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5驿路梨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15驿路梨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7:38: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驿路梨花》情境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找出文中设置的悬念和误会,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细读课文,揣摩品味文章的关键语句、段落,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归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3.理解文章主题,学习以梨花姑娘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二.教学重点:
通过略读课文来梳理故事情节,明确房子的主人是谁。
三.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归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学校征集“学习雷锋、乐于助人”为主题的感人故事,并发表在学校公众号上,你所在班级准备以《驿路梨花》一课中梨花姑娘为典型人物来讲述故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活动。
环节一
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找出文中设置的悬念和误会,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方法指导】
1.对原文所记叙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重新排列,将原文与改文进行对比,明确作者的构思特点,学习顺序、插叙、倒叙的写作方法。
2.找出文中所设置的悬念与误会,结合具体语段,分析悬念与误会对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明确本文的记叙顺序
【师】出示上节课所整理的表格(PPT展示),让学生关注时间一栏,并按照小茅屋建造和受到照料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事件。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原因 时间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为群众着想,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第二天早上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修葺小茅屋 让后来人方便,表达感激。 这天晚上
哈尼小姑娘 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过任务。 姐姐出嫁后
解放军战士 砍树割草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十多年前
梨花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直到出嫁前
【生】重新排列事件顺序,班内分享展示。
【师】PPT展示调整后的表格。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原因 时间
解放军战士 砍树割草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十多年前
梨花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 直到出嫁前
哈尼小姑娘 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过任务。 姐姐出嫁后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修葺小茅屋 让后来人方便,表达感激。 这天晚上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为群众着想,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第二天早上
【师】进行点拨:
原文是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顺序,而我们调整后的表格,是以故事的发展顺序为记叙顺序。
PPT展示:原文记叙顺序(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顺序):“我”和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梨花故事发展顺序:解放军战士——梨花——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我”和老余带领学生学习不同的记叙方式,并让学生思考:本文采取了哪些记叙方式?
【生】学习不同的记叙方式,根据每种记叙方式的定义及用法,思考本文所采用的记叙方式。随后,班内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预设1:本文采用了顺序的写作方式,因为作者写了“我”和老余从前一晚到第二天的见闻,这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解决方案:孩子地回答很准确,本文确是以“我”的视角,写了从“这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的所见所闻,这是顺序的记叙顺序。接下来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具体段落:请你想一想第22——24段、第32——35段所记叙的事件,是在这一晚一早发生的吗?这两部分应该属于哪种记叙方式呢?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缜密度。
预设2:本文采用了顺序的记叙方式,但其中第22——24段、第32——35段所记叙的事件,不是在这一晚一早所发生的,但是在这一晚一早中人物的回忆,不知是否应放入顺序的范围内。解决方案:关注到了本文记叙中的特殊段落,这一点很棒!
再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我们所学习的《荷叶·母亲》一文,该文的第三自然段内容如下: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这段是冰心的回忆,教材旁批中明确定义了这种回忆为“插叙”,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大家提出的第22——24段、第32——35段所记叙的事件是否也是相关人物的回忆?能否定义为“插叙”呢?用以旧带新的方法,帮助学生再次加深对于“插叙”的认识。
预设3:本文既有顺序也有插叙,本文以“我”的视角叙述了一晚一早的见闻,这属于顺序,在这其中,又加入了瑶族老人与哈尼族小姑娘的回忆,两段回忆部分属于插叙,通过插叙,使故事的来龙去脉更加完整、清晰。
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引导该生继续思考:除了顺序与插叙的方式外,本文还有其他的记叙方式吗?请再次阅读第28段到文章最后,看看从小茅屋的现状与历史来看,这一部分属于哪种记叙方式?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深入思考,将本文的记叙方式进行全面地总结,从而明确“倒叙”这种记叙方式在本文中的应用。
【师】帮助学生明确本文的记叙顺序。
【生】学习本文顺序、插叙、倒叙相结合的记叙手法。
【师】PPT展示本课记叙顺序的结构示意图,并进行小结
【师】小结:与按照故事发生时间的顺叙相比,本文运用了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记叙顺序,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通过人物的叙说把十几年的事情浓缩在一晚一晨之间,还巧妙地化用了类似倒叙的方式,这样不仅大大节省了篇幅,并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还更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
分析本文“三次悬念”“两次误会”的作用
【师】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的“三次悬念”“两次误会”,并分析其作用。
【生】在书中找到“三次悬念”“两次误会”,结合微课的讲解,分析其作用,并做好批注。
【师】PPT展示“三次悬念”“两次误会”,并进行小结。PPT展示:
悬念一 第8段:“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引起读者兴趣,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塑造了一位善良好客、细心周到的主人形象。
误会一 第13段:“我”和老余刚猜测主人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门就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第14段:“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照应并深化了前文设置的悬念,使情节更加曲折,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悬念二 第14段:“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第17段:“主人家是谁?” 误会一解除,第22段:瑶族老人解释自己打猎迷路,受到小茅屋的帮助照料,很是感动,所以专门来送粮食。 刻画出了瑶族老人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房子的主人究竟是谁?促进情节的发展。
误会二 第24段:瑶族老人从一位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房子的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受到梨花姑娘的感染,三人决定向她学习,为群众着想,修葺小茅屋,人物形象逐渐深刻,小说主题也逐渐显现。
悬念三 第32段:“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用此悬念,解除了误会二。 刻画了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引出了文章主题,还进一步解释了梨花姑娘能够坚持帮助过路人的根本原因。
【师】小结:本文巧妙地设置了“三个悬念”“两次误会”,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层次的悬念和误会都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将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生动,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得以凸显。作者借助精彩的故事和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反复强调着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助的情感和品德,凸显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这一主题。多样化的记叙方式,巧妙地设置悬念与误会,这都是本文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正因这种巧妙的构思,才使得本文故事精彩、人物传神。
【设计意图】本文的记叙顺序与情节发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值得学生学习品味,让学生在赏析文本的基础上,学习本文多样化记叙与巧设悬念、误会的写作手法,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构思特点。
环节二
细读课文,揣摩品味文章的关键语句、段落,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不同含义和作用,归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方法指导】
反复阅读,细心品味,结合具体语境做具体分析,但要注意:所做得具体分析不能偏离本文的情感主题。n 分析“梨花”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
【师】同学们,请再次略读课文,快速找到描写梨花的句子。
【生】略读课文,进行圈画,在文中定位,随后“开火车式”读出描写“梨花”的句子。
【师】学生回答后,用PPT展示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帮助圈画不全面的同学补全。
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第6段:……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第24段: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第25段:……多好的梨花啊!
第27段: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师】引导学生分析“梨花”在各语段中的含义与作用,让学生在书上进行批注,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生】再读文本,揣摩品味“梨花”的内涵与作用,小组讨论,并进行批注。
【师】帮助学生修正并完善自己的批注。“梨花”在不同语境中的内涵与作用如下表:
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差点只能露宿深山的“我”和老余“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一写梨花,指物。梨花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给人以希望和安慰,也把读者引入到诗一般美的境界之中。作为环境描写,衬托了小屋主人的心灵美。
第6段:……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淡淡的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梨花给急需帮助的人带来希望、温暖和喜悦。
第24段: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第25段:……多好的梨花啊! 此处的“梨花”指人物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的名字。文中将景物“梨花”与人物“梨花”建立联系,赋予“梨花”多重含义,饱含对梨花姑娘的由衷赞美。 二写梨花,指人。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等哈尼小姑娘相映生辉。
第27段: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由景及人,虚实结合,梦境中香气四溢的梨花与纯洁善良、助人为乐的哈尼小姑娘梨花相映生辉,表达了“我”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为全文营造了一种景、人融合的意境。
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这里运用象征手法,以花喻人,洁白的梨花象征着充满朝气、助人为乐的哈尼小姑娘,“处处开”同时也象征着边疆民族淳朴热情、知恩图报的优良民风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三写梨花,指精神。引用陆游诗句,一方面起到点题的作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另外,在内容上也点出了雷锋精神之花像梨花一样在祖国各地处处开放,从而深化了主题。
【师】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梨花”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在本文中,“梨花”有三重内涵——物、人、精神,把握住这三点,对于我们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对文中“梨花” 三个层次含义的理解,思考:本文使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有着怎样的妙处。
分析标题的妙处
【生】再次回归文本,分析题目的妙处,随后班内交流分享。
预设1: 题目体现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小茅屋在驿路上,而且附近有一片梨花林,又有一个叫梨花的女孩儿照料过小茅屋,所以这个题目能把人、景、事串联起来。解决方案:分析得很好,总结一下,你地回答答出了题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特色——一语双关,梨花既指景物梨花,也指人物梨花。但老师想请你再思考一下:这个题目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人、景、事这些点都是为作者的情感服务的,请你再向小说的主题与作者的情感角度思考一下。在肯定其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其作出进一步深入地思考。
预设2: 这个题目很文艺范儿,而且内涵深刻,“我”和老余在驿路中,得到了小茅屋的庇护,小茅屋掩映在梨花林中,而一群可爱的“梨花们”传承解放军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照料着小茅屋,帮助、方便着过路人,这个题目可以表达出作者对于可爱的“梨花们”的赞美,梨花芳香,“梨花们”品德的馨香更是沁人心脾。
解决方案:分析得特别棒,作者想要赞美的正是“梨花们”身上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老师想请你做进一步的思考:无论是解放军、“梨花们”,还是瑶族老人,他们身上都具有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书中说这是雷锋精神的体现,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人物归结为一类人,他们都是来自哀牢山地区的人,作者以小见大,在赞美“梨花们”的同时,更在赞美什么呢?想一想。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人物群像的概念。
预设3:全文内容都紧扣题目展开,“驿路梨花”这个题目,不仅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梨花们”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更能体现出作者对于祖国边疆地区人民淳朴善良心地的赞美,文章结尾处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与题目形成了呼应,表明雷锋精神之花已经在边疆大地上处处开放,这种美好的品质,使人们深受温暖与鼓舞。
解决方案:肯定孩子地回答,并由此回答导入微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的内涵与妙处。
【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题目的内涵与妙处。
【师】小结:“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这既是自然界中美丽的梨花,也是哈尼族的梨花姑娘们,她们助人为乐、淳朴热情、充满朝气;又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朴实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还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我们要学习本文人物助人为乐、善良朴实地美好品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去传承雷锋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对“梨花”这一意象的深刻解读,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通过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以及作者大力赞扬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加强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的意识,落实语文课的育人作用。
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文记叙方法多样化,且巧设悬念和误会,描写了云南边疆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群善良的热心人,他们受到照料的同时还继续传递着这份温暖,这种淳朴友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就如同美丽纯洁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一路感动和激励着我们每一位读者。我们不能只做旁观者,应让助人为乐的花香,常存我们身边,咱们都从身边小事行动起来,做个有热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的美少年吧!
布置作业
练笔: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小橘灯》与《荔枝蜜》两篇文章,分别写一写从两篇文章的主人公身上,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美好品质?这些美好品质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