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远离毒品-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远离毒品-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4-08 00: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课题 远离毒品
教科书 书 名: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九年级全一册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教学目标
1. 了解毒品的一般种类和常见形式,认识到我国毒品防控的严峻性。 2. 清楚吸毒对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危害性,掌握防范毒品的方法。 3. 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建立防范的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
关键问题:认识毒品的危害性
教学过程
一、我国毒品防控形势 1.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短片,并完成随后的学习任务。 2.禁毒形势的严峻。毒品滥用种类多样,滥用场所更加隐蔽。 3.法律认定的毒品。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传统毒品 1.鸦片。鸦片是从罂粟的未成熟蒴果中,经割破果皮将流出的浆汁干燥后得到的深棕色膏状物。吸食鸦片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损害,吸食者会变得面色蜡黄、神情呆滞、骨瘦如柴,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2.吗啡。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结晶粉末。它的毒性是鸦片的8~10倍。它是一种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生物碱。过多吸食成瘾,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3.海洛因。海洛因,俗称“白粉”,是从吗啡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粉末。它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滥用最普遍、危害最大的一种毒品,被人们称为“白色恶魔”。海洛因进入人体后,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种极易上瘾且极难戒除的毒品,被人称为“毒中之毒”。 4.大麻。大麻通常被加工成大麻烟来吸食,吸食后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欣快感,并引起倦睡。大剂量服用可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的反应。 吸食大麻烟的人会因为眼结膜充血而出现红眼睛症状,这是吸食大麻后的最典型体征。大麻对于滥用者能够产生较强的心理依赖,而身体依赖较为容易戒断。 5.可卡因。可卡因,又名古柯碱。可卡因是与海洛因齐名的、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另一种极其危险的毒品。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剂量使用,则可导致死亡。 三、新型毒品 1.冰毒。冰毒是甲基苯丙胺及其衍生物的俗称,主要由野生麻黄草中提炼的麻黄素合成。它的形状为白色块状结晶体,与冰块相似。冰毒吸食者有暴力攻击倾向,长期使用可导致永久性失眠,大脑机能破坏、心脏衰竭以及精神分裂症,剂量稍大便会中毒死亡。 2.摇头丸。“摇头丸”的化学结构类似冰毒,常常掺有海洛因、咖啡因等多种毒品。种类繁多、形状和图案多达上百种。人服食后为释放能量会不停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摇头丸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极度兴奋或产生错觉,行为失控,极易诱发精神分裂症,引发对自身的伤害,并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 3.麻古。 麻古又称麻果,是合成毒品,含有多种毒品成分。麻古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连续食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与摇头丸一样,它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 4.“K粉”。“K粉”是氯胺酮的俗称,医学上可用作手术麻醉剂,外观呈白色结晶性粉末。“溜冰打K”就是指吸食冰毒和K粉。滥用氯胺酮会导致神志不清、中枢神经麻痹,过量使用甚至能够导致死亡。它还使人产生性冲动,故又被称为“迷奸粉”。 5.三唑仑。三唑仑是常用的有效催眠药之一,也可用于焦虑及神经紧张等。它是一种强烈的镇静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也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三唑仑没有任何味道,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 三、吸毒的身心危害 1.大脑病变。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化学物质结构,破坏、扰乱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出现幻觉、思维障碍等。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3.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蠕动减弱,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甚至完全丧失食欲,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4.感染疾病。毒品会损害免疫系统,吸毒者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动脉注射毒品还会带来感染性并发症。 四、毒品的社会危害 1.家庭危害。吸毒者在自我毁灭同时,也在破坏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 2.破坏生产。吸毒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并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3.扰乱治安。毒品活动诱发和加剧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五、防范毒品小妙招 1.正确认识毒品。关注学习毒品知识,学会辨识毒品,不听信能治病、解脱烦恼和痛苦、带来快乐等谎言。 2.提高防范意识。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给的零食、饮料等。不法分子会声称新型毒品不会上瘾。一定要坚决抵制。 3.远离涉毒人员。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身边有吸毒问题的人,一定要远离,不要有模仿跟风心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