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现代诗两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中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现代诗两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4 07:3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沈灶中学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 诵读欣赏所选的两首现代诗歌,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2. 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3. 诗歌的意象,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精彩片段。
2、品味小说优美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典型人物的典型意义。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少年歌》
一、情境导入
1.设置情境: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期
根据老师的问题思考。
如“花季雨季”、“花样年华”、花季少年”……
2.激情导人: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少年歌》
二、听听你的声音
发放朗读示例,学生朗诵范文。
1.自由诵读,体味诗情。细细品味,吟诵诗歌。
2.速背课文,看谁背得快,背的流利。指导学生展开竞争,加快背诵速度,提高诵读兴趣。
三、探究思考:
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②“泾浊渭清”什么意思?
③这一节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④第四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说明什么?“我们要翻一阕新声”怎么理解?
赏析:
1、《少年歌》选自现代诗人朱湘写的《草莽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少年歌》是他早年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诗人用第一人称,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他所希望看到的新一代少年的形象。
2、全诗分四节。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读者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意象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3、第一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少年比做“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末句点明段旨。
4、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诗人运用“泾浊渭清”的典故,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泾浊渭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
末句点明段旨。
5、第三节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他们敢爱敢恨,爱憎分明。这一段表达了青少年与“一切衰朽的东西”斗争到底的精神。
6、第四节点明主旨,形象说明要团结广大青少年一起奋斗,奔向灿烂的前程。“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四、总结:
全诗笔调欢快,格调清新,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五、拓展练习:
1、 仿照《少年歌》写一首诗,要求表现少年的活泼与清纯,对生活的热爱,或者对生命价值的体验与感受等情感。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由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3、 诵读展示自己的诗作。
4、 适当点评,归纳式总结。
少年歌
山羊---------------活泼
山泉---------------清纯
热烈同勇敢---------勃勃生机
新人---------------奔向灿烂的前程
《生活是多么广阔》
自读程序
第一步,诵读。
可采取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可安排8分钟,至少要读4遍。第一遍快速默读,要求读得流畅;第二遍出声朗读,要求读出节奏;第三遍有表情地朗读,要求能读出感情;第四遍齐读或默读,要求能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步,理解。
采取研讨和点拨的方法,指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时间可安排20分钟左右,在进一步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研讨、点拨,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理解诗中所使用的比喻。
3.理解诗中形象化的语言所表达的抽象的意义。
4.理解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5.理解该诗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品味。
自读思考练习: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②第一节写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做“海洋”?
③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与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④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
自读点拨
赏析:
1、《生活是多么广阔》是现代诗人何其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1941年在延安写的。全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
2、第一节写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活比做“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生命活力。
3、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11个排比句充满了高强度的动作性,每个句子都描绘了一种美妙的生活情景。后四个排比句从动入静,由实转虚,描写生活内在美:心灵的高尚,对人的友爱。启发人们“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4、第三节重复第一节,同中有异,“芬芳”写出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第四步,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全班进行朗读的讨论、评点、表演等。
(解说:这4个步骤,不仅适用于学诗,也可以说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基本程序。设计这个自读程序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体现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突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该诗较短,内容也比较浅显,所以积累部分只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对于内容丰富、文采飞扬的课文,学生还应该积累词汇、句式(名言警句)以及表现方法等。)
第五步,辐射。
以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特别是诗人丰富的想象,诗中哪些词语运用的好?为什么?
第六步,总结。
这首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平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
练习:
1、十五六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2、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由交流,相互评价,修改。
3、 诵读展示自己的诗作。
4、 适当点评,归纳式总结。
板书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海洋
开发生活宝藏
体验生命的价值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用热情发现真诚”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