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7 22: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学案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学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时空观念:掌握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的时间脉络,在时空背景下整体把握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关系,理解时代特征。
历史解释:掌握不同国家不同政体的特点,通过比较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多样性。
史料实证:知道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难点】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扩展的内容。
难点: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预习新知】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起因: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 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
①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②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
③1688年,发生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3)制度
①确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确立了 高于王权、 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②发展: 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③意义:否定“君权神授”,确立 原则,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4)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成 国家,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
2、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起因: 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2)经过:
①1775年4月,波士顿附近 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由此开始。
② 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 ,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③美国于1781年打败了英国军队。
④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促进了 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3、 资产阶级革命
(1)起因: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 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经过
①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逐渐掌握了政权。
②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即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 等原则。
③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⑤ 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
(3)意义: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经济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2.政治制度
(1)英国:君主立宪制
①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②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2)美国:民主共和制
①1787年宪法的内容
a.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b.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②1787年宪法的性质及缺陷: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是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3)法国: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4)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图解历史] 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上图显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分权、制约与平衡的关系,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内阁只对总统负责而不对国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这成为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故称为总统制共和制。
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
(1)措施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方面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2)影响: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获得发展。但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2)概况: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1865年,内战结束。
(3)影响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
③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④黑人仍备受歧视。
3.意大利
(1)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
(2)实行君主立宪制。
(3)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
4.德意志: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
(2)内容: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3)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深化拓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确立
(1)方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2)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
(3)评价
①阶级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②积极影响
a.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给予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b.日益健全的代议制,调节和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c.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深化探究】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法律文献
材料一 1.……2.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宣言》
材料三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实施,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权利法案》限制了英国国王的哪些权力。(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提示:国王随意废除法律的权力;国王随意征税的权力;国王在平时维持常备军的权力;国王干涉议会言论自由的权力。
(2)材料二中《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什么法律精神?对当时美法两国革命起了什么共同作用?
提示:法律精神:自由、平等、民主,天赋人权。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做了铺垫。
(3)材料三中《法国民法典》在欧洲的推行起了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爆发的原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而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矛盾激化引发革命。
②领导阶级和主力相同,都是资产阶级领导,主力是人民群众。
③革命的任务相同,都要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④进程和结果大致相同,即革命中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不同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大革命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美国是以民族独立的形式表现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巩固训练】
1.1872年11月,时任法国总统的梯也尔在议会上说道:“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由此可见,梯也尔认为推行共和制的意义在于( )
A.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利于稳定法国社会秩序
C.化解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D.推动法国封建帝制复辟
2.1649年,英国议会成立审判国王的最高法庭,在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自称高于法律的国王的形势下,约翰 库克临危受命担任副总检察长,起诉并指控查理一世。在一段时期内,约翰 库克被很多人称为“弑君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王在法下”原则难以实践 B.新旧力量之间需要长期角力
C.“君权神授”思想开始瓦解 D.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优势地位
3.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政府通过国民教育贯彻西洋式近代化。日本的近代教育或许在塑造“国民”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塑造“公民”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里的“国民”指的是天皇制国家的臣民,“公民”则指的是具有自立性的人民。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开始走向近代化
B.日本近代国民教育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C.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民族主义泛滥
D.公民意识缺失标志日本教育近代化失败
4.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现在或将来同罗马教廷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所属官吏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皇帝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B.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
C.推动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约束官吏和教会的权力
5.美国1787年宪法设置了具有双重目的的两院制代议制度,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这一设置( )
A.仿照英国的议会制度 B.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
C.避免了暴力事件发生 D.遏制了政治的腐败问题
6.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在法国时装市场上,原本华丽的宫廷服饰受到了抑制,代表贵族身份的浮华锦缎让位于展现“民主和公民气息”的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古希腊式样的长裙在法国各个阶层备受欢迎。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了冲击 B.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已正式确立
C.帝制与共和斗争十分激烈 D.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自由意识
7.19世纪50年代,美国北方自由资本主义的目标是高效率、高利润的现代化大生产,这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奴隶既是劳动力又是私有财产,很难成为自由劳动力。由此可见,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领土的拓展问题
C.黑人的社会地位问题 D.农民的土地问题
8.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和上议院再也无权随意动用国库中的钱财,甚至不能向法国借钱。……如果政府破坏了与下议院的友谊,那它将寸步难行;如果无法与下议院达成和解,那就会拿不到一分钱的财政支持”。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B.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不可调和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王权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9.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因而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背离广大农民的利益 B.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 D.加深了对农民的剥削
10.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
A.农奴获人身自由 B.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
C.实行了地方自治 D.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梯也尔认可共和政体的合法性,指出追求共和政体之外的东西将会引起新的、可怕的革命,这说明在梯也尔看来,共和制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法国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B项;材料未提及法国大革命,排除A项;实行共和政体不一定能化解各派别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梯也尔主张保留共和制,而非维护封建帝制,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结合“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临危受命”“弑君者”等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传统观念对革命进程造成一定阻碍,新旧力量之间需经长期斗争才能分出最后的胜负,B项正确;《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材料中现象体现的是传统势力与新兴势力的博弈,以及传统观念的阻碍作用,由“弑君者”可知“难以实践”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君权神授”思想,排除C项;从材料和史实来看,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并没有占据优势地位,传统势力优势反而较大,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推动教育近代化,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了效忠天皇的国民而非公民,即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排除A项;日本民族主义泛滥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明治维新只是因素其一,排除C项;日本的教育近代化实现了,但有局限性,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了英国王位继承者的宗教信仰和依法治国问题,实际上是强调英国王位的继承和英国最高统治者(国王)的统治不能损害议会权力地位和资产阶级利益,将最高统治者置于议会约束之下,巩固了《权利法案》的成果,故选A项。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已经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独立的英国国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材料中主要涉及王位继承和国王权力,D项不能得出。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以众议院为既能代表大州利益又能代表民意的机关”可知,众议院代表大州利益和民意,根据材料“以参议院为既能代表小州利益又能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的机关。”可知,参议院代表小州利益,防止民意走向极端,由此可见美国的两院制下兼顾大小州利益,代表民意但是又有所限制,这实际上体现了政治势力的妥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两院制下,议会上院是由贵族组成,议会下院由平民组成,尤其包括资产阶级,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避免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的两院制遏制腐败问题的信息,政治腐败问题主要靠权力制衡来实现,材料仅仅涉及立法权,没有涉及行政权和司法权,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7、18世纪,法国正值启蒙运动,服饰风格转向具有“民主和公民气息”的古希腊风格,这说明封建等级观念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冲击,A项正确;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排除B项;帝制与共和斗争十分激烈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主、自由等理念大受欢迎,与工业革命关系不大,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选择A:据材料可知,美国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以实现现代化的大生产,而南方把奴隶束缚在种植园中,使他们很难成为自由劳动力,因此,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是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排除B:拓展领土问题不是矛盾,而是美国南北方的共同目标。排除C:美国南北双方的矛盾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解决黑人的社会地位问题不是矛盾焦点。排除D: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矛盾的焦点。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选择C:据所学,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A: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掌握一定权力。排除B:国王和议会通过法律手段划分国家权力,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光荣革命后,英国专制王权受限,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基本扫除。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选择C:据材料可知,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排除A: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这符合农民的利益。排除B: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所触动。排除D:材料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剥削程度变化,并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广大农奴,使得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农民的剥削。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选择B:由题干中“许多领域出现了新气象。然而,改革也保留了其历史的特殊性”可知,这里的“特殊性”指的是保留了旧的东西,结合所学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可得,改革并未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而且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排除A、C、D: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实行了地方自治、农民有权从事工商业活动都属于改革出现的新气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