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社会行为课时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3 社会行为课时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08 10:3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3 社会行为
【练基础】
必备知识1 社会行为的特征
1.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               
A.苍蝇 B.蝴蝶 C.猫头鹰 D.蜜蜂
2.白蚁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 )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3.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
A.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B.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的分工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后争相开屏
必备知识2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4.蛾类昆虫中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配,这属于动物之间的 ( )
A.通讯
B.等级
C.分工
D.语言交流
5.【2023·石家庄月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观察时发现,当蚂蚁发现新食源或要迁移到新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下图)。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 ( )
A.语言 B.动作
C.激素 D.气味
6.鹿科动物的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同伴见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下列哪项传递信息 ( )
A.声音
B.气味
C.分泌物
D.动作
【练能力】
7.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作茧自缚
B.螳螂捕蝉
C.狗急跳墙
D.猴王争霸
8.【2023·承德期末】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错误的是 ( )
A.狼的牙齿、门齿、犬齿、臼齿
B.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
C.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D.社会行为的特征、有组织、有分工、有的形成等级
9.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这说明动物能通过什么传递信息 ( )
A.分泌物
B.气味
C.声音
D.视觉
10.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               
A.蚂蚁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11.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上,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 ( )
A.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D.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12.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各成员之间都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的
13.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在群体中起通讯作用的是 ( )
A.夏季夜晚,萤火虫发光
B.墨鱼喷出大量墨汁染黑海水
C.臭鼬在受到攻击时释放臭气
D.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14.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
A.老虎在自己的领地周围留下尿液
B.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河蚌受到惊扰时关闭贝壳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5.【改编】有人用鸽子做实验,他放出一只饿鹰使鹰袭击鸽群,并将结果绘制成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明,鸽子数量越多,鹰捕食成功的概率越大
B.图乙表明,鸽子数量越多,发现敌害越晚
C.鹰的捕食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D.鸽子的报警行为属于信息交流
16.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饲养蚂蚁的容器应大一点
B.饲养蚂蚁时要提供合适的温度
C.把纸片换成普通塑料片的效果相同
D.使用人工饲养的蚂蚁做实验
17.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进行交尾,否则就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繁殖后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动物个体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
B.蚕蛾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C.“气味”是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
D.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诱杀蝶蛾类农业害虫
【练素养】
18.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作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夜蛾的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超声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有利于逃脱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的捕食无关
19.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并回答问题。
  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丢进了水池,一只猴子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再给猴子喂甜薯时,很多猴子会拿着甜薯到水中擦洗,再也不愿意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猴子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 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2)猴子的这种行为能使其 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概率。
(3)猴子见到有人扔食物,就会高高跳起并抓住,猴子跳起的动作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
(4)猴群中有猴王、“王后”、猴兵等,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猴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0.【2022秋·沧州期末】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往一个较大的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得最多。
分析实验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
(2)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
(3)实验中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
(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白糖。该实验的变量是 。
(5)当蚂蚁发现可口的食物时会招来其他同伴,蚂蚁的通讯是依靠 进行的。
中考链接
21.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所有的节肢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可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C.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
D.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5.2.3 社会行为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D 2.A 3.D 4.A 5.B 6.D
练能力
7.D 8.C 9.C 10.A 11.A 12.D 13.D 14.C
15.D 16.D 17.B
练素养
18.D
19.(1)学习 环境因素 (2)适应 (3)神经 (4)社会
20.(1)蚂蚁喜欢(或不喜欢)吃白糖(合理即可)
(2)避免偶然性
(3)使蚂蚁更积极地寻找食物(合理即可)
(4)不同的食物(或食物种类,合理即可)
(5)气味
21.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