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重点难点】
重点:德、日、意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专政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图中的三头怪兽是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其中头部是指德国元首希特勒,中间的是指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指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东条英机。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激烈搏斗。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 有哪些暴行 它们对当时的历史带来了哪些危害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新课探究】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名词解释:法西斯
法西斯:拉丁语中“束棒”的意思。根据早期形成的传统,罗马的最高长官身旁有12个卫士相随,他们每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间插着一把战斧。据说,用棒子来施笞刑,用斧子来执行死刑,它们是权威和暴力的象征。现在法西斯成了恐怖、独裁和战争的代名词。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史事”,引导学生思考: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的背景和时间是什么 它对外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陷入了全面危机,一些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由于连绵不断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的冲击濒临崩溃。据统计,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费支出曾占到国家预算80%,国家外债达到190亿里拉,物价开始高涨,工业生产下降,各阶级均遭到动乱、破产、事业、贫困之苦或面临威胁。
材料二 1918年到1922年意大利政府更迭五次,其中最短的仅七个半月。在此期间,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全国各地也迅速地发展起来。1919年,全国各地发生罢工1871次,参加者达55.4万人次。1920年达到2070次,参加者达231.4万人次。政府已经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能力。1920年4月15日,全国有上百万农民和退伍军人参加占地斗争,占领了191户贵族和大地主的217万顷土地。为了阻止占领工厂和土地运动的发展,他们要求组成一个能够确保社会秩序的强有力政府。
材料三 墨索里尼登台,向“罗马进军”
材料四 1935 年1月,法国外长赖伐尔说:“如果意大利扩张,是向巴尔干、多瑙河流域和近东,那对全欧洲是一种灾害,势必演变成欧洲战争。所以把这个潮流澎湃的意大利转移一个方向,‘干渠疏通’岂不更好些吗 让它们向着非洲沙漠吧! 在那里它将畅通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
答案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这种社会现实成为滋生法西斯势力的土壤。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 年向罗马进军,在意大利建立起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专政。1922年,意大利建立法西斯。
(2)对外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回答:德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道路 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超过600万 1 000多次
材料二
材料三
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受过初中教育,爱好美术。1913年,移居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德国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傲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受政府派遣,打入一个小党——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逐渐控制了该党。 1920 年,该党改名为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从此,走上了发展纳粹党、实现自己政治野心的道路。 1929 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而正是这种形势造成希特勒的崛起。
材料四 希特勒誓言撕毁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誓言再造德国的俾斯麦时代,誓言几年内全国没有人会失业,誓言打击贪污、打击为富不仁的犹太人……几乎手上有几张支票就开几张。1932 年 11 月,20 名资本家和地主联合上书兴登堡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933年 1月,正式任命。
答案提示:历史原因:第一,缺乏民主传统。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条约《凡尔赛条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共产党的影响大增;而魏玛政府软弱无能。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直接原因:纳粹党的兴风作浪。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煽动复仇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扩大了自己的群众基础。
标志: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多媒体展示四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德国法西斯暴行有哪些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材料一
材料二 纳粹二号头目戈林于 1942 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会上曾说:“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
材料三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材料四
答案提示:(1)制造“国会纵火案”,大肆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为加强思想控制,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制造“水晶之夜”,疯狂迫害犹太人。
(2)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
现实的需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掠夺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
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
3.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 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希特勒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
以上三个人物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们都是犹太人。
材料二 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 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 30% 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在世界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15%是犹太人,美国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了20%。美国的主要投资银行几乎都是犹太人开办的。
答案提示:不对;以上两则材料批驳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进而说明:希特勒鼓吹日耳曼民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的,其目的是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达到实现其政治野心的目的。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日本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对外贸 易缩减 工业生 产下降 工人失 业人数 工人罢 工次数
50% 32.5% 300多万 1931年 2 415次
材料二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提出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的独霸中国的局面。
答案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日本不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打击,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国内矛盾尖锐。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第三自然段及第66页的第一自然段,并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日本法西斯建立的标志及对外政策各是什么
材料一 日本军部:建于明治维新后,不受政府控制,是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军令部等。日本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材料二
答案提示:1936 年,日本军部控制政府,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它对国内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并积极怂恿向外侵略扩张,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
3.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暴行有哪些
材料一
材料二
答案提示: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 年 12 月,日本在攻占中国南京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血腥大屠杀,中国军民遇害者达30 万人以上。
4.教师展示一幅“法西斯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 法西斯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
答案提示:(1) 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扩张中,夺得了战略物资、侵占了战略要地,从而为其进一步侵略扩张增强实力,提供了条件。
(2) 西方国家姑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不仅损害了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时也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损害了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
(3)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的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
【课堂小结】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强化,都是经济危机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法西斯政权是最富侵略野心、最反动的独裁政权。它们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竭力推行侵略扩张,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