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基础知识闯关
1.看拼音,写词语。
bēn fù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tè shū
guān mó yí tǐ tì lèi wū shān
【答案】奔赴;锻炼;眷恋;特殊;观摩;遗体;涕泪;巫山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锻炼”的“炼”不要写成形近字“练”,“眷恋”的“眷”不要写成形近字“誊”,“特殊”的“殊”不要写成形近字“株”,“遗体”的“遗”不要写成形近字“遣”。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奔赴、锻炼、眷恋、特殊、观摩、遗体、涕泪、巫山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英雄事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其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请将下面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应起来。
A.黄继光
B.杨根思 C.罗盛教 D.邱少云
(1)“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而壮烈牺牲”的是 。
(2)“抱起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是 。
(3)“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的是 。
(4)“冒着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朝鲜少年而牺牲”的是 。
【答案】(1)D
(2)B
(3)A
(4)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邱少云》,这是描写的宁愿被活活烧死也不暴露大部队的邱少云;
(2)这句话描写了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事迹;
(3)这句话描写了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
(4)这句话描写勇救朝鲜落水儿童最后英勇牺牲的罗盛教。结合相关课文和知识,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D;(2)B;(3)A;(4)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3.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B.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C.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没有不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的。
D.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A项,是反问句,先改为陈述句,把“不都”改为“都”,“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即: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
B项是陈述句,表达的意思跟A项一样。
C项“没有不”双重否定肯定,即: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表达的意思跟A项一样。
D项是疑问句,不确定答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意思的理解。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把特殊句式先转化陈述句,然后进行比较意思,选择意思不同的一项即可。
4.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写出以下情景。
(1)焦急地等待:
(2)大吃一惊:
【答案】(1)母亲焦急地等待着,目光紧紧锁定那扇宽敞的大门,仿佛下一秒考生就要簇拥着出来。那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丝丝的光亮像是希望。
(2)哥哥大吃一惊,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滴溜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连头发都抖动起来了。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焦急:非常着急。根据“等待”来假设一个情境,例如等车去上学,而公交车迟迟没有来,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体现“焦急”即可,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
(2)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即对所见所闻感到意外,没有想到。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体现“大吃一惊”,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母亲焦急地等待着,目光紧紧锁定那扇宽敞的大门,仿佛下一秒考生就要簇拥着出来。那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丝丝的光亮像是希望;(2)哥哥大吃一惊,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滴溜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连头发都抖动起来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表达人物的状态。首先要创设一个自己熟悉的情景,然后想象写话,可以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或至少一种来表达出来。
5.请结合课文,写一写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没有为自己搞特殊,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对诗歌内容的有个整体感知,可结合课后注释从重点词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没有为自己搞特殊,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②“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1)这两句话分别是秘书转述的 和 的来电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的内容:
① ;
② 。
(3)这两句话的措辞有所区别。前者用“请示”,后者用“请求”,有什么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答案】(1)志愿军司令部;朝鲜方面
(2)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朝鲜方面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
(3)“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请求”是指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示|例:他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于是决定先请示领导。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两句话分别是秘书转述的志愿军司令部和朝鲜方面的来电内容。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①阅读句子“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②阅读句子“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可知,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求将岸英葬于朝鲜。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要求"是指提出具体的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和实现。句①写的是志愿军司令部向上级请求指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句②写的是朝鲜方面向中国提出将岸英安葬在朝鲜的愿望。不同身份的人给主席来电,因此措辞也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1)志愿军司令部;朝鲜方面;(2)①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②朝鲜方面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3)“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请求”是指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示|例:他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于是决定先请示领导。
【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连线。
李广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世民 汉代著名牢事将领
李大钊 唐太宗
【答案】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人物的理解,李广是汉代著名牢事将领;李请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时珍是 明代医药学家;李世民是唐太宗,是唐代的一位皇帝;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结合对人物的认知,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点评】题目考查对人物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人物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二、阅读赏析
(2023五下·茶陵期末)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8.画“横线”的句子对毛主席的 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情。
9.朗读选段中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沉痛 B.焦急 C.悲愤
10.这段话主要写了 。
11.关于选段中毛主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下面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
12.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儿女,他们勇担重任,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举出一例他(她)的先进事迹。
【答案】8.动作、神态;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
9.A
10.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理。
11.B
12.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知识点】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8.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对毛主席的 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的心情。
故答案为:动作、神态;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
9.考查朗读语气。文中毛主席说的“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们的意愿吧”这段话是毛主席对岸英的骨灰是否回国安葬问题做出的决断,在朗读这段话时要用沉痛的语气来读。
故答案为:A
1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语段可知,从毛主席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可知,文段主要写了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里,赞扬了毛主席的伟人胸襟。
故答案为: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理。
11.考查形象分析。通读语段,从文中毛主席说的“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们的意愿吧”这段话可知,毛主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题目中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开放探究。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故答案为: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______(漂动 游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蓆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______(飞扬 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3.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14.选出短文横线上正确的词语。
15.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16.黄晓文在脚被铁钉扎了之后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17.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群众是怎样看到希望的?
18.怎样理解“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这句话?
【答案】13.大江保卫战
14.漂动;飘扬
15.排比
16.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址下一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打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17.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血汗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让所有的群众感受到了安全,看到了希望。
18.1998年的夏天的洪水,是历史上少有的,它那超强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的,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一定会感激,一定会铭记。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语段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3.本题考查了学生加标题的能力,好的标题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本文主要讲了1998年洪水暴发,解放军保卫大堤的故事。可起标题为:大江保卫战
故答案为:大江保卫战
14.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漂动:只是浮在水面被水浪波动。游动:指游行、浮动。结合语境,应该填的是“漂动”。飞扬:指飞舞;飘扬;高举飘扬。飘扬:是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好像在一股气流中飞扬或招展,风搅动而摆动。结合语境,应该填的是“飘扬”。
故答案为:漂动;飘扬
15.本题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画线句子连续用四个“哪里”形成了四个句式相同,内容相似的分句,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排比
1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从第二自然段“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17.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用血汗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让群众也看到了希望。
故答案为: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血汗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让所有的群众感受到了安全,看到了希望。
18.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也是对主题的理解。1998年洪水的破坏力让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将终身感激、铭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998年的夏天的洪水,是历史上少有的,它那超强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的,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一定会感激,一定会铭记。
三、快乐小练笔
19.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探险指探赏险境。探险即意味着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今天我们就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答案】丛林秘境中的探险记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决定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家乡附近那片鲜有人迹的热带雨林——翡翠谷。
那天清晨,阳光透过叶隙斑驳洒落,我们背着装备,满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踏入这片神秘的丛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土壤气息和植物的清香,各类鸟儿的歌声编织成一首丛林交响曲,让人心生敬畏而又兴奋不已。我们在繁茂的树丛中穿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森林里的生灵。途中,我们遇到了陡峭的山壁,借助绳索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一一攀爬而过。在一条湍急的溪流前,我们动手制作简易竹筏,顺利渡过了险滩。
正当太阳开始西斜,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隐藏在藤蔓背后的洞口。洞穴内部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萤火虫光芒闪烁,显得既神秘又诱人。我们鼓足勇气,带上头灯,深入洞穴探险。在洞穴深处,我们发现了古老的壁画,画面中描绘的是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崇拜,那一刻,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在这次探险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探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尽管丛林探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种刺激和新奇,让我们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难忘的记忆。此次探险经历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闪耀的里程碑。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的探险故事。作答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创编,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有表现力,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丛林秘境探险”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同伴在翡翠谷探险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想象丰富。
1 / 1【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基础知识闯关
1.看拼音,写词语。
bēn fù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tè shū
guān mó yí tǐ tì lèi wū shān
2.英雄事迹。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其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请将下面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对应起来。
A.黄继光
B.杨根思 C.罗盛教 D.邱少云
(1)“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而壮烈牺牲”的是 。
(2)“抱起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的是 。
(3)“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为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的是 。
(4)“冒着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朝鲜少年而牺牲”的是 。
3.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B.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C.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没有不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的。
D.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4.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写出以下情景。
(1)焦急地等待:
(2)大吃一惊:
5.请结合课文,写一写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6.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②“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请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1)这两句话分别是秘书转述的 和 的来电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句话的内容:
① ;
② 。
(3)这两句话的措辞有所区别。前者用“请示”,后者用“请求”,有什么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7.连线。
李广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世民 汉代著名牢事将领
李大钊 唐太宗
二、阅读赏析
(2023五下·茶陵期末)课内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8.画“横线”的句子对毛主席的 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情。
9.朗读选段中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沉痛 B.焦急 C.悲愤
10.这段话主要写了 。
11.关于选段中毛主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下面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
12.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儿女,他们勇担重任,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举出一例他(她)的先进事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______(漂动 游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蓆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______(飞扬 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3.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14.选出短文横线上正确的词语。
15.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16.黄晓文在脚被铁钉扎了之后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17.在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群众是怎样看到希望的?
18.怎样理解“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这句话?
三、快乐小练笔
19.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探险指探赏险境。探险即意味着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今天我们就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奔赴;锻炼;眷恋;特殊;观摩;遗体;涕泪;巫山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锻炼”的“炼”不要写成形近字“练”,“眷恋”的“眷”不要写成形近字“誊”,“特殊”的“殊”不要写成形近字“株”,“遗体”的“遗”不要写成形近字“遣”。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奔赴、锻炼、眷恋、特殊、观摩、遗体、涕泪、巫山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答案】(1)D
(2)B
(3)A
(4)C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结合课文《邱少云》,这是描写的宁愿被活活烧死也不暴露大部队的邱少云;
(2)这句话描写了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事迹;
(3)这句话描写了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的黄继光;
(4)这句话描写勇救朝鲜落水儿童最后英勇牺牲的罗盛教。结合相关课文和知识,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1)D;(2)B;(3)A;(4)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
3.【答案】D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A项,是反问句,先改为陈述句,把“不都”改为“都”,“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即: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
B项是陈述句,表达的意思跟A项一样。
C项“没有不”双重否定肯定,即: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表达的意思跟A项一样。
D项是疑问句,不确定答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意思的理解。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把特殊句式先转化陈述句,然后进行比较意思,选择意思不同的一项即可。
4.【答案】(1)母亲焦急地等待着,目光紧紧锁定那扇宽敞的大门,仿佛下一秒考生就要簇拥着出来。那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丝丝的光亮像是希望。
(2)哥哥大吃一惊,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滴溜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连头发都抖动起来了。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焦急:非常着急。根据“等待”来假设一个情境,例如等车去上学,而公交车迟迟没有来,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体现“焦急”即可,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
(2)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即对所见所闻感到意外,没有想到。借助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体现“大吃一惊”,语句要通顺,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母亲焦急地等待着,目光紧紧锁定那扇宽敞的大门,仿佛下一秒考生就要簇拥着出来。那目光中透露着坚定,丝丝的光亮像是希望;(2)哥哥大吃一惊,脸涨得通红,眼珠子瞪得滴溜圆,嘴巴张得好大,眉头也皱起来,连头发都抖动起来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来表达人物的状态。首先要创设一个自己熟悉的情景,然后想象写话,可以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或至少一种来表达出来。
5.【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没有为自己搞特殊,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对诗歌内容的有个整体感知,可结合课后注释从重点词义的理解。
故答案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毛岸英作为毛主席的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毛主席没有为自己搞特殊,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答案】(1)志愿军司令部;朝鲜方面
(2)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朝鲜方面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
(3)“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请求”是指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示|例:他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于是决定先请示领导。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两句话分别是秘书转述的志愿军司令部和朝鲜方面的来电内容。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①阅读句子“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②阅读句子“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可知,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求将岸英葬于朝鲜。
(3)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要求"是指提出具体的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和实现。句①写的是志愿军司令部向上级请求指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句②写的是朝鲜方面向中国提出将岸英安葬在朝鲜的愿望。不同身份的人给主席来电,因此措辞也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1)志愿军司令部;朝鲜方面;(2)①志愿军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②朝鲜方面请求将岸英葬在朝鲜;(3)“请示”是指(向上级)请求指示;“请求”是指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示|例:他不知该怎样处理这件事,于是决定先请示领导。
【点评】(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3)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答案】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结合对人物的理解,李广是汉代著名牢事将领;李请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时珍是 明代医药学家;李世民是唐太宗,是唐代的一位皇帝;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结合对人物的认知,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点评】题目考查对人物理解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人物的特点进行正确作答。
【答案】8.动作、神态;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
9.A
10.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理。
11.B
12.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知识点】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理解。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8.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句话对毛主席的 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的心情。
故答案为:动作、神态;对儿子岸英的无限思念。
9.考查朗读语气。文中毛主席说的“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们的意愿吧”这段话是毛主席对岸英的骨灰是否回国安葬问题做出的决断,在朗读这段话时要用沉痛的语气来读。
故答案为:A
1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语段可知,从毛主席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可知,文段主要写了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里,赞扬了毛主席的伟人胸襟。
故答案为:毛主席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悲痛之情和想见儿子遗骨又不想搞特殊的矛盾心理。
11.考查形象分析。通读语段,从文中毛主席说的“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们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们的意愿吧”这段话可知,毛主席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题目中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故答案为:B
12.本题考查开放探究。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故答案为:在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中,“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让全国人民能吃上包饭,几十年来,袁隆平一直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被西方世界称为“东方魔稻”;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三系法杂交水稻增产5%-10%;2004年,超级杂交稻又实现了平均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他是一个一生爱追梦的人,在77岁高龄时又给自己确定两个目标:一是争取在2010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为我国持续保证粮食安全发挥重大作用;二是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重大贡献,造福世界人民。
【答案】13.大江保卫战
14.漂动;飘扬
15.排比
16.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址下一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打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17.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血汗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让所有的群众感受到了安全,看到了希望。
18.1998年的夏天的洪水,是历史上少有的,它那超强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的,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一定会感激,一定会铭记。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语段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3.本题考查了学生加标题的能力,好的标题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主题。本文主要讲了1998年洪水暴发,解放军保卫大堤的故事。可起标题为:大江保卫战
故答案为:大江保卫战
14.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漂动:只是浮在水面被水浪波动。游动:指游行、浮动。结合语境,应该填的是“漂动”。飞扬:指飞舞;飘扬;高举飘扬。飘扬:是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好像在一股气流中飞扬或招展,风搅动而摆动。结合语境,应该填的是“飘扬”。
故答案为:漂动;飘扬
15.本题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画线句子连续用四个“哪里”形成了四个句式相同,内容相似的分句,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排比
1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从第二自然段“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17.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通读全文,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用血汗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让群众也看到了希望。
故答案为: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血汗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让所有的群众感受到了安全,看到了希望。
18.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也是对主题的理解。1998年洪水的破坏力让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将终身感激、铭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998年的夏天的洪水,是历史上少有的,它那超强的破坏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人民子弟兵的英勇和奉献精神,更是让人不能忘记的,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付出的一切,人民一定会感激,一定会铭记。
19.【答案】丛林秘境中的探险记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决定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家乡附近那片鲜有人迹的热带雨林——翡翠谷。
那天清晨,阳光透过叶隙斑驳洒落,我们背着装备,满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踏入这片神秘的丛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土壤气息和植物的清香,各类鸟儿的歌声编织成一首丛林交响曲,让人心生敬畏而又兴奋不已。我们在繁茂的树丛中穿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森林里的生灵。途中,我们遇到了陡峭的山壁,借助绳索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一一攀爬而过。在一条湍急的溪流前,我们动手制作简易竹筏,顺利渡过了险滩。
正当太阳开始西斜,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隐藏在藤蔓背后的洞口。洞穴内部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萤火虫光芒闪烁,显得既神秘又诱人。我们鼓足勇气,带上头灯,深入洞穴探险。在洞穴深处,我们发现了古老的壁画,画面中描绘的是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崇拜,那一刻,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在这次探险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探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尽管丛林探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种刺激和新奇,让我们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难忘的记忆。此次探险经历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闪耀的里程碑。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的探险故事。作答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创编,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有表现力,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丛林秘境探险”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同伴在翡翠谷探险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想象丰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