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公顷、平方千米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公顷、平方千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6-02 13: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铺地面》的第二课时《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猜测、推算、自检等能力。
2、数学思考:结合学生已有的面积知识和生活经验,经历猜测与推算、比较与抽象、计算与转化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解决问题:能借助校园网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大胆地与同学、老师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会评价。
4、情感与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渗透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验到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学情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熟练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1公顷与1平方千米有多大,头脑中会非常模糊,可能只会有一个“它们很大”的概念,如果单纯以数字来加以说明,他们记住的也只会是数字而已。基于此,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不好理解的知识演化成直观可感的;将学生头脑中陌生的知识与熟悉的形象挂钩,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导入、感知、理解、迁移、自检、延伸六个环节,习得知识,获得能力。
教学场所:网络教室。
教具准备: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和边长1米正方形的教具。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提出问题,温故引新
师: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1平方米有多大?(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
2、谈话导入,引发需求
师:四月份我们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你们看这是哪儿?(屏幕出示:银河广场全景图)银河广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来猜猜银河广场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看看他们猜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创设最近发展区。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师:究竟你们猜得对不对呢?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2000000平方米),谁来读一下,你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0太多了,不好读。
师:如果让你写,好写吗?
生:不好写。
师:好估计吗?
生:不好估计。
师:所以我们在测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需要更大的面积单位,你们知道哪些更大的面积单位?
生:公顷、公亩、亩、平方千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单位的?
生:在字典后面看到的。
师:你这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学习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产生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意义,有新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才有动力。)
二、感知
1、交流收集信息渠道与方法
师:你猜猜哪些地方是以公顷作单位的呢?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要想获得准确的资料,你可以怎样获得需要的信息呢?
生1:问家长。
生2:实地测量。
生3:上网查询。
……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信息来源的渠道,为今后在生活中搜集信息奠定基础。)
2、上网学习,收集信息
师:现在我们就上咱们的校园网查一查你熟悉或感兴趣的的哪些地方是以公顷作单位的,它是多少公顷?
(校园网页中有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图片、背景介绍及公顷数。)
3、汇报讨论,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图片有位置,面积,文化背景,渗透了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三、理解
(一)猜测与推算
师:1公顷有多大呢?谁愿意来猜一猜。究竟你们说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这是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示意图,实际并不是100米,只是把它的边长当做100米,便于我们研究。想一想,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你是怎么算的?
(二)比较与抽象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得知1公顷有1万个这么大(师指1平方米的正方形),那么它到底有多大呢?先跟我们最熟悉的教室比一比,估计一下它会是教室的多少倍?
师:老师告诉大家,咱们的教室长约10米,宽约5米,面积是多少?你能算出有多少间这样的教室面积是1公顷?闭上眼想一想200间这样的教室是多大,一下子想得出来吗?
师:看来还得跟更大的地方比,才更容易想出1公顷究竟有多大,想一想可以跟学校哪个地方比?
(设计意图:老师相机补充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会渐渐发现,找越接近1公顷大小的地方比较,越可以清楚地感知1公顷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使1公顷到底有多大更加形象可感,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找参照物进行比较。)
师:谁来猜猜咱们学校面积有多大?够不够1公顷呢?这是咱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大屏幕出示)请你算一算。我们学校面积有几公顷?(2公顷)1公顷就相当于我们学校面积的一半。
师:谁再来说说1公顷有多大?
生1:1公顷就是10000平方米。
生2:1公顷就是200间网络教室这么大。
生3:就是咱们学校的一半这么大。……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寻找生活中常见参照物,比较,推算等方法,剥茧抽丝,模糊的逐渐清晰,1公顷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
(三)计算与转化
将网上查到的用公顷作单位的场所换算成平方米,互测互评:查到的地方、公顷数、平米数。
(设计意图:在换算中让他们感受学校的大,小区的大,公园的大,家乡的大。渗透情感教育。)
四、迁移
师:这是哪?[大屏幕出示银河广场图片] 它的面积是200000平方米,就是多少公顷?
(设计意图:回到了课开始的问题,写成20公顷易于读写,也为下一步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师:5个银河广场那么大,就是多少公顷?
生:100公顷。
师:100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的面积,谁来描述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1 平方千米=100公顷(板书:1 平方千米=100公顷)。
师: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那1平方千米是怎样正方形的面积呢?
生: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师:1平方千米有多少个咱们学校那么大呢?
生:50个我们的学校那么大。
师出示:这是咱们学校附近场所的示意图,从勤俭桥到河北医院到榆关道再到河北工业大学所围成的四边形大约是1平方千米(课件演示附近学生熟悉的场所,划出1平方千米的范围),我们看看在这1平方千米里都包括哪些地方,这是哪?(指哪儿哪儿出图)。1平方千米就这么大,你知道我们河北区有多大吗?(课件出示河北区图及地面积32平方千米)天津市呢?(课件出示天津地图及面积12000平方千米)全中国呢?(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及面积960万平方千米)960万个1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当学生提出“用我们2公顷的学校来作比,1平方千米就有50个这样的学校那么大”时,学生们心中的体验更强、感受更深了,继而,让学生利用课件,再现1平方千米内每天都看到的场所,直观感知1平方千米。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河北区、天津市、我们的祖国有多大呢?“960万平方千米!”,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呀,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自检
组织学生利用电脑进行闯关游戏(设计三组等价题,相邻的三台机器装不同组的题,设计的习题,一关难似一关,答对了过关,答不对重新开始本关的游戏),教师对过关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允许过关的同学帮助旁边没有过关的同学。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设计了闯关游戏。使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助,使优等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这样解决了以往在教室上课反馈难的问题。)
六、延伸
师: 刚才,我们还有同学提到了公亩、亩这些面积单位,1公亩、1亩究竟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利用课上提到的搜集信息的方法,课下自主去学习。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把课堂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小课堂引向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