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课件PPT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13 10: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摘自佐田自茅
《征韩论》(1870年)一.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爆发的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战争的背景 大 陆 政 策日本中国台湾朝鲜中国东北蒙古中国日本亚洲世界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从备战图表中看出:①对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这场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战争的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二、战争的经过1、在书中找出甲午战争经历了几场战役?
2、根据展示的作战示意图,试说出每一阶段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战争的经过:威 海 卫 战 役:辽 东 半 岛 战 役:黄 海 战 役:天津大沽口威海卫荣成荣成湾成山角奉天 辽阳牛庄营口花园口九连城安州平壤元山汉城仁川牙山成欢驿岫岩旅顺山海关黄河中国朝鲜丰岛1894.7.251894.9.171895.1-21894.9.151894.9.17清军进军路线清军撤退路线日军进攻路线主要战役时间、地点鸭绿江黄海 渤海致远舰邓世昌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辽东战役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邓世昌战争的经过:威 海 卫 战 役:辽 东 半 岛 战 役:黄 海 战 役:旅顺大屠杀三.战争的结果:1895年《马关条约》
李鸿章伊藤博文春帆楼返回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 4.增辟通商口岸。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甲午战争后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诗:台湾岛已割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城城门:
普天同庆,
万寿无疆;
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闻尘偶记》
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请看对联:清政府为什么战败?如此腐败,此战岂能不败?失败了就要“玉帛将相”。认识:一、大片领土的割让,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的一次严重掠夺,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二、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三、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四、允许投资设厂,列强援引“利益均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
1、《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的歌谣(反:背叛祖国)。2、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3、李鸿章说:“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请问:同学们是否同意材料中所述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勿忘国耻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