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重点难点】
重点: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2.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7年圣诞节前几周,欧洲大地上战争的硝烟日趋浓烈。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德军队的中间,是一条狭窄的无人区。一个年轻的德国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被击倒在靠近美军的无人区里,身体被带刺的铁丝网缠绕,他先是痛苦地哭嚎着,渐渐地变成了令人揪心的呜咽。
战壕里的美军士兵都清晰地听到了德国士兵痛苦不堪的哭叫声。突然,一位美军士兵爬出战壕,匍匐着向德国士兵爬去,他的战友们先是十分惊诧,接着就明白了他的意图,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射击。德国军官也命令部下停止射击。战场上一片寂静。美国士兵先是背着德国的受伤士兵艰难地向德方战壕爬去,待枪声完全停息后,他站起身来,撑扶着德国士兵,一步一步向德国战壕走去,在战壕边缘,几个德军士兵接下了他们的同伴,德军的战地指挥官,一个十字勋章获得者,从自己的军服上快速摘下这枚勋章,将它别在了美国士兵的军服上,美国士兵转过身去,向自己的战壕走去。战场上依然是令人心颤的寂静,待到美国士兵安全地进入战壕,双方激烈的枪声几乎同时骤然响起。
寂静的时刻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深深地震撼了交战双方的士兵,以至若干年后,经历这一幕的人们仍然清晰地记得这令人难忘的几分钟,以及在这几分钟内所展现的可贵的永恒的人性。
这场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充满硝烟的岁月。
【新课探究】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及图片“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并用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下列图表反映了 20 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怎样的发展状况 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争斗 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材料二 各国对外贸易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
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答案提示:发展状况: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争斗:列强要求按照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改变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倒挂的状况。
根源:列强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
实质: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话体现了什么含义
材料一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二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忍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答案提示:体现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
3.教师展示一幅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欧洲主要列强之间存在哪些基本矛盾
答案提示:(1)法国不甘心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力图“复仇”,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鲁尔矿区;德国要求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进而夺取法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土,妄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2)沙俄抱着争夺世界霸权的一贯野心,企图侵占土耳其和吞并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
(3)英国要维护殖民帝国的地位,并继续强占殖民地;它从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出发,既不愿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俄国势力在巴尔干过分膨胀。
(4)矛盾的中心环节和主要矛盾:英德矛盾、德法矛盾和俄奥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中心环节;主要矛盾是英德矛盾。
(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4.教师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哪两大军事同盟 它们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材料一 1879 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了一个主要是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条约,规定:如果两国中的一国受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个国家就要全力进行援助。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最先缔结的条约。后来,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一同盟,形成了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又称“同盟国”。其中,德国是核心。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材料二 1892 年,法俄为对付德国签订军事协约。英国看到德国对自己的威胁最大,便协调与法、俄的矛盾,1904 年和 1907 年,分别与法、俄签订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
材料三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
答案提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协约包括:英国、法国和俄国。
5.教师展示一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扩军备战”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并思考: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请你对普林西普的行为作一简要评价。如果没有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不会爆发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面积约 50.5 万平方千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到 19 世纪,统治巴尔干地区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渐衰落,已经没有能力和实力维持在那里的统治了,该地区成为列强企图瓜分的热点地区。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只要有一个偶发事件,就会引起战争。
材料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夫妇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德、奥匈帝国立即以此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事件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答案提示:(1)普林西普的行为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普林西普采取的刺杀行为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根本原因),在瓜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了战争危机(具体原因),引发了世界大战,所以没有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也会发生世界大战。
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先使用的武器有哪些 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材料一 主要战场在西线
材料二 新式武器登场
材料三 1916年2月21日上午10点15分到下午4点45分,德军集中了所有炮火猛轰凡尔登,凡尔登战役开始。法德两军在凡尔登激战数月。12月19日,凡尔登战役结束。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了凡尔登战役,而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70多万人,其中,法军损失略多。因此,凡尔登战役也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材料四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材料五
答案提示:(1)新式武器:飞机、大炮、坦克、毒气弹、潜艇等。
(2)凡尔登战役后,双方重新进入阵地战。由于德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都远不如英国和法国,长期的消耗战明显对德军不利,德军开始走下坡路。因此,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识读教材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长达多长时间 结果怎样
材料一 1917 年,当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的时候,美国瞧准时机,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协约国的劝诱下,1917 年 8 月 14 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将数十万中国青壮年运送到欧洲战场充当劳工。
材料二
1917 年 3 月(俄历 2 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 25 日)“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毅然地退出了这场战争。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和德国也相继发生了革命。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各国革命运动的打击下,1918 年 10 月奥匈帝国土崩瓦解,接着 11 月德国投降。
答案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长达四年。它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一 1914-1918 年的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列宁选集》
材料二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答案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是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大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多媒体展示一则材料,结合材料,引导学生回答:从这幅表格中,能得出哪些信息
战争历时 参与的国家 卷入的人口 涉及范围
4年3个月 30多个 15亿 欧亚非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840万人 2 100万人 3 300多亿美元
答案提示:时间长:历时 4 年零 3 个月;范围广:参加大战的共有 30 多个国家, 15 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洲;损失惨重:双方共有 840 万人阵亡,有 2 100 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 2 084 亿美元。
【课堂小结】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