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7 22: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教学目标
1. 梳理中国天文学史上关于地球结构的主要学说及其基本观点。 2. 赏析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 3. 理解并体会古人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所秉持的原则。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并体会古人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所秉持的原则。 教学难点: 赏析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争日之辩 1.介绍故事《小儿辩日》, 引出中国古代对于天文学的研究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日, 问其故。 一 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 一 儿曰: “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 一 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 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 ——《小儿辩日》 2.进入主题: 中国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3.情境创设: 我校天文学社正式开启秋季招新, 社团准备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为话题, 组织面试选拔社员。
二 、活动过程 活动一: 【面试第一轮: 下定义, 辨析“ 旷世之争 ”】 要求 1: 为“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下定义, 并介绍相关学说的观点 (1) 文本依据: 第 9 、16 段等 A.《太初历》 的制订问题画上了句号, 但由修订《太初历》所引发的浑盖之争却 拉开了帷幕。 B.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 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C.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 、 参与人员多 、 涉及面广 、 讨论 内容丰富、后续影响大等特点。 (2) 明确: 旷世之争就是浑盖之争, 并介绍盖天说和浑天说的基本观点 要求 2:天圆地方说和宣夜说为什么不能形成旷世之争? 阅读文本 2-5 段, 找出文 中相应依据, 填写表格。 学说 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 基本 观点 作者 评价
明确: 天圆地方说和宣夜说为什么不能形成旷世之争的原因: 天圆地方说更像是一种哲学主张, 而非宇宙结构学说; 而宣夜说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 不利于科学发展。 因此两种学说都最终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 自然也就无法形成旷世之争。 小结: 旷世之争指的是起源于汉武帝时期, 由历法编制所引发的关于宇宙结构认 识的浑盖之争,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时间长 、参与人员多 、涉及面广 、讨论内
容丰富 、后续影响大等特点。 活动目的: 能够梳理中国天文学史上关于地球结构的主要学说及其基本观点。 活动二: 【面试第二轮】品语言, 探究“ 旷世之争 ” 要求 1:请面试同学对比以下两段文字, 赏析原文的用词特点 原文: 但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 因为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孔子师徒的说法, 固然可以弥补“ 天圆地方 ”说在形式上的缺陷, 但这种修补却 也使该说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 因为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 是天地的具体形状了。 改编后: 这种认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 它本身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孔子师徒的说法, 可以弥补“ 天圆地方 ”说在形式上的缺陷, 这种修补也使该说 丧失了作为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而存在的资格, 它所谈论的已经不再是天地的具体 形状了。 明确: “但 ”“ 因为 ”“ 却 ”“ 固然 ”等连词的使用, 使得文本思路环环相扣, 逻辑严密; 从动词来说, “决定 ”“杜绝 ”等词都具有非常坚决的口吻, 这些词 的使用同样也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特点。 要求 2:请面试同学朗读以下语段, 并鉴赏语言特点 但是,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 宣夜说的重要性就相形见绌了。从对科学发展的 作用来说, 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 它没有与数学结合, 不能用以编制 历法, 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 一 句话, 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 这决定 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 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 的, 因为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 互不相关, 无规律可循。这种主张, 杜绝 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 所以, 它不利于科学发展, 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学 说。正因为如此, 到了东汉末年, 已经没有人再关注它了。 明确:“从另一个视角来看 ”“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说 ”“只是 ”“没有 ”“不
能 ”“在本质上 ”等限定词的使用, 也可以体现了文章语言严谨的特点。 小结: 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是语言严谨, 可以从连词 、动词 、限定词的赏析 中体会并感受。 活动目的: 能够赏析自然科学论著的语言特点。 活动三: 【面试第三轮】演学者, 提炼科学原则 要求 1: 社员扮演人物, 介绍主张说明依据 根据文本内容(第 10-13 段), 从扬雄 、王充 、葛洪 、朱熹这四位人物中选择一 位来进行扮演, 从“你 ”的角度介绍己方主张, 并说明“你 ”提出观点的依据 明确: 要求 2: 社员扮演人物, 说明提出依据的角度
结合文本内容, 说明“你 ”提出依据的角度 明确: 要求 3: 展示角度, 提炼科学争论与探索原则 小结: (1) 争论的过程也体现了延续时间长 、参与人员多 、涉及面广 、讨论内容丰富、 后续影响大等特点。 (2)中国古人在争论中秉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 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活动目的: 能够了解并体会古人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所秉持的原则。 三 、总结提升, 学以致用 1.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语言特点 、精神) 2.作业: (1)“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 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 ”是科学争论的原则, 请运用这一原则, 分析下列科学 事例。 事例: 1969 年 1 月, 屠呦呦了解到一个全国性大协作项目——“ 523 ”任务, 它涵 盖了疟疾防控的所有领域。 抗疟药的研发, 就是和疟原虫夺命的速度赛跑。接手任务后, 屠呦呦翻阅古
籍, 寻找方药, 拜访老中医, 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 逐字逐句抄录。在汇集了包 括植物、 动物、矿物等 2000 余种内服、 外用方药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写了以 640 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 础。 到 1971 年 9 月初,课题组筛选了 100 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 200 余 个, 但效果并不理想。 只好再努力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 病条辨》 … … 终于,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 给了课题组 灵感——“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 ” 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 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1971 年 10 月 4 日,在 190 次失败后, 191 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 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 100%。 屠呦呦报告该结果后,“523 ”办公室要求当年就必须到海南临床,看一看效 果到底如何。上临床就必须制备大量青蒿乙醚提取物 。 当时, 药厂停了, 课题组 土法上马, 用 7 个大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 。设备简陋, 没有通风系统, 也没有实验防护。屠呦呦整天泡在实验室, 得上了中毒性肝炎。 有了提取物后, 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 又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 药理人员认为, 只有确证安全性后才能用于临床。 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屠呦呦决定“ 以身试药 ”。 1972 年 7 月, 屠 呦呦等 3 名科研人员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 未发现该提取物 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随后, 屠呦呦亲自携药, 去往海南昌江疟区救人。 结果显示, 该药品对当地、低疟区、 外来人口的间日疟和恶性疟均有一 定效 果。再之后, 屠呦呦课题组的组员分离出了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再后来, 青 蒿素从实验室走向制药厂 … … (环球网 《屠呦呦 : 愿青蒿素的故事一直写下去》) 2.参考答案: (1)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 抄录(事实依据) (2)课题组编写了以 640 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现实经验) (3)课题组筛选了 100 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 200 余个(实践探索)
(4) 在 190 次失败后, 191 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 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 100%(实验依据) (5)该药品对当地、低疟区、外来人口的间日疟和恶性疟均有一 定效果(事实依 据、观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