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0:1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25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撰,原名《世说》。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名人、名士的言谈、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王戎不取道旁李
道旁:道路旁边。
李:李子。
取:摘。
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
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
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多读,读正确,读流利,熟读成诵。
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zhē
折腾
zh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zhé

rónɡ
chánɡ
zhū
jìnɡ
wéi
朗读课文
shé 折本
再读课文,正确停顿。
听老师范读课文,用铅笔在书上画出停顿符号,然后练习朗读,读准节奏。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诸儿/竞走 取之。唯 戎不动。人 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
/
/
/
结合注释,抓住重点词语,相互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
理解文意
意思:曾经。
意思:众,许多。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出去游玩。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果实,在这里指李子。
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①“折枝”是什么意思?
指树枝被压弯了。
②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
李子
/
小结:读文言文时,句中词与词之间,要根据意思合理停顿。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守株待兔》
诸儿竞走取之
跑。
争着跑过去。

今义:走路,步行。
古义:跑。
联系《守株待兔》 ,理解“走”的古今异义。
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之”指的是李子。
联系上下文,讨论这里的“之”指代的是什么?“此必”是什么意思?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这里的“之”指代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此:这,这些,必:必定,一定。
句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之”指李子。
句意:大家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思考:这句话中“之”指的是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取之,信然。
“之”的用法
“之”既可以指代某个人物,也可以指代某件事情。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它的意思。
这是一棵怎样的李树?诸小儿去摘李子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动作是怎样的?王戎为什么不摘李子?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讲故事。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见王戎不动,众小孩又会怎样追问?王戎是怎么想的?众小孩又会怎么说?
众小孩尝了苦李后,会对王戎说什么?
取之,信然。
讨论: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因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如今李子压弯了树枝,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领悟道理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观察仔细
善于动脑
聪明机智
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从这篇文章中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
借助提示,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按照“游玩——伙伴摘李——王戎说出理由”的顺序完整地背诵课文。
王戎______,尝与_______游。看道边李树______
_____,诸儿_________,唯戎______。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_______,此必_______。”取之,______。
七岁
诸小儿
多子
竞走取之
多子
苦李
信然
不动
折枝
起因——王戎与诸小儿游
经过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此必苦李
结果——取之,信然
勤于思考
善于观察
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故事会
搜集《世说新语》里的其他故事读一读,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