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新高考九省专用01)(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新高考九省专用01)(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09:40:19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是人学” ,这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泰纳和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等文学大师通过实践总结的结论。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人,还包括作者、读者、传播者及其关系人,它们是文学发展繁荣的要素。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这些要素上均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作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作者存在“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而传统文学的作者有的守成意识过重。网络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总体较年轻,精力旺盛,思想上没有俗套,生活在基层,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劣势是因为年轻,生活体验较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尤其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和资本参与运作后的物欲调动,使其名利思想极易膨胀,潜意识里存在去主流价值倾向。传统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较多地掌握了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较丰厚的生活阅历,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居高临下掌握着传统文学传播的话语权。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主要是有的作家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他们讲资历、讲面子、讲待遇,养尊处优。
其次是作品的问题。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模式化”“低俗化” ,传统文学作品存在“经验化”“概念化” 。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及其虚拟性和海量性的特点,造就了网络文学作品“类型化”的现象。 “类型化”一方面激发了网络作者的想象力,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如《巴山旧事》 《办公室风声》 《烽烟尽处》 《日头日头照着我》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作力,甚至造成了新的俗套而呈现“模式化” 。这些模式化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审美理念,脱离了“文学是人学”的审美要求,把人们的审美趣味引向低俗、嬉戏、幻想、怪诞、放纵、反权力、反历史、反文化、反时空的邪路。而传统文学则因为一些作家在体制内的优越感,实际上已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丧失了成名前的奋斗精神,写作仅仅凭着经验而为,结果写出的作品呈现“经验化”“概念化” ,这种作品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毫无生活趣味,让读者嗤之以鼻。
再次是读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读者存在“幼稚化”,传统文学的读者存在“老年化” 。“幼稚化”表明思想不成熟,辨别问题的能力差,容易被人误导。传统文学读者的“老年化”问题,则使传统文学失去活力。“老年化”读者常常沉迷于回忆中,他们的需求一般是陈旧的叙事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文学的“经验化”和“概念化”写作。
还有是传播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传播者以资本为条件,以网络为平台,奉行以“点击率”和“粉丝数”论英雄,淡化作品的主流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传统文学则死守纸媒体的僵化观念,发行量日渐萎缩,阅读趋向小圈子化。
以上两种文学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使网络文学出现了畸形生长现象,网络作者与传播者的“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导致了网络文学的“浑浊化” ;而传统文学活力的缺失则在一定程度上使纯文学被边缘化。习总书记精辟指出:“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可见,这些存在问题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是与社会进步逆向而行的,它使两种文学形态在混沌中停滞发展甚至倒退。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推动文学发展繁荣刻不容缓的任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说明,人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要想推动文学繁荣,就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B.传统文学作者守成意识过重,是因为他们脱离基层,不思进取,养尊处优,看不起网络文学。
C.网络文学的作者与传播者主流价值观贫乏化,淡化作品的主流价值,这对文艺与社会精神生活都是一场伤害。
D.两种文学形态存在的问题,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与社会进步不一致,成为推动文学繁荣必须解决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先总说“文学是人学”观点,接下来从作者、作品、读者、传播者等方面来阐述两种文学存在的问题,层次清楚,条理明晰。
B. 文本双管齐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两种文学的各自特性及优劣。
C. 从论证方法上看,本文主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对比法等,其中对比法贯穿了文本的主要篇幅。
D.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急功近利,粗制滥造,造成了传统文学发展滞后,对传统文学是一种伤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学的“经验化”、“概念化与网络文学的“模式化”“低俗化”都是因为作者的年龄差异造成的。
B.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存在着类型化现象,它把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要求引向了邪路,由此而形成了读者“幼稚化”。
C.作者问题、读者问题、传播者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也即“文学是人学”问题,而作品问题则与这一概念无关。
D.文艺理论家泰纳和著名作家高尔基等在实践总结出来的“文学是人学”结论,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它的生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 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 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 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 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 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 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主要是因为他固守不变,不会创新,不接受现代新式发型或理发技艺。
B.本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但也有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文中关于青龙偃月刀的描写,即是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相结合,既刻画了人物,也照应标题。
C.小说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不只是刻划了何爹人物性格,又更重要的在于表达对三明爹离世的酸楚。
D.小说语言既有农民式的自然平朴、方言俚语,又有传统式的典雅方正,还有人物调侃式的恢谐幽默。
8.简要分析剃头匠何爹的性格特点。 (6分)
9.试从传统继承的角度,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昔赵宣孟将上之绛,见骫①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蠲而餔之②,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朐,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发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前在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文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颠蹶之请,坐拜之谒,虽得则薄矣。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节选自《吕氏春秋·报更》)
【注】 ①骫:同“萎”。②蠲而餔之:做成粥而喂他。蠲,同“饘”,稠粥。餔,同“哺”,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强力A则鄙矣B说之C不听也D任不E独F在G所说H亦I在说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更与女”的“更”意为另外,与《陈情表》中“更相为命”的“更”相同。
B.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文王,文中指姬昌,周太王之孙,周朝奠基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D.颜色,意为脸色,与《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宣孟在去往绛的路上遇见枯桑下一个饿倒的人,就施舍食物给他,在得知他挨饿的原因后又送给他干肉和钱。
B.晋灵公准备谋杀赵宣孟,他请赵宣孟饮酒,并派勇士潜伏在房里等待,赵宣孟识破晋灵公的阴谋,中途逃跑了。
C.淳于髡出使楚国,返程途经孟尝君的封地薛,获得孟尝君亲自送行郊外的礼遇,并从他那里得知楚攻薛的消息。
D.淳于髡向齐王指出楚、薛各自存在的问题;齐王因为先王宗庙在薛,所以立即发兵救薛,薛因此得以保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5分)
(2)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9分)
战 城 南
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①,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②。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 ①紫塞: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②参驔:检查马匹铠甲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是严整的对句,既指出交战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位置。
B.颔联听觉与视觉描写相结合,渲染出汉军与匈奴交战时的紧张局势。
C.颈联写将士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跃马逐北。
D.本诗虽描写汉与匈奴之战,却反映了诗人对唐初战争惨烈的批判。
15.本诗的结尾句与高适的《燕歌行》的结尾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全城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举古人之例,呼应“惟有饮者留其名”,表达诗人的忧愤不平之情。
(3)王湾羁旅漂泊,希望鸿雁传书,写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写到了“鸿雁”,并说它与“鱼龙”一样都不能传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花瓣 ① 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
能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目的地方,一定有它的 ② 之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中国运销国外的商品也都是逾梅岭进入韶关然后到达广州入海。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梅岭都是当时的 ③ ,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缺上去。
17. 下列句子中的“安排”与文中加点的“安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新来的领导很有一套,把单位里的刺头安排得妥妥帖帖。
B. 城市规划局对那个地段作了整齐划一的安排。
C. 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宋·陆游《兀坐久散步野舍》
D. 吃过了饭,铁蛋的妈给铁蛋安排日程:“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赵树理《杨老太爷》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A 。《论语》中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在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B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 C ,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①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②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眼界如果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③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④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⑤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走入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⑥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再次更新,其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已超10.4万部(件),目前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累计发布的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余部(件)。这意味着,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轻松“坐拥书城”了。
上述材料内容,你如何看?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全解全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是人学” ,这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文艺理论家泰纳和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等文学大师通过实践总结的结论。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人,还包括作者、读者、传播者及其关系人,它们是文学发展繁荣的要素。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这些要素上均存在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作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作者存在“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而传统文学的作者有的守成意识过重。网络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总体较年轻,精力旺盛,思想上没有俗套,生活在基层,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劣势是因为年轻,生活体验较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尤其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和资本参与运作后的物欲调动,使其名利思想极易膨胀,潜意识里存在去主流价值倾向。传统文学作者的优势在于较多地掌握了文学理论的专业知识,有较丰厚的生活阅历,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居高临下掌握着传统文学传播的话语权。但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主要是有的作家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他们讲资历、讲面子、讲待遇,养尊处优。
其次是作品的问题。网络文学作品存在“模式化”“低俗化” ,传统文学作品存在“经验化”“概念化” 。网络发表的低门槛及其虚拟性和海量性的特点,造就了网络文学作品“类型化”的现象。 “类型化”一方面激发了网络作者的想象力,产生了一些优秀作品,如《巴山旧事》 《办公室风声》 《烽烟尽处》 《日头日头照着我》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创作力,甚至造成了新的俗套而呈现“模式化” 。这些模式化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国文学理论的审美理念,脱离了“文学是人学”的审美要求,把人们的审美趣味引向低俗、嬉戏、幻想、怪诞、放纵、反权力、反历史、反文化、反时空的邪路。而传统文学则因为一些作家在体制内的优越感,实际上已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丧失了成名前的奋斗精神,写作仅仅凭着经验而为,结果写出的作品呈现“经验化”“概念化” ,这种作品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毫无生活趣味,让读者嗤之以鼻。
再次是读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读者存在“幼稚化”,传统文学的读者存在“老年化” 。“幼稚化”表明思想不成熟,辨别问题的能力差,容易被人误导。传统文学读者的“老年化”问题,则使传统文学失去活力。“老年化”读者常常沉迷于回忆中,他们的需求一般是陈旧的叙事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传统文学的“经验化”和“概念化”写作。
还有是传播者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传播者以资本为条件,以网络为平台,奉行以“点击率”和“粉丝数”论英雄,淡化作品的主流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传统文学则死守纸媒体的僵化观念,发行量日渐萎缩,阅读趋向小圈子化。
以上两种文学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使网络文学出现了畸形生长现象,网络作者与传播者的“主流价值观贫乏化” ,导致了网络文学的“浑浊化” ;而传统文学活力的缺失则在一定程度上使纯文学被边缘化。习总书记精辟指出:“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可见,这些存在问题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是与社会进步逆向而行的,它使两种文学形态在混沌中停滞发展甚至倒退。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推动文学发展繁荣刻不容缓的任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说明,人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要想推动文学繁荣,就必须解决人的问题。
B.传统文学作者守成意识过重,是因为他们脱离基层,不思进取,养尊处优,看不起网络文学。
C.网络文学的作者与传播者主流价值观贫乏化,淡化作品的主流价值,这对文艺与社会精神生活都是一场伤害。
D.两种文学形态存在的问题,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与社会进步不一致,成为推动文学繁荣必须解决的问题。
【答案】B
【解析】传统文学作者看不起网络文学,属无中生有,文本中没有提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本先总说“文学是人学”观点,接下来从作者、作品、读者、传播者等方面来阐述两种文学存在的问题,层次清楚,条理明晰。
B. 文本双管齐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两种文学的各自特性及优劣。
C. 从论证方法上看,本文主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对比法等,其中对比法贯穿了文本的主要篇幅。
D.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急功近利,粗制滥造,造成了传统文学发展滞后,对传统文学是一种伤害。
【答案】D
【解析】最后一段论述的不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伤害,而是指出推动文学繁荣需要解决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学的“经验化”、“概念化与网络文学的“模式化”“低俗化”都是因为作者的年龄差异造成的。
B.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存在着类型化现象,它把文学的审美理念与审美要求引向了邪路,由此而形成了读者“幼稚化”。
C.作者问题、读者问题、传播者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也即“文学是人学”问题,而作品问题则与这一概念无关。
D.文艺理论家泰纳和著名作家高尔基等在实践总结出来的“文学是人学”结论,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它的生命力。
【答案】D
【解析】A,作者的年龄差异不是造成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问题的原因;B,读者“幼稚化”的确存在,但它存在的原因不是网络文学类型化;C;文中第一段说“这里所说的人,不仅是指作品中所反映的人,还包括作者、读者、传播者及其关系人”,作品问题关系到人,不能说与这一概念没有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错误,原文“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可见,“弯月面”是“水”与其他物质接触受吸引形成的现象,而“凸月面”则是液体金属水银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排斥形成的现象。故选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错误,原文“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可见,作者举例是为了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错误,根据“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可见,该现象体现的是水内部的黏性或张力,而毛细作用是指水会吸附物体往上拉。
D.“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错误,作者只是从人们熟悉的身边举例,让人们能认识到这些现象,再列举自然界各种现象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也同样存在这些现象,但并不是说“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因为在自然界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室内无法完全观察到的。
故选A。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案】①水的纯度因素;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③气压因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后文“河水何以泛滥”的论述,“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即可概括出三点因素:水的纯度、颗粒间的气孔大小和气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远近有名的剃头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900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 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 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 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 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 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 ”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 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36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踊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这刀,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吴。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有一段时间,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主要是因为他固守不变,不会创新,不接受现代新式发型或理发技艺。
B.本文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但也有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文中关于青龙偃月刀的描写,即是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相结合,既刻画了人物,也照应标题。
C.小说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不只是刻划了何爹人物性格,又更重要的在于表达对三明爹离世的酸楚。
D.小说语言既有农民式的自然平朴、方言俚语,又有传统式的典雅方正,还有人物调侃式的恢谐幽默。
【答案】 C
【解析】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主要在刻画何爹的人物性格。
8.简要分析剃头匠何爹的性格特点。 (6分)
【答案】
① 技艺精湛,手法娴熟。青龙偃月刀运用自如,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剃头手法出神入化。
② 坚守执著,封建落后。不焗油、不染发,不接受电剪;固守封建,认为男人脑,女人腰,不能挠。
③ 情义为重,不多收钱。总记得自己的顾客,不多收钱,免费为三明爹剃头。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考题明确要求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应从文中何爹的相关事迹与言行,进行归纳分析。
9. 试从传统继承的角度,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6分)
【答案】
①赞颂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义。
②肯定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艺。
③忧虑传统文化固守不变而导致的衰落。
每点计2分。此开放题,考生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本题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题干要求探究传统文化精神。剃头匠何爹是个手艺人,他的精神观念、技艺传承,都体现出传统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昔赵宣孟将上之绛,见骫①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蠲而餔之②,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朐,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发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前在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文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颠蹶之请,坐拜之谒,虽得则薄矣。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节选自《吕氏春秋·报更》)
【注】 ①骫:同“萎”。②蠲而餔之:做成粥而喂他。蠲,同“饘”,稠粥。餔,同“哺”,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强力A则鄙矣B说之C不听也D任不E独F在G所说H亦I在说者
【答案】 BDH 
【解析】“强力则鄙矣”,“矣”,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说之不听也”,“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任不独在所说”,“所说”,所字结构,作“在”的宾语,其后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更与女”的“更”意为另外,与《陈情表》中“更相为命”的“更”相同。
B.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文王,文中指姬昌,周太王之孙,周朝奠基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D.颜色,意为脸色,与《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不同。
【答案】 A 
【解析】《陈情表》中“更相为命”的“更”是“轮流,更替”之意。B项,解说正确。C项,解说正确。D项,“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是“容貌”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宣孟在去往绛的路上遇见枯桑下一个饿倒的人,就施舍食物给他,在得知他挨饿的原因后又送给他干肉和钱。
B.晋灵公准备谋杀赵宣孟,他请赵宣孟饮酒,并派勇士潜伏在房里等待,赵宣孟识破晋灵公的阴谋,中途逃跑了。
C.淳于髡出使楚国,返程途经孟尝君的封地薛,获得孟尝君亲自送行郊外的礼遇,并从他那里得知楚攻薛的消息。
D.淳于髡向齐王指出楚、薛各自存在的问题;齐王因为先王宗庙在薛,所以立即发兵救薛,薛因此得以保全。
【答案】 A 
【解析】“在得知他挨饿的原因后又送给他干肉和钱”这一解说与原文所述不吻合,赵宣孟送给骫桑饿人干肉和钱,应是在听闻“臣有老母,将以遗之”之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5分)
(2)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5分)
【答案】
(1)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
(2)(淳于髡)回到齐国,禀报完毕,齐王问:“你在楚国看见什么了?”
【解析】
“德”,施恩德;“活”,使动用法,使……活;“而况”,更何况。
(2)“至于”,到了;“毕报”,禀报完毕;“何见于荆”,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荆见何”。
【参考译文】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绛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做成粥喂他,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赵宣孟说:“你名字叫什么?”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
孟尝君在薛的时候,楚国人攻打薛。淳于髡为齐国出使到楚国去,返回的时候,经过薛,孟尝君让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他,对他说:“楚国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为此担忧,我将没有办法再侍奉您了。”淳于髡说:“我遵命了。”(淳于髡)回到齐国,禀报完毕,齐王问:“你在楚国看见什么了?”淳于髡回答说:“楚国很贪婪,薛也不自量力。”齐王说:“说的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不自量力,给齐先王立了宗庙。楚国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庙必定危险。所以说薛不自量力,楚国也太贪婪。”齐王变了脸色,说:“哎呀!先王的宗庙在那里呢!”于是赶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奔走劳顿地去请求,情真意切地去礼拜,虽然可以得到人的援助,可是终究是情不深,意不厚。所以善于劝说的人,陈述形势,讲述主张,看到别人危急,就像自己处于危难之中,这样,哪里用得着极力劝说呢?极力劝说就鄙陋了。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9分)
战 城 南
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①,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②。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 ①紫塞: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②参驔:检查马匹铠甲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是严整的对句,既指出交战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位置。
B.颔联听觉与视觉描写相结合,渲染出汉军与匈奴交战时的紧张局势。
C.颈联写将士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跃马逐北。
D.本诗虽描写汉与匈奴之战,却反映了诗人对唐初战争惨烈的批判。
【答案】D 
【解析】“却反映了诗人对唐初战争惨烈的批判”错误,本诗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
15.本诗的结尾句与高适的《燕歌行》的结尾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不相同。本诗的结尾句表达了战士们高昂的斗志,以冲天豪气迎接决战的胜利。(3分)《燕歌行》的结尾句通过对战士思念爱护士卒的飞将军李广来表达对骄横享乐、不恤士卒的将军们的批判。(3分)
【解析】本诗中,“应须驻白日”是说应当让天上的太阳停下来,一直给战士们照明,“为待战方酣”是说为的是等待与敌人能够酣畅淋漓地厮杀,这表现了战士们与敌人决战的豪气,竟然希望太阳驻足,以冲天的豪气战胜敌人。《燕歌行》的结尾是“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沙场征战苦”应是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士卒死活的将军造成的。“李将军”,即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战士们思念李将军,实际上是对骄横无比、只知享乐、不顾士卒死活的将军们的批判。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风·无衣》中,强调在备战时刻,全城动员,从“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到“修我甲兵”,可谓是全副武装,整装待发。
(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举古人之例,呼应“惟有饮者留其名”,表达诗人的忧愤不平之情。
(3)王湾羁旅漂泊,希望鸿雁传书,写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写到了“鸿雁”,并说它与“鱼龙”一样都不能传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修我戈矛 修我矛戟 
(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花瓣 ① 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
能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目的地方,一定有它的 ② 之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中国运销国外的商品也都是逾梅岭进入韶关然后到达广州入海。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梅岭都是当时的 ③ ,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缺上去。
17. 下列句子中的“安排”与文中加点的“安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新来的领导很有一套,把单位里的刺头安排得妥妥帖帖。
B. 城市规划局对那个地段作了整齐划一的安排。
C. 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宋·陆游《兀坐久散步野舍》
D. 吃过了饭,铁蛋的妈给铁蛋安排日程:“今天夜里淘一点麦子……”——赵树理《杨老太爷》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安排”与D项中的“安排”,都是动词性的,意为“布置”。
A.“安排”意为“整治”;B.“安排”意为“规划”;C.“安排”,意为“施以心思人力,与纯任自然、不加干预相对”。故选D。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①纷纷扬扬 ②与众不同 ③必由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花瓣纷纷飘落,可用“纷纷扬扬”。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者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 。
②语境形容梅岭特别的地方,可用“与众不同”。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③前面说“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都要经过梅岭,可用“必由之路”。必由之路: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①比喻。本体是梅岭驿路,喻体是仄仄平平的经典,把驿路比作仄仄平平的经典,其中“仄仄平平”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驿路的崎岖险峻(或:开路艰难),“经典”一词体现了驿路从古至今,一如既往的重要作用。②引用。引用张九龄本人的诗句,既增加诗意与文化气息,又表达对张九龄的崇敬、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写出……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运用比喻修辞,把梅岭驿路比作仄仄平平的经典,诗文中的平仄代表了起伏的声调变化,而梅岭驿路也是崎岖不平的,“仄仄平平”形象地表现了开路的艰难;“经典”是永恒的,强调突出了这条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作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此处引用张九龄的诗句,增加了语言的文学色彩,使文章有韵味,也表达了对张九龄的崇敬、赞美之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A 。《论语》中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在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B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 C ,经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
①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②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眼界如果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③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④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⑤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走入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⑥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A.还表现于它超越时代的价值 B.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意义 C.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不同文化相互作用)(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A处,根据前后语句“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论语》中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在今天……”分析可知,应填的内容是经典成为经典的原因是经典拥有“长久价值”;再结合过渡句“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可知,此处应填“还表现于它超越时代的价值”。B处,根据前面语句“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可知,所填内容与其是递进关系;再结合后面例子“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可知,此处应填“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意义”。C处,根据“但”字可推知,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所填语句与“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是对应关系,所以应填“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
21.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语句②,修改为: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语句⑤,修改为: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找准要修改的序号1分,修改准确1分)
【解析】语句②中,“带来”的主语是“眼界封闭”,不是“眼界”,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语句⑤中,原句“走入”与“争鸣”不搭配,“走入”改为“参与”。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再次更新,其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已超10.4万部(件),目前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累计发布的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余部(件)。这意味着,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轻松“坐拥书城”了。
上述材料内容,你如何看?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如何正确面对古籍?每个人看法不同,一些人弃而不用,束之高阁;另一些人钻研古籍,深入其中不得出。材料谈到了古籍数字化,进而与读者见面的事。从文化传承上,这是值得肯定的事;从创新方式看,这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由此,可以有以下立意:
1.文化要传承,更要创新
2.为“古籍资源数字化”叫好。
【范文】
为“古籍资源数字化”叫好
对于爱书人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坐拥书城。
在没有公共图书馆的年代,一家一户所能拥有的藏书是有限的。况且,那些书或隐于私宅或藏于秘府,普通人难得一见。在有了公共图书馆而古籍没有数字化的年代,借阅古籍虽然便利了许多,但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学人都有过奔赴异地图书馆寻书的经历,耗时耗力耗钱不说,求书而不得的情况也是司空见惯。
古籍是文物,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使其传之久远。如果古籍被频繁借阅,脱离书库恒温恒湿的环境,加之光照、手触等影响,就难免加速老化、损坏。与此同时,古籍也是古代知识、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得到充分整理、研究、利用,使其彰显时代价值。换句话说,书是用来读的,如果只摆在书库里,就算保存得再好,也无法体现其价值。
长期以来,如何平衡好古籍收藏与古籍利用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人们。数字化为解决这个矛盾提供了契机:只要经过一次扫描,一部古籍的基本样貌、文字信息就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实现广泛传播。过去的“独家秘籍”,如今人人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了,这不能不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给当代人的福利。
当然,书多了,并不等于读书的人多了,也不等于我们读的书更多了。在获得“坐拥书城”的满足感之后,人们还需要通过阅读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
从大众阅读的角度来说,海量古籍影像资源的公布只是一个“基础工程”,仅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置身于茫茫书海之中,很多普通读者其实无法游弋自如。面对一页页繁体竖排、没有分段和标点的古文,读什么、怎么读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对于学界来说,“中华古籍资源库”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尚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的需求,有的学者希望其所关注的文献尽早公布,有的学者呼吁公布更多彩色图像以更好还原典籍原貌,有的学者期待古籍数据库能够实现全文检索而不只是公布图像……在“基础工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更为细分的古籍数据库以满足大众读者及专业人士的需要。
人们常说“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因为一部部古籍,我们了解了我们的历史,认识了我们的文化,找到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近些年,除了“中华古籍资源库”持续更新,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社会团体、热心人士都各尽所能建设了各种类型的公益性古籍数据库,使公众能够更为便捷地共享我们民族的精神遗产,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浸透在一个个字符之中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则体现在对古籍长久而持续的阅读与思索之中。
基于此,我们为“古籍资源数字化”叫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