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22:2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学案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全球物种交换的基本史实,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物种交换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时空观念:知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涉及的流通商品与交往国家。
历史解释:概括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思考殖民扩张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史料实证:运用相关史料,分析全球物种大交换的影响以及欧洲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原因。
家国情怀:比较中西历史走向的差异,树立包容开放的文明观与世界观。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结合史料,解释殖民扩张对于殖民地国家、殖民国家、世界体系带来的历史意义;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阐述何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化抽象为具体。
【预习新知】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荷兰——“海上马车夫”
1.条件
(1)地理优势:濒临___________,手工业发达,商业活动频繁。
(2)政治前提: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3)制度优势: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___________国家。
2.活动
(1)发展对外贸易:拥有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贩运世界各地商品赚取丰厚的利润。
(2)成立殖民机构:政府支持商人成立________________等垄断性贸易公司。
(3)参与殖民争夺
①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___________殖民地。[]
②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并一度占领了中国领土___________。
③在美洲: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殖民地。
3.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的___________帝国。
[辨析]所谓的“海上马车夫”是指荷兰拥有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作为海上贸易强国,垄断了大部分的世界海上贸易。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1.海路贸易地位的上升:
(1)原因:全球海路的开辟。
(2)概况: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齐头并进。
2.贸易方式的多样:
(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优。
(2)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
①原因: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严重缺乏。
②历程:(请正确连线)
(3)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贸易扩张。
国家 控制商贸路线 开展商贸 对中国影响
葡萄牙 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①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 ②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 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西班牙 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 “马尼拉大帆船”运载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 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
早期殖民扩张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
2.表现
(1)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
(2)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其殖民地。
(3)荷、英、法: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3.影响
对殖民地 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对欧洲殖民国家 (1)商业革命 ①表现: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影响: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2)价格革命 ①表现: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 ②影响: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社会变革: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1500—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性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里,欧洲人凭借他们在海外活动中的领导能力,上升到世界首位。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相互关系自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起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揭示了殖民扩张的影响如何?
提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较早地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并凭借其海上优势,最终成为新兴的世界大国。他们的殖民扩张行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深化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 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 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印度的棉纺织业原来很发达,棉纺织品曾经大量出口英国。19世纪以后,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弱下去。著名的纺织业城市达卡,1827年有人口15万人,8年后,只剩下3万人。英国把印度的棉花运到英国加工成棉布,再返销印度。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简述奴隶贸易、殖民掠夺与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侵略带来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评价。
答案:(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
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
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意义、殖民扩张与掠夺方式及其影响。第(1)问,第一小问传播路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重大转折,结合所学可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联系的加强等方面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重要途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殖民掠夺、屠杀印第安人、进行黑奴贸易以及进行不平等的贸易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命运,依据材料“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可得出大量非洲人沦为奴隶,命运悲惨。
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的掠夺、扩张;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种植园、开采金矿,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从非洲贩运黑人到美洲有利可图。关系:奴隶贸易、殖民掠夺,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是欧洲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的组成部分;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封建势力。
(2)破坏了印度的民族手工业,造成工业城市的衰落和手工人失业贫困。
(3)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苦难、贫困,但在客观上也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采矿业和种植园……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印第安人”,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析即可。(2)根据材料二“英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印度的棉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迅速衰弱下去”可知,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侵略破坏了印度的民族手工业。(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苦难、贫困,但在客观上也冲击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巩固训练】
1.16世纪,从西班牙到安特卫普(比利时城市),人们都抱怨贵金属的严重匮乏,欧洲各国于是不得不增发铜币或开展信贷来解决,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这一做法( )
A.促使美洲金银迅速流出欧洲 B.是应对价格革命的有效手段
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阻碍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知识点3早期殖民扩张
2.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西班牙更有条件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西班牙的黄金、白银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法、荷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
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 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
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 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
3.16世纪中叶,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山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银矿。当时的西班牙法律规定:殖民地任何矿区都必须把矿产品的1/5交给王室,4/5留在私人手中。西班牙王室对殖民地矿主征收的矿业税数额,由1/5减为1/10,甚至减为1/20。西班牙王室的做法( )
A.促进了美洲社会经济发展 B.导致美洲生产方式变革
C.加速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
4.16-18世纪,英国贩奴船游弋于本国海岸附近,伺机抢劫和买卖人口,并将其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被贩卖的白人处境常与黑奴相差无几,故有“白奴”的说法。“白奴”的出现( )
A.激化了欧洲阶级矛盾 B.改变了美洲的民族格局
C.说明了民族意识薄弱 D.深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5.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有学者提出,在16世纪前半期物价上涨率最高,16世纪中叶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入量最大,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认识( )
A.表明商业革命刺激了货币需求 B.否定了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
C.反映了价格革命成因的复杂性 D.证实了欧洲对美洲殖民的残酷
6.16世纪后,天花等传染病开始在美洲肆虐。调查显示,仅18世纪70年代,至少有30%的西海岸印第安人死于天花;1780年,天花在密苏里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中大流行,致死率极高。这一时期,传染病的肆虐( )
A.不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
C.推动了“三角贸易”兴盛 D.抑制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7.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人阶级开始寻求与各国君主合作,以使他们免受战争的侵害和封建主们任意征收苛捐杂税的压迫;广大民众也开始参与到原本只有上层阶级掌控的政治经济活动中,“同质性社会”逐步形成。“同质性社会”的出现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B.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统一
C.促使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D.导致了王权的不断强化
8.玉米原产于美洲,具有耐寒、耐旱、产量高的特点。1494年2月,哥伦布船队的一个船员从美洲带回了一包玉米,此后玉米被好奇的西班牙人试种。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允许农民用玉米作为赋税上交,后来玉米种植向欧洲各地扩展。据此可知( )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 B.外来物种推动欧洲生产关系变革
C.物种交流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D.玉米经济是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9.从马尼拉出发的西班牙大帆船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去往美洲,由于船上大多是中国货物,美洲当地人称之为“中国船”,但船上还有许多来自印度洋周边地区的货品,比如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这反映了当时( )
A.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活跃 B.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兴盛
C.各地资源优势得到发挥 D.西班牙的殖民方式落后
10.达·伽马离开印度时,卡里库特国王让他转交一封给葡萄牙国王的信,内容是:“贵王朝的达·伽马先生来我国,我很高兴。我国盛产肉桂、丁香、生姜、胡椒和宝石。我请求您用来交换这些东西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鲜红的布。”据此可推知,达·伽马的远洋航行( )
A.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 B.利于丰富欧洲人的生活
C.开始打破世界隔绝状态 D.促进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16世纪,欧洲各国增发铜币或开展信贷,货币也不断被重铸,面值不断增大。依据所学,这一做法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金属货币的增加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繁荣和商品的流通,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当时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A项的结论与史实相反,排除;材料中的现象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之一,排除B项;材料现象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尤其是西、葡两国,但西、葡用其来发展本国商业而非投入生产,这使得金银流入西北欧国家,推动了西北欧国家工业的发展,加快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步伐,即有利于欧洲的社会转型,D项正确。影响西班牙发展的是其政府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商业革命本身不是阻碍西班牙发展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价格革命”,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西北欧国家的发展,而非西班牙,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1545年,南美玻利维亚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由材料中“4/5留在私人手中”“矿业税数额,由1/5减为1/10,甚至减为1/20”可知,西班牙王室将矿产的大部分利润留给了矿主,这种做法鼓励了殖民者在美洲继续扩张与掠夺的行为,D项正确;材料中举措丰富了西班牙矿主的钱包,并没有促进美洲社会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开采矿产的方式,无法得出生产方式变革,排除B项;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财产并未转化为生产资本,没能加速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接着英国、法国、荷兰也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就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白奴”和“黑奴”出现的原因是一样的,D项正确。“白奴”的出现是欧洲殖民活动的产物,与欧洲阶级矛盾激化、民族意识薄弱无关,排除A、C项;改变美洲的民族格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
5.答案:C
解析:对于16世纪欧洲爆发的严重通货膨胀,学者提出在16世纪前半期物价上张率最高,16世纪中叶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入量最大,但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说明价格革命成因的复杂性,C项正确;通货膨胀反映的是价格革命,不是商业革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否定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欧洲对美洲殖民的残酷,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解析:据材料,传染病的肆虐导致了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从而加速了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这是欧洲殖民者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B项正确;传染病肆虐使美洲土著人口大量减少,缺少劳动力,欧洲殖民者转而从非洲贩来大量奴隶进行生产,可见传染病肆虐并没有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项;美洲殖民地经济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才是“三角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D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说传染病的肆虐促进了西方殖民活动的开展。
7.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欧商人阶级开始寻求与各国君主合作,广大民众也开始参与原本只有上层阶级掌控的政治经济活动,即社会各阶级间联系更加密切,利益逐渐趋同,认同加强,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的统一,排除B项;民众参与政治经济活动,并不等同于民主政治逐步确立,排除C项;材料中内容并不只有王权,且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封建贵族阶级,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玉米传播到欧洲的途径可知,玉米种植得到扩展及玉米经济的发展先后受到了哥伦布船队、西班牙人、威尼斯共和国政府的因素的影响,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贸易地点的变化,排除A项;玉米的传播不属于生产关系变革,排除B项;物种交流在新航路开辟前就存在,新航路开辟扩大了物种交流的种类和范围,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大帆船来往于马尼拉与美洲间,船上载着来自福建的瓷器、丝绸,印度的棉花和梳子,波斯的地毯和挂毯等,反映出当时中国、印度、波斯等国的产品在世界贸易网络中都占有一定地位;结合所学,上述商品主要体现了各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说明新航路开辟促使各地资源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C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亚洲和美洲之间,属于太平洋贸易圈,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各国商品在全球范围的流通,而不仅仅是反映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推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不是殖民活动的体现,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盛产肉桂、丁香、生姜、胡椒和宝石”可知,卡里库特国王希望加强同葡萄牙的贸易往来,将本国特产卖给葡萄牙,这些特产的输入,将会丰富欧洲人的生活,故选B项。A项“各国人民”表述绝对,错误;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卡里库特国王加强同葡萄牙贸易的愿望,白银货币化不能得出,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