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分扣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会选用多个标准进行多次分类,在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积累分类的经验,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1.选择合适的标准和顺序依次继续分类,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分类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问导入 1.王老师的外套扣子掉了,要赶快帮忙把扣子装上。你们愿意帮忙吗?首先,我们要帮王老师找些扣子。 2. 请同学们按不同的标准将扣子分分类吧。 二、疑问互学 1.初次分类 预设1:“老师,我是按形状分的,我把圆形的分为一类,数一数,,一共有7个扣子。我把正方形的分为一类,数一数,也有7个扣子。” 预设2:“老师,我是按扣眼个数分的,我把有两个扣眼的分为一类,数一数,一共有8个。我把有四个扣眼的分为一类,数一数,一共有6个扣子。” 师:比较两种分法的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1:“我发现同样是分成两类,按形状分和按扣眼数分,每种的数量不一样。” 是的,看来分类标准不同,分的结果可能不同。 预设2:“我发现无论按什么标准分,扣子的总数都是14个,你看7+7=14,8+6也等于14。” 小结:是的,无论按哪种标准分,扣子的总数不变。 2.再次分类 师:你还能继续往下分吗? 预设1:“我按形状分成两类后,再按扣眼数分。你看圆形的扣子就分了两个扣眼的圆形扣子和四个扣眼的圆形扣子。方形扣子就分成了两个扣眼的方形扣子和四个扣眼的方形扣子。” 预设2:“我按扣眼数分成两类后,再按形状分。你看两个扣眼的扣子就被分成了两个扣眼的圆形扣子和两个扣眼的方形扣子。四个扣眼的扣子就被分成了四个扣眼的圆形扣子和四个扣眼的方形扣子。” 师:比较两种分法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2:最后都分成了一样的四类! 总结:看来虽然两种方法第一次分类的标准不同,但分了两次后都是既按形状分、又按扣眼数分,标准相同。即使运算顺序不同,最后的结果也相同。 三、当堂练习 1.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扣子,你发现哪些分类标准?那你准备采用怎样的分类方法把这些扣子一直分下去,直到没有不同呢? 预设1:颜色→形状→扣眼 预设2:形状→颜色→扣眼 …… 师:同学们,他们的分法一样吗?那我们猜测一下,他们分出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2.指名上台用多媒体板演 再次总结:当一直分到不能再分时,分法不同,结果却相同。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今天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践活动,叫做…(分扣子)我们知道了分类不能随意,它是需要标准的,一直分到没有不同时,就不能再分了,虽然分法不同,但是分类的结果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