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酮
教学目标
1. 能从结构上区别酮和醛,通过观察碳个数不同的饱和一元酮的结构简式,总结饱和一元酮的分子式通式并认识碳个数相同的酮和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2.通过观察总结酮的代表物丙酮的物理性质,并能从结构上分析丙酮沸点低于正丙醇和乙醇及丙酮与水互溶的原因。 3.能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和实验事实解释丙酮和乙醛的性质差异,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4.从化学键可能的断键部位预测丙酮的化学性质,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应用模型进行教学评价。 5.认识丙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丙酮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丙酮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丙酮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结构的书写。 3.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物质性质的差异。
教学难点: 1.丙酮与水互溶、沸点低于正丙醇和乙醇的原因解释。
2.丙酮的加成反应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从结构的特点判断物质的性质、解释物质性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环节一 认知酮用途 实验:泡沫中加某液体,泡沫瞬间溶解。 师:酮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例如,丙酮用于制塑料,钢瓶贮存乙炔等的溶剂,还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农药和涂料。酮类也可以制作药品。 环节二 认知酮的结构 ppt展示:酮和醛的结构,回顾醛的官能团,介绍酮的官能团羰基。 生:观察区分醛和酮结构的差异。 教学评测:学生判断选择哪些属于醛,哪些属于酮。 生:根据酮的结构思考问题:1、最简单的酮的名称?老师展示丙酮的球棍模型。 当R与R’为饱和链烷基时,称为饱和一元酮,饱和一元酮的分子式通式是什么? 3、碳个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酮和饱和一元醛分子式相同吗?两者互为什么关系? 环节三 酮的代表物——丙酮的物理性质 实验一:取4mL丙酮于试管,观察并用扇闻法闻一闻丙酮的气味。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水和2mL乙醇观察。 总结丙酮的部分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气味,与水、乙醇互溶。思考4:为什么丙烷难溶于水 ,而丙酮能与水互溶呢? 师:从结构上分析与水间的作用的力大小不同。 思考5:观察下列物质的沸点,思考丙酮的沸点比正丙醇、乙醇都低的原因? 师:醇分子间存在氢键而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生:补充丙酮的物理性质——沸点低,易挥发。 师:以上现象充分说明了物质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环节四 酮的代表物——丙酮的化学性质 师:醛能和银氨溶液、新制Cu(OH)2溶液等弱氧化剂反应,酮的结构中有类似醛的碳氧双键,那么酮是否也能和银氨溶液、新制Cu(OH)2溶液等弱氧化剂反应呢? 实验二: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mL2%AgNO3溶液,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2%氨水,使最初产生的沉淀溶解,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5滴丙酮,热水浴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丙酮不能被银氨或新制Cu(OH)2氧化。 师:酮和烯烃、炔烃、苯环及醛类似,都能和H2在镍作催化剂下发生加成,也叫还原反应。 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在羰基的碳氧双键中,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使得碳氧双键有一定的极性,丙酮也能和一些极性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构建模型:以丙酮和HCN加成为例,构建丙酮和极性试剂加成的原理。 应用模型:书写丙酮和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构建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思路】 学以致用:你有哪些方法鉴别丙醛和丙酮? 思考6:丙酮能作涂料、用于生产有机玻璃的原因? 环节五 酮的性质决定酮的用途 丙酮的用途1——有机溶剂 指甲油难溶于水,洗甲水可以轻松的洗去指甲油,洗甲水的主要成份是丙酮。 丙酮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工业上丙酮可用作化学纤维、钢瓶储存乙炔等的溶剂。展示乙炔气瓶,介绍乙炔气瓶内装有浸入丙酮的多孔填料,使乙炔能安全地储存在瓶内。因为丙酮是很好的溶剂,所以丙酮还能用于生产农药和涂料。 丙酮的用途2——化工原料 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丙酮是制备有机玻璃单体的原料。 制备流程如下 有机玻璃又可以用来制造学生用的直尺、三角绘图尺、电风扇的扇片等。 【拓展视野】蜜蜂传递警戒信息的激素含有2-庚酮( )。它是昆虫之间进行化学通信的物质之一。 课堂小结:突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的重要思想。 情感升华:学化学 用化学 爱化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认识上,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从官能团深入到化学键水平,实现了从宏观角度到微观角度的转变。在知识的获取上,对于常见的醛、酮的认识以自主学习为主,对于醛、酮的性质以探析结构进行推理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建立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