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万隆会议;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难点: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中国第一次独立地迈步登上国际舞台,是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尽管总理的座机“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但周恩来还是毅然率团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上,当周恩来被介绍给来自亚非国家的听众时,这位伟大总理抓住机会,把这次会议变成了与亚洲邻国着手建立友好关系的平台。他天才地创造了“求同存异”精神而力挽狂澜,使会议取得了巨大成功,周恩来扭转乾坤的智慧和举重若轻的胆识树立了中国外交的光辉形象。万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与会的亚非国家面临着什么共同的民族任务 这一时期的拉美国家为了争取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看亚非拉国家如何奋起。
【新课探究】
一、万隆会议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回答:万隆会议召开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战后初期,东亚、东南亚成为反帝斗争的中心地区。
材料二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独立的国家,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一系列前殖民地的独立敲响了殖民统治的丧钟。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答案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之中。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万隆会议体现了什么精神 它的召开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 万隆会议发起国和参会国
材料二 1955年4月18日-24日,万隆会议隆重召开,代表着占世界面积将近1/4(3 100多万平方千米)和世界人口约2/3(14.4亿人)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有5个国家派代表团列席了会议。
材料三 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经过充分的协商,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其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
材料四 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结晶。会上共同倡导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为亚非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指明了有效路径,成为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并遵循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基本准则。
答案提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开启了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序幕,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深刻演变。
二、“非洲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图片“纳赛尔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非洲为什么被称为“黑暗大陆”
(2)结合材料二中的地图,谈谈二战后非洲独立的进程及特点。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北非。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62年,阿尔及利亚赶走法兰西殖民者,赢得独立。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逐渐高涨。
材料二
答案提示:(1) 自从 15 世纪早期殖民主义者窜入非洲大陆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
(2)
时间 独立的国家 特点
第一 阶段 1945年-20世纪50年代 突尼斯、苏丹、摩洛哥、利比亚 斗争的中心在北非
第二 阶段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 32个国家独立 发展快,1960年为“非洲独立年”
第三 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 莫桑比克、安哥拉等 葡属殖民地独立
第四 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 津巴布韦、纳米比亚 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教师展示一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非洲独立后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材料 独立给非洲的命运带来了重大转机,在世人的欢呼与掌声中,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希望与光明。但很快,非洲沦为了冷战时代相互对峙两大集团谁都输不起的角逐场。今天,非洲则成为了悲观的代名词,战争、贫困、独裁、腐败、疾病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幸在这块大陆上肆虐横行,几乎没有哪个非洲国家能够侥幸逃脱这种厄运。
答案提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债不堪重负、赤贫现象触目惊心、战争频繁、社会动乱等。原因:长期殖民统治的恶果。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及教材回答:简要介绍古巴革命的概况。
材料一 古巴人民从1953年7月武装起义开始,经过5年多的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拉丁美洲建立了第一个摆脱帝国主义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
答案提示:古巴虽然在1902年独立,但长期处于美国的控制下。为保持对古巴的掠夺, 1952年,美国扶植巴蒂斯塔建立了亲美的独裁政权。在他的统治下,古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导致古巴爆发革命。 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独立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及教材回答:
(1)材料一、二及材料三各说明了什么
(2)巴拿马人民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3)古巴革命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海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
材料三 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
答案提示:(1)材料一、二说明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材料三反映了巴拿马人民要求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决心,说明了拉美人民不甘心被美国控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2)经过巴拿马人民的长期斗争,在 1977 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条约,至 1999 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3)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斗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课堂小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取得独立。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万隆会议,体现了团结合作,反帝反殖,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的精神等。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拉丁美洲的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取得革命成功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