许多。因此,就出现了地球村和国际大家庭的说法,国际家庭徽号也随之产生。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屋檐下,每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的爱,无不渴望大海般深邃的情。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和体验吧。
1、 播放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蓝天白云、青草绿树、净水碧波……
2、提问:你有过上面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感受?
3、明确:我们爱护环境:留下一丛绿荫,保洁一汪碧水,净化一片蓝天……这是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的关爱。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让世界充满爱!
4、播放多媒体:伟人、明星、英雄的照片和主要事迹;小摊贩、清洁工、行乞者的工作和生活的情景。
5、提问:他们的外表怎样?会说什么话?做何个动作?请你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和感受。
四、人人都献爱:
1、播放《让爱住我家》,让学生再次感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满爱的世界是多么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爱的情感。2、读报道:1976年,河北省唐山市大地震中有一个母亲咬破食指,以血代奶,来延续儿子生命,此地震致使唐山市无数孩子成为孤儿。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省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2006年,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秦堰村某同学因父母遇车祸而死亡,家中没有经济来源,不能维持生活……
3、提问:听了上面的报道,你有何感想?若他人遇到危难时,你会怎样做?请说说。
当堂训练:
天南地北,多少山河受污染,多少树木遭烂伐,多少动物遇捕猎。世界,美丽的环境正需要我们去保护。
1、播放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镜头:污染河水、乱扔垃圾、砍伐树木、捕猎动物……
2、提问:你做过哪些?你见别人做过哪些?说说这样做为造成什么恶果?
3、假如你是市长或是环保局长,你会怎么治理?说说你的治理设想。
古往今来,多少人需要爱,多少人奉献爱,多少人讴歌爱。现在,让我们来感受和体察爱吧。
4、读报道:某学生因患上重病而缺少医疗费用;某学生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学生因家庭变故难以上学……
5、提问: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请你说说。
学后反思:
板书: 关爱小伙伴 同在蓝天下 人人都献爱
课后作业:
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助学稿参考答案
6、《阿长与〈山海经〉》
7、《背影》
第一教时:
(二)课前预习:
1、略 2、朱自清 父子深情 《春》《匆匆》
(三)课内导学:
二、走进作者: 字佩弦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
四、理清文脉
1、 写的事:“奔丧”;“车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别”;“别后思念”等。最主要的事“车站送别”。 2、全文线索是:“背影” 3、第一次:文章第1段。开篇点题“背影”,以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第6段。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境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第三次:父子告别,看到父亲的“背影”,第6段。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第四次: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五、精心赏析
文中具体描述的句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外貌:黑布小帽、黑不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http: / / www.21cnjy.com )(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姿态:蹒跚、慢慢(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动作:探、攀、缩、微倾。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四)当堂训练:
1、(1)狼藉 (2)惨淡 (3) ( http: / / www.21cnjy.com )颓唐 (4)触目伤怀 (5)情郁于中 (6)琐屑2、C 3、C 4、第一次去时详写的是背影,扣题,更能突现中心。第二次是人物正面描写,因而略写。
第二教时
(二)课前预习:
1.控制 心 2、A B 3、这是我的自责。意思是太不懂事。
(三)课内导学:
一、情感探寻
1、语言描写
(1)当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安慰儿子,也表现自己的坚强。这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坚强的父亲啊!)
(2)当父亲不放心别人送我,决定亲自送我,我劝他不必去送时,他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担心照顾不周。儿子已二十岁,可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心目中仍是一个小孩,总觉得有人送他上车才好;自己因为事忙,本不能去,可是叫别人替代又不放心,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送。“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深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儿子的关怀。
(3)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担心儿子,怕他渴,怕他累。上了车,替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拣定了椅子,铺好了座位,既关照儿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要做的几乎都做了,要说的几乎都说了,但又忽然想到儿子路上口喝怎么办;“我买几个橘子去”,正是他想到这一点时自然地迅速地作出的决定。他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又怕车上东西丢失,于是又象关照小孩那样,向儿子叮咛了一声:“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从这句话可看到这位慈父对于儿子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细心!
(4)当父亲与我告别时,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关注安危,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北京。分别在即,今后就是关山阻隔、天各一方了,你经常来信吧,好让老父减轻对你的刻骨思念!这一句话所表现的,就是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这样的真挚而深切的期待!
事事为儿子着想。依依惜别,不胜留 ( http: / / www.21cnjy.com )恋,多希望再看上儿子一眼呵!可是又想到“里边没人”而有东西,也担心儿子在车外久立受寒,所以还是叫儿子“进去吧”。从这句话同样可看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然而饱含感情,有丰富的潜台词,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地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
2、表现是流泪。
第一次的“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
(悲哀之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
第二次的“泪”是父亲为买几个橘子,不顾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沾泥带土,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激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快”字说明动情之深,反应之速,衬托出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作者留下的“背影”,印象是很深的,也是最难忘的。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感动之泪:望亲买橘,深感父爱)
第三次的“泪”,是在父亲的“背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离情别绪,悲伤惆怅,使得“眼泪又来了”。一个“又”字,反映出作者悲其家境惨淡,感其父子情深,叹其相见无期,达到了情不能自已的境地。
(惜别之泪:父子离别,牵挂父亲)
第四次的“泪”,是接读父亲来信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八年前分别时的父亲“背影”,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追忆往事,惦念老父,相见无期,悲感交集,其泪的含义该是多么深沉、复杂啊!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
(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二、主旨探究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着重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四)当堂训练:
1、D 2、(1)这里指愚蠢,不懂事。 (2)这里指说话得体。(3)父亲送“我”上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9、《老王》参考答案
课内导学:
3、1)老王是一个苦命人,一辈子孤苦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仃,生活凄凉艰难。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来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为别人尽义务或者少收钱。他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他有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2)从三个方面写出了老王之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职业,靠一辆破旧三轮车活命。“文化大革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机就更加窘迫了。二是生理缺陷,一只眼是瞎的,有夜盲症,这样就更增加了谋生的难度。三是住房条件,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
3)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送钱先生看病,拿了钱还不放心,担心人家看病的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送来香油和鸡蛋表示感谢。
4)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当三轮改成平板,生意不好做的时候,作者关切询问他时候难以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4、1)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可以看出,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的谋生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段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段写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生机愈发艰难,最后一个片段,是老王临死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2)是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坐老王的三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路说说闲话,从而了解老王的身世,在坐老王三轮的过程中,得以认识老王的为人,并对老王给以种种关心,因为我对老王好,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归结:我们的社会对不幸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不够关心,一些政策的出台不够合理,使他们的生存权益收到损害,对社会应该怎样关系他们,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则要鼓励学生发言,谈出自己的见解看法,使学生的思想心灵得到教育熏陶。
当堂训练:1)老实厚道,不善言辞。
2)都写出了他动作的僵硬,行动的不便,从而衬托了他纯朴善良的心地。
3)老王送的鸡蛋数量是有限的,但这鸡蛋后面所蕴藏的真情是无代价的,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4)其一,一见面就询问老王的病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二,没有白收老王送的香油和鸡蛋,仍然付给他钱;其三,老王走的时候,担心他摔倒,一直站在楼梯口看他下楼;其四,老王走后,对自己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感到抱歉。
5)①不能,“镶嵌”用夸张手法强调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形态,逼真地写出了他临死前的身体状况。
②不能,“强笑”不但用得准确,而且含蓄,透露出对老王病成那样还拿东西来谢我们的悲酸、感动。
课后练习:
1、杨绛、钱钟书、《围城》2、D3、1)肖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描写有两处:(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对白骨。2)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两处肖像描写都突出了老王身体的枯瘦和极度虚弱,让人想象他扶病到我家来的艰难,从而突出他的善良。
动作神态描写主要两处:(1)他“嗯”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着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这些动作、神态描写,都突出了老王的行动的艰难,在身体如此虚弱的情况下给“我”家送来香油、鸡蛋,这其中的真情真是催人泪下。
2)老王送的鸡蛋数量是有限的,但这鸡蛋后面所蕴藏的真情是无价的,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10、《信客》
【当堂练习参考答案】
1、2、3、略。
4、(1)使人切实感受到农村人们渴盼了解来自外面世界各方消息,增长见识的心情,可见信客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2)表明信客受到妇女们的完全信任,是她们依靠的人。
(3)因为他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4)重点写了信客报丧送遗物等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 因为,这类事件反映信客的遭遇,最有代表性,能很好地体现信客忠厚、诚实,待人谦和的品格,以及宽容、忍辱负重的精神境界。
(5)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6)设问 反问
反映信客对他人的理解,体谅与宽容。
(7)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真正值得信赖的信客。
2、(1)C
( 2)A
(3)(a)色彩绚丽 (b)线条流利 (c)形象生动(d)神态逼真 (e)场面宏伟(任选三个)
(4)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