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课《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包括“称”、“禁”等多音字,并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2. 学生应能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生应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领悟到故事蕴含的道理。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鹿对自己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背后所蕴含的道理。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道理,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张鹿角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们对鹿角的看法,以此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2. 接着,展示一张鹿腿的图片,并对比之前的鹿角图片,让学生们讨论鹿角和鹿腿各自的特点。
3. 引入寓言故事的概念,告诉学生们《鹿角和鹿腿》是一个寓言故事,并解释寓言故事通常包含的道理。
4. 提出一个问题作为悬念:“当危险来临时,美丽的鹿角和看似普通的鹿腿,哪个更能帮助鹿脱离险境呢?”这个问题将直接关联到课文的核心主题,促使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生字学习
1. 鹿(lù):梅花鹿(méi huā lù)。造句:梅花鹿在森林中优雅地漫步,它们的身影如同精灵一般轻盈。
2. 塘(táng):池塘(chí táng)。造句:池塘边长满了芦苇,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3. 映(yìng):倒映(dào yìng)。造句:月亮高悬夜空,湖面倒映着它的光辉,宛如一面明镜。
4. 欣(xīn):欣赏(xīn shǎng)。造句:观众们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舞台上的表演,每一个动作都让他们赞叹不已。
5. 赏(shǎng):奖赏(jiǎng shǎng)。造句:他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6. 匀(yún):均匀(jūn yún)。造句:老师要求我们把颜料涂抹得均匀一些,以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
7. 致(zhì):精致(jīng zhì)。造句:这款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8. 配(pèi):配合(pèi hé)。造句:团队成员之间的完美配合是我们项目成功的关键。
9. 哎(āi):哎呀(āi yā)。造句:哎呀,我不小心把咖啡洒在地上了,真是尴尬。
10. 狮(shī):狮子(shī zi)。造句:动物园里的狮子威风凛凛,它的吼声震动了整个园区。
11. 追(zhuī):追逐(zhuī zhú)。造句: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12. 叹(tàn):叹息(tàn xī)。造句: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他不禁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三、作者简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著名的寓言集,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作。伊索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智慧,创作了许多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用以比喻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现象。这些寓言故事简洁明了,富含哲理,寓教于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索寓言》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它与法国的《拉 封丹寓言》、俄罗斯的《克雷洛夫寓言》以及德国的《莱辛寓言》一同被誉为“世界四大寓言”。这些寓言作品各具特色,但都同样以动物角色为载体,传递着道德教诲和生活智慧。
《鹿角和鹿腿》正是出自这部经典的《伊索寓言》。在这个故事中,鹿角的美丽和鹿腿的功能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外在美与内在价值的思考。通过这个故事,伊索向读者传达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提醒人们不应只看重外表,而忽视了内在的实用价值和本质特性。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描述了丛林中生活着一只美丽的鹿。关键词有"丛林"、"住着"和"漂亮的鹿"。
1. "丛林":茂密的森林,是鹿的栖息地。
2. "住着":表示鹿在丛林中居住,这是它的生活场所。
3. "漂亮的鹿":形容鹿的外貌美观,具有观赏价值。
这句话的语义表达了在丛林这样一个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一只美丽的鹿。这里通过简洁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同时也展示了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与优雅。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只鹿在口渴时找到池塘并饮水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鹿注意到了自己在池塘水中的倒影,从而产生了自我认知的疑惑。
1.“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这部分说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鹿因为口渴而寻找水源,最终发现了一个池塘,并且在那里尽情地饮水解渴。
接着,“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这句描写了池塘水质的清澈程度,用“像一面镜子”来形容池水的平静和透明,为下文鹿看到自己的倒影做了铺垫。
2.“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这一句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鹿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可能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因此产生了惊讶和自我怀疑的情绪,这表现了鹿对自己外貌的认知过程。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只鹿在口渴时找到池塘并饮水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鹿注意到了自己在池塘水中的倒影,从而产生了自我认知的疑惑。
首先,“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这部分说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鹿因为口渴而寻找水源,最终发现了一个池塘,并且在那里尽情地饮水解渴。
接着,“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这句描写了池塘水质的清澈程度,用“像一面镜子”来形容池水的平静和透明,为下文鹿看到自己的倒影做了铺垫。
最后,“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这一句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鹿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可能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因此产生了惊讶和自我怀疑的情绪,这表现了鹿对自己外貌的认知过程。
整体来看,这段话通过描述鹿找水喝并意外发现自己倒影的场景,展示了动物对自身形象的感知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富有生动和趣味性。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继续描绘了鹿在池塘边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当鹿摆动身体时,它在水中看到的倒影也随之而动。这个细节增加了故事的动态感,使读者能够想象到鹿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时的动作。
鹿对自己的倒影感到惊讶和满意,因为它从未意识到自己竟然如此美丽。这里使用了“匀称”和“精美别致”来形容鹿的身段和角,强调了鹿对自己外貌的欣赏。特别是将鹿角比作“两束美丽的珊瑚”,不仅描绘了鹿角的形态美,而且赋予了它一种珍贵和独特的品质。
鹿不再急于离开,而是开始仔细地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表明鹿对自己的外表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整个段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鹿对自己美丽形象的发现和欣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自恋和对美的追求的情感。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鹿在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反应。当鹿开始抱怨自己的腿时,它的情绪是消极的,没有精神准备离开池塘。然而,这种状态很快被远处的脚步声打破。
鹿表现出了警觉性,它“机灵地支起耳朵”,确认了那是脚步声。这个细节描绘了鹿在听到异常声音时的本能反应,显示出它的机敏和对周围环境的敏感。
随后,鹿迅速回头,发现了一头狮子正在悄悄接近自己。这里用了“哎呀”来表达鹿的惊讶和恐惧,因为它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狮子的出现给原本平静的场景带来了紧张和危机感。
整个段落通过描绘鹿从消极抱怨到警觉应对的转变,展现了动物在面对危险时的本能反应。同时,这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设置了悬念,因为读者会好奇鹿将如何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威胁。
【第6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鹿在面临狮子追捕时的逃跑过程。一开始,鹿没有犹豫,立即使用它有力的长腿开始奔跑。这里强调了鹿的长腿是其逃跑的优势,能够在灌木丛中灵活跳跃,迅速摆脱狮子的追击。
当狮子快要放弃追逐时,鹿的角意外地被树枝挂住,这给了狮子一个重新发起攻击的机会。这个转折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因为读者会担心鹿是否能够成功逃脱。
在最关键的时刻,鹿拼尽全力挣脱了树枝的束缚,再次加速逃跑。这次,狮子没有能够追上鹿,意味着鹿成功地逃脱了生命危险。这个结局既显示了鹿的勇气和决心,也体现了它在困境中的应变能力。
整个段落通过紧张的叙述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鹿在逃跑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同时,这个故事也传达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鹿在面临狮子追捕时的逃跑过程。一开始,鹿没有犹豫,立即使用它有力的长腿开始奔跑。这里强调了鹿的长腿是其逃跑的优势,能够在灌木丛中灵活跳跃,迅速摆脱狮子的追击。
当狮子快要放弃追逐时,鹿的角意外地被树枝挂住,这给了狮子一个重新发起攻击的机会。这个转折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因为读者会担心鹿是否能够成功逃脱。
在最关键的时刻,鹿拼尽全力挣脱了树枝的束缚,再次加速逃跑。这次,狮子没有能够追上鹿,意味着鹿成功地逃脱了生命危险。这个结局既显示了鹿的勇气和决心,也体现了它在困境中的应变能力。
整个段落通过紧张的叙述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鹿在逃跑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同时,这个故事也传达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五、课文总结:
这篇课文讲述了鹿在狮口脱险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它对自身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故事旨在教导学生认识到外表的美丽并不总是等同于实际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每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和短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生字词,并正确读写相关词语。此外,学生还需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要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提示复述故事,并从中吸取教训。
在教学设计上,可以将课文分为两个课时,分别侧重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活动。第一课时可能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如生字的认读和书写,以及课文的基本理解。第二课时则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故事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