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3 19: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一、以“昨天的杜小康”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杜小康。
师: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富二代。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已经今非昔比了。接下来,让我们在作家曹文轩的引领下跟着杜小康,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无奈。
(屏显)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1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生1:无奈。从“只好”读出的。
师: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生1:因为他原本是油麻地里最厚实一户人家的孩子,但是由于他的父亲一夜之间生意衰落,他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师:哦,是的,小说《草房子》描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父亲借了很多钱去油麻地进货,结果这些货物在回油麻地的河里全都翻掉了,于是就血本无归,他们家就一落千丈了。刚才,我们也说了,昨天的杜小康可以说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而现在呢?他已不再“小康”了,也不再是班长,更做不了NO.1了,此刻,他成了什么?
生:放鸭娃。
师:关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
( 屏显):夏天,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万个不愿意,最后,也只能是带着对“明年春天”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二)恐慌。
(屏显。)“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到27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生(七嘴八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
(师选择“恐慌”板书。)
师:这就奇怪了,杜小康是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一起外出去放鸭的,而且那里的风景好像也不错哦,这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
生1:这一句:“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他不是来旅游的,是来放鸭的,他要在这里一直待到来年春天,所以他“真正感到害怕”。
生2:还有一点,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周围环境对他的压抑。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时,杜小康觉得自己变得非常渺小。
师:是的,这个时候,他害怕了。还有什么原因让他真正害怕呢?再想想看,为什么是真正害怕?难道先前的害怕都是假的吗?
生5:从第11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可以看出:“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他的恐惧也是对他未来一切生活的恐惧。放鸭对他而言,是他的前途,他的前途是未知的,他的心中充满了迷茫、无奈和恐惧。
生4:还有从第12段也能看出来,“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还有下面“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师:真是太棒了。“他盘腿坐在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茫茫的水”其实是写他对前途的一片迷茫。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段中还有一个词,表明这个时候他除了对前方充满恐惧之外,其实还带有一点点的幻想或者说希望?
生6:“撩逗”。
师:真好,“撩逗”。即使是在放鸭的过程中,他还对前方充满了一种幻想,他有一个“前方”,大家说这个“前方”在哪里呢?
生7:希望鸭子下蛋。
师:哦,这是他最大的前方。其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放鸭的路途中,他还有一个前方。大家看前面第4、5、6段中反复提到“向前”、“前方”,这“前方”到底是哪里呢?哪里谜底揭穿了
生8:芦苇荡。
师:是的,所以当他到达芦苇 ( http: / / www.21cnjy.com )荡的时候,他所有的幻想全都破灭了,于是,他产生了一种真正的害怕。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21段,感受一下杜小康的那份恐慌之情。
(生配乐齐读。)
师(小结):是啊,离家后,杜小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有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尤其是渐行渐远的家、空旷而陌生的环境和前途莫测的迷茫,这一切,使得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因此,他的几乎所有的感官都沉睡了,原本田园牧歌似的芦荡成了包围他的万重大山,美丽的大自然已无法完全唤起他欣赏的神经了;但放鸭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漫长的日子里,前方永远只是无边的旷野吗?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继续向前方走去吧。
(三)孤独、惊喜。
(屏显。)“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 ——曹文轩《前方》
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杜小康的主要是恐慌的话,那么后来,他的前方出现了更大的艰辛和危险,那是什么?
生:孤独。
师:是的,孤独。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28到31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能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
(一生朗读。)
生1:我找出了三处能表现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独的地方:第一处,“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第二处,“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第三处,“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师: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从中感到了孤独?
生1:这三句话中我感受到了两种孤独,一方面是情感世界的孤独,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给他造成的孤独。
师:是吗?你能跟我们说得再具体些吗?老师很想听。
生1:情感世界的孤独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和父亲到这个地方来,不能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师:是因为没有共同语言了吗?
生1:不是,是因为他们之间对话的默契度越来越高了。
师:默契度越来越高了,是这样吗?在原著中有父子俩的一段对话,老师来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也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
师:这就是他们父子俩之间的干巴巴的对话,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干巴巴?
生2:因为他们整天从事放鸭的生活,生活非常单调,所以就有了这种干巴巴的对话。
师:对不对啊?是的,看似默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话背后反映出的是他们干巴巴的生活,这是无话可说的孤独。还有刚才那位同学说她从“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这句话中读出了孤独,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生3:是环境所带给他的孤独。
师:怎样的环境?
生3:人烟稀少。
师:是的,这是一种无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见的孤独,无话可说的孤独。我们社会书上说过,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是吧?人一旦离开了社会,就会缺少一种物质文化和情感的交流,他们便会感觉到孤独。好,两种孤独找出来了,还有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读出他的孤独?
生4:“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师:是的,一个孩子,他可能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独的时候才会想到家,想到他的母亲,也只有母亲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才会不觉得孤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所有的孤独压在还是一个孩子的杜小康的身上的时候,他终于无法忍受,于是,爆发了。这是无法忍受的孤独啊。还有吗?
(生沉默。)
师:大家看这句话:“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把自己关在红门里面而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有没有读出孤独感来?
生5:可以看出,现在的孤独很多。
师:作者用了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孤独?
生5:“那点”。
师:是的,“那点”、“简直就算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现在的孤独才是无法比拟的孤独。加上离家以来一直跟着他们的那份恐慌,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于是,杜小康希望逃离孤独。但是,逃离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呢?
生6:我觉得我应该面对孤独,克服困难。
师:太好了,你大概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鲁迅">鲁迅先生笔下的猛士了,因为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杜小康有没有这么做呢?哪个段落首先告诉我们的?
生7:第33段。
师:好,那就让我们齐读第33段。
(生齐读第33段。)
师(小结):现在,杜小康因为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了孤独,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了,这些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因此,恐慌也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接下来,请你研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预习,说说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生1:我看到了一个经历了暴风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能够承担家庭的重任,直面生活困难的杜小康。证据是第40段、第41段,当父亲告诉他要他休息的时候,他摇摇头说,还是分头去找吧。
师:“还是分头去找吧。”他没有停止,是吗?大家还记得这之前杜小康说过哪些话吗?
“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要回家。”而现在他怎么说的?“还是分头去找吧。”看到了吗,杜小康的那种责任心?“分头去找吧”意味着他要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孤独和磨难。还有吗?
生2:从第44段中,“杜小康突然感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他已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这里面有三个字,是“累极了”,不是“怕极了”,这样,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然后在下一段中,“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面对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的搏斗表现出了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鸭子对主人的依赖,也折射出了杜小康的成长。
师:少年杜小康战胜了孤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适应了环境,并在维系着家庭生计寄予一身的鸭群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不顾艰险疲惫,不惜受伤流血,找回了鸭群,显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的毅力和责任感,他长大成熟了,坚强了。
生4:第50段和51段,写鸭们也长大了,这两段描写生动形象,从而反衬出杜小康的成长历程。
师:杜小康长大了,那么,我们说,这仅仅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
生(齐):不是。
师:还是什么之旅?
生(齐):成长之旅。
师:是的,成长之旅。而暴风雨就成了展示杜小康成长的舞台。
师:跟着杜小康一起长大的还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呢?(生答:鸭子。)是的,鸭们也长大了。(师重读了“也”字。)于是,在“八月的一天早晨”,注意哦,不是等待中的“春天”,他发现鸭子下蛋了,杜小康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来,让我们一起大声地满怀惊喜地朗读一下杜小康在文中的四句话。
生(齐):“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师:大家觉得这几句话曹文轩写得好不好呢?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达惊喜之情的?
生1:这几句话运用了四个短句,可看出杜小康的惊喜之感。
生2:四个短句用了四个感叹号,增强了语气。
鸭子下蛋,为什么能让杜小康这么惊喜呢?
师:是的,鸭子下蛋了,他便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上学了。正是对“鸭子下蛋”的期待支撑着他面对孤独。除此之外,鸭子下蛋了,也代表着他这段日子的付出有了回报了。当杜小康用双手捧起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他不再是杜小康了,更不再是杜放鸭或者杜孤独了,他成了杜收获了。而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的是什么?
生:孤独。
师(小结):是的,孤独啊,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这趟孤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