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
2.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优秀品质。
3.了解课文对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4.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
【教学重难点】
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同学们,提到英雄,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人的身影?全班交流。
2.是呀,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我们至今难忘,为了纪念他们,在下周四清明节期间,学校计划举行“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人物主题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为第一期的主题人物做准备。
活动一:了解人物事迹
1.出示照片:同学们,这是革命英烈李大钊,谁能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一谈对他的了解?全班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丰富,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它能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2.教师出示收集到的人物资料,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3.李大钊在1927年4月28日从容就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的开头也这样写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4.通过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感受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明确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对父亲十六年前的回忆,齐读课题。
5.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快速浏览课文,先圈出文中关于时间节点的词语,再概括作者回忆的有关李大钊的关键事件。
6.预设:①第一个时间节点那年春天,李大钊早出晚归;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被抓。所有的这些关键信息都在告诉我们,那年春天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面对严峻的形势,李大钊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生答,师相机板书:坚守。
②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梳理:4月6日李大钊被捕;十几天过去了,李大钊被审;28日李大钊被害。(相机板书)
7.师小结:我们梳理出文章的写作顺序,抓住主要人物,概括出主要事件,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体会人物品质
1.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可以忘记多少人,多少事呀!但是,李星华却清清楚楚的记得这些时间,这些事件,除此之外她还清清楚楚的记得什么呢?这需要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仔细品读。
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关注描写李大钊言行、外貌、神态的相关句子,试着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品质,写下个人感悟。
2.全班交流:
预设:(一)被捕前的语言描写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①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局势谈体会,教师相机评价引导,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的品质。
②出示有关当时局势的补充资料,学生谈体会,教师相机引导感受李大钊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多留一天就多一分危险,所以朋友、母亲都几次劝他离开,可李大钊的回答都非常的坚决,指名试着读出坚决的语气。
④生生评价朗读,教师相机点拨注意反问的语气应该更加强烈;重读不能轻易离开、工作多么重要等。
⑤学生练读,指名范读。
2.师小结: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清清楚楚地记得的是父亲一句坚决的回答表达出的对革命的忠诚:正如单元导语页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被捕时的言行描写
1.可怕的一天还是来了,李大钊在被捕时又是怎么样的表现呢?“我”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全班交流。
(1)“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学生谈体会,教师引导感受李大钊的沉着镇定。
(2)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①学生谈体会,师引导思考:为什么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这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才让我们对他们都没有道理可讲?快速画出相关句子。
②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师生接读。——这样的声音让“我”有什么感受?生答。
③当时的我还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没有什么,不用怕。这样的声音又会带给“我”怎样的影响?生答。下文中说在法庭上,我怕父亲说出哥哥,就抢着说我是最大的,我不知道哪来的机智和勇敢,你知道吗?生交流,师小结:这就是父亲带给他的勇气,这就是革命者带给人的力量。
④当时的我还看到了这群人一副怎样的嘴脸?生回答,师引读:面对这样一群魔鬼,齐读: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清清楚楚地记得的不仅仅是父亲被捕的情形,还有什么?生回答。师小结:我记住的是父亲的言行传递的是英雄的力量和气概。
3.回顾这部分内容,作者采用什么手法让我们体会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的?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对比。师小结:作者对比着写,我们对比着读,就把人物读丰满了。
(三)法庭上的外貌描写
1.十几天之后,“我”终于在法庭上见到了父亲,他有什么改变?没变的又是什么?谁能对比着谈一谈。
2.生读句子,谈父亲外貌的改变: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
3.结合课前收集到的时代背景资料猜想他为什么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想象一下他被捕后可能受到了哪些酷刑?
4.教师补充李大钊所受酷刑材料,生谈感受。师小结:李大钊平静的背后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5.他为什么这么平静,这么安定?——生答,师出示句子,学生谈理解,教师相机评价。
6.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所以在局势越来越严峻、多留一刻就多一分生命危险的时候,他仍然选择坚守,是因为,学生接读;当面对军阀的搜捕、魔鬼的百般折磨后依然那么平静而慈祥,因为学生接读。
7.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清清楚楚地记得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李大钊曾是一名大学教授,可他决然以生命之钟撞响中国之黎明,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对李大钊的评价。)
8.但革命者也是平凡人,出示第28自然段,思考:父亲的这句话、这个眼神里包含了什么?师小结:英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平凡人,但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舍小家为大家,这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为了革命的奉献精神,所以作为女儿的李星华还将父亲这不舍的一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四)被害后
1.更让作者刻骨铭心的还有第二天,师配乐范读最后三段,学生谈感受。
2.十六年后的回忆,作者清清楚楚地记得1927年4月28日,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首尾呼应。师小结: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
活动三:传承人物精神
1.我们记住了这个日子:1927年4月28日。其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间,有2000多万名烈士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出示部分英雄被难日。
2.现在这些英雄不在了,父亲李大钊不在了,但他们为我们留下的是什么?拿出笔写下来。
3.相机让学生将个别词语板书到黑板上。请2名学生展示自己的感悟。
4.师小结:一个民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不只出现在战场上,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需要英雄精神、革命精神,所以,我们要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传承革命精神。
作业:
1.希望同学们课下去收集更多革命英烈的资料,去阅读更多他们的革命故事,整理成英雄人物档案,为革命英雄人物主题展做好准备。
2.其实作为女儿的李星华对父亲的一生都做了回忆,写下整本回忆录《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书中为读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荐大家去阅读。
板书设计: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坚守
被捕 对比手法
被审 首尾呼应
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