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6 20:28:31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胃(juàn) 幽咽(yè)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niǎn)冰辙
D.布衾(jīn) 庇(bì)护
风怒号(háo)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布衾”的“衾”应读“ qīn "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汉字的拼读。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2023九上·江油开学考)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既运用了反复手法,又引出了吏与妇情绪的强烈对比,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如狼似虎、老妇的哀苦可怜,并为老妇下面的诉说制造悲愤的气氛。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自己联想到他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
C.“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出了诗人饱尝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可贵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千余斤”,点明炭的数量,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惜不得”,诗人以心理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卖炭翁
【解析】【分析】D:卖炭翁的勇敢反抗,错误。宫使驱将惜不得,翻译为: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课文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二、综合题
(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学校将在开学日赠送新年贺卡的活动,请你参与以“龙行龘龘”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设计。
⑴▲迎龙年 寄语区:____
恭贺新▲⑵ 阐释区:____
【贺卡正面】 【贺卡反面】
3.请你为贺卡正面①②处分别选择正确的汉字。
A.喜 B.嬉 C.禧 D.嘻
⑴    ⑵   
4.根据主题意义,小稠同学搜集了诗文,邀你一起整理【贺卡 阐释区】的素材内容。
龙行龘龘: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象征着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
出处 相应诗文 精神追求
《桃花源记》陶渊明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⑴   。 踽踽前行,繁花似锦。
《关雎》《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⑵   ,⑶   。 美好感情,勇敢表达。
《蒹葭》《诗经 秦风》 溯洄从之,⑷   。溯游从之,⑸   。 艰难险阻,执着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⑹   。 一扫愁云,积极向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⑺   ,⑻   。 希望从政,为国效力。
《北冥有鱼》庄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风而飞,翱翔九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⑼   ! 广济苍生,博大胸怀。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⑽   ,寂寞沙洲冷。 孤独心境,坚守理想。
⑾小稠所梳理的诗文哪一句不符合主题意义?请你删去并阐述理由。   
5.小州同学打算在【寄语区】书写一首关于“龙”的古诗,来表达对同学的鼓励与期待。请你仔细阅读【甲】【乙】两诗,从中选择一首推荐,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甲】元龙铭 西晋·傅玄 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景九渊,飞跃天庭。 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汙泥,上凌太清。 【乙】咏龙诗 金·完颜亮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答案】3.A;C
4.豁然开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天涯若比邻;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拣尽寒枝不肯栖;《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符合。该句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主人公热切地追求爱情,而“龘龘”是群龙腾飞的样子,表现了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推荐乙诗。因为【甲】诗描写壮丽的神龙在太阳之影中出现,潜于深渊,飞凌天庭,能屈能伸,善于变化,表达了诗人爱龙喜龙好龙崇龙之情。而【乙】诗前两句通过“蛟龙潜匿,混和虾蟆”的描写,表现蛟龙的潜伏和低调,后两句则通过蛟龙“撼摇霹雳震山河”的描写,展现出它的震撼力量,表现了蛟龙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对蛟龙的敬畏之情,对自身潜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许。用乙诗更能表达对同学的激励和期待。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字形,重点侧重于易错形近字。平时应理解记忆,可以通过字义记忆,如:歉疚的疚是愧疚的疚,歉疚本意是对自己的过失感到过意不去,含内疚的意思,所以是歉疚不是歉纠,同样的方法还有,箫笛,不是萧笛,箫是乐器,和竹子有关,所以是竹字头。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古诗文默写,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应读准字音,把握好字形,再对比译文,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还应多练,筛选出易错字,针对性地强化记忆。关于理解性的默写,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学会以关键词为线索找出对应的原句。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此类题目的难点在于不直接提问,文章的主旨、主题、思想是什么?而是结合一定的句子和题目从侧面考查, 所以学生一定要审清题目,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其次,建议平时的复习中,应理解性地记忆文章的主旨,要结合文章的情节,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3.A、喜 :欢乐;高兴。符合题意。
B、嬉 :玩耍;游戏。
C、禧 :幸福;吉祥。符合题意。
D、嘻:叹词。表示赞美或惊异。
故答案为:A;C
4.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要求学生把握好字形。本题的易错字有:(1)朗; (3) 逑; (7)楫;(8)庇。
故答案为:豁然开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天涯若比邻;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拣尽寒枝不肯栖
;《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符合。该句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主人公热切地追求爱情,而“龘龘”是群龙腾飞的样子,表现了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甲】诗主要写了龙飞天、善于变化的样子。表达了对龙的喜欢。
【乙】 诗主要写了龙低调和潜伏的特点,以及志向远大,表达了对自身潜力的信心,所以本诗更适合作为寄语。
故答案为:推荐乙诗。因为【甲】诗描写壮丽的神龙在太阳之影中出现,潜于深渊,飞凌天庭,能屈能伸,善于变化,表达了诗人爱龙喜龙好龙崇龙之情。而【乙】诗前两句通过“蛟龙潜匿,混和虾蟆”的描写,表现蛟龙的潜伏和低调,后两句则通过蛟龙“撼摇霹雳震山河”的描写,展现出它的震撼力量,表现了蛟龙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对蛟龙的敬畏之情,对自身潜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许。用乙诗更能表达对同学的激励和期待。
三、综合性学习
6.(2024·新邵模拟)综合性学习。
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辰龙年,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中国人对龙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华夏语言中处处皆是,你能写出两个带“龙”字的成语吗?
(2)人们还习惯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就有“卧龙”之称,他“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直到被刘备三顾而出山,方如飞龙在天成就了一番伟业。
(3)今年是农历的龙年,说到”龙”不能不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说起。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我们祖先用十二种动物两两相对,来寄寓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如第一组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一理论,你能试着从其余五组动物中任选一组仿照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它们所包涵的寓意吗?
【答案】(1)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行虎步
(2)诸葛亮
(3)示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如果光有勇猛,不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光谨慎,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光有刚猛,不柔韧,就容易折断;而光柔韧,没有刚猛,就会失去主见。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知识点】名人事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带龙的成语。解答时,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带龙成语很多,如:藏龙卧虎、笔走龙蛇、画龙点睛、龙飞凤舞等。
(2)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的“龙”。此题比较简单,从“卧龙”“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被刘备三顾而出山”等语句可判断出是诸葛亮。
(3)本题考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包涵的寓意。十二生肖在传统的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 ,并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认识。虎和兔:虎代表阳刚,兔代表阴柔。阳刚遇阴柔应该要和谐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阳刚,不阴柔,那就变成了鲁莽,而只是阴柔,不阳刚,那就变成了懦弱。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刚猛,不柔韧,那就变成了暴戾;而只是柔韧,不刚猛,那就变成了软弱。
故答案为:⑴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行虎步
⑵诸葛亮
⑶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如果光有勇猛,不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光谨慎,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光有刚猛,不柔韧,就容易折断;而光柔韧,没有刚猛,就会失去主见。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⑵⑶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四、诗歌鉴赏
7.同学们以带有“月”的诗歌进行课题研究,请你参与。
【甲】阳关曲·中秋月①
[北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乙】宿渔家
[北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②,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①该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苏轼与弟弟苏辙相别七年后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②海涯:海边。
方法一:个案分析法
(1)月光下,苏轼的心情有何变化? 请根据你对【甲】词的理解,在下图中为其选择心情变化折线(A或B)并简述理由。
(2)研读【乙】诗,分析诗人在月下的所见所感。
(3)方法二:比较探究法
诗歌原句 写法探究
此生此夜 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直抒胸臆,从今夜推想明年中秋,抒发自己与弟弟苏辙久别重聚又分别的感伤。
灯前 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答案】(1)示例一:【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阔别七年的感伤消散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聚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聚的喜悦,所以我认为A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示例二;【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圆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但在这喜悦之外,词人却想到明年此时或许兄弟二人又已分别,又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感伤,所以我认为 B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2)【乙】诗中诗人看到的明月清亮而刺眼,照着满载而归,愉悦归来的人们,描绘出渔人热情待客,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习面:尽管几代人都靠持鱼为生,但人们仍然感到满足安适,展现出艰辛人生中的诗美,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与对乐观生活的淳朴人民的赞美。
(3)示例一: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渔民回到家里和客人对话的情景,写出了渔民生活虽然辛苦,但能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表现了渔民乐观开朗的精神。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是渔民在渔家灯前说给客人听的话,其中一个“送”字,将明月写成送行者,以明月的多情表现出了渔民捕鱼归途中的闲适满足,通过美好画面的描绘表现了渔民平安归家的恰悦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分析】(1)A折线表示苏轼的心情从感伤逐渐转变为喜悦。这符合词中“此生此夜”兄弟团圆的温馨画面,表明苏轼与弟弟久别重聚的欢乐情绪。在这一情境下,七年来的离别之苦似乎被明亮的月光和亲人的笑脸所化解,使得苏轼的心情逐渐上升,最终达到喜悦的顶峰。B折线则揭示出更复杂的心情变化。起始,苏轼和弟弟团聚的喜悦是显著的,这种欢乐被明月当空的景象所衬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人的心情开始逐渐下降,因为他意识到这种团聚是短暂的,明年此时,他们或许又已各奔东西。这种即将离别的预感,让词人的心情在喜悦中夹带着淡淡的忧伤。
(2)诗人所见的明月清亮而刺眼,它不仅照亮了渔家的两三间屋盖芦花的简陋住所,也照亮了满载而归的渔船。这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渔家人生活的清贫却充实,也映衬出渔家人的勤劳和坚韧。诗人通过描绘“灯前笑说归来夜”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渔家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尽管他们每天都面临着大海的风险,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种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渔家人的纯朴和热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渔家人乐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欣赏渔家人尽管生活艰辛,却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种生活态度让诗人感到敬佩和赞赏。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闲适愉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苏轼的“此生此夜 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直接抒发胸臆的方式。他直接表达了自己与弟弟苏辙久别重聚又分别的感伤,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强烈而深沉,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楚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而郭震的“灯前 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则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渔民归家后与客人对话的场景,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渔民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这种方式的表达更加含蓄,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但却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郭震的诗句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将明月拟人化为送行者,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丰富。
故答案为:(1)【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阔别七年的感伤消散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聚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聚的喜悦,所以我认为A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圆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但在这喜悦之外,词人却想到明年此时或许兄弟二人又已分别,又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感伤,所以我认为 B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2)【乙】诗中诗人看到的明月清亮而刺眼,照着满载而归,愉悦归来的人们,描绘出渔人热情待客,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习面:尽管几代人都靠持鱼为生,但人们仍然感到满足安适,展现出艰辛人生中的诗美,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与对乐观生活的淳朴人民的赞美。
(3)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渔民回到家里和客人对话的情景,写出了渔民生活虽然辛苦,但能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表现了渔民乐观开朗的精神。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是渔民在渔家灯前说给客人听的话,其中一个“送”字,将明月写成送行者,以明月的多情表现出了渔民捕鱼归途中的闲适满足,通过美好画面的描绘表现了渔民平安归家的恰悦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五、文言文阅读
(2023八下·黄埔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丽水令沈宣词甚异之,欲酬以五十万。客许而未及给,遽①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③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④,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⑤,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遽:就。②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会:适逢,恰巧遇到。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⑤飞龙:指皇家。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见往事耳
B.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客许而未及给/潭中鱼可百许头
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东市买骏马
9. 把“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 结合甲乙两文,思考一匹马能成为“名马”的条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8.B
9.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0.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①有本领(才能、才华),品貌兼备。“吃饱力足,才美外见”“洁白而毛鬣类朱”。②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③有“伯乐”的赏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魏帅李公蔚识马,可见“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社会创设人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文章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马说;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附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丽水县令沈宣词觉得十分奇异,想要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购买)。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和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后来沈宣词得到了这匹马,乘马的情况也和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8.A.同“现”,表现/了解;B.怎么/怎么;C.答应/左右;D.买/集市;故选B。
故答案为:B
9.重点词:策,鞭打;道,方法;食,同“饲”,喂;材,同“才”,才能;通,通晓。
故答案为: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0.句意: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他日”是时间状语,“谒公遂”“问向时马”是两层意思。故可断为: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故答案为: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 结合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乙文“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句可知,“名马”要有本领,品貌兼备;
结合乙文“公遂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句可知,“名马”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
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最后被李公蔚相中才一举成名。结合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句可知,“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乙文“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可知随便谁都可以使唤它,失去了它该有的价值,所以说是王公遂根本不懂马,不爱惜马,让马没有发挥它的才能。可见,社会应为人才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故答案为:①有本领(才能、才华),品貌兼备。“吃饱力足,才美外见”“洁白而毛鬣类朱”。②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③有“伯乐”的赏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魏帅李公蔚识马,可见“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社会创设人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文章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六、语言表达
1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答案】【参考例文】
深秋,北风呼呼地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神暗淡无光。他仿佛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钻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杜甫只好用薄得不能再薄、旧得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们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写作能力,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做,但也不容易得满分。
【点评】这道题不但要求考生准确将诗歌翻译 下来,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形成一片小文章片段。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胃(juàn) 幽咽(yè)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niǎn)冰辙
D.布衾(jīn) 庇(bì)护
风怒号(háo)
2.(2023九上·江油开学考)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既运用了反复手法,又引出了吏与妇情绪的强烈对比,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如狼似虎、老妇的哀苦可怜,并为老妇下面的诉说制造悲愤的气氛。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自己联想到他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
C.“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出了诗人饱尝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可贵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千余斤”,点明炭的数量,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惜不得”,诗人以心理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二、综合题
(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学校将在开学日赠送新年贺卡的活动,请你参与以“龙行龘龘”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设计。
⑴▲迎龙年 寄语区:____
恭贺新▲⑵ 阐释区:____
【贺卡正面】 【贺卡反面】
3.请你为贺卡正面①②处分别选择正确的汉字。
A.喜 B.嬉 C.禧 D.嘻
⑴    ⑵   
4.根据主题意义,小稠同学搜集了诗文,邀你一起整理【贺卡 阐释区】的素材内容。
龙行龘龘: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象征着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
出处 相应诗文 精神追求
《桃花源记》陶渊明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⑴   。 踽踽前行,繁花似锦。
《关雎》《诗经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⑵   ,⑶   。 美好感情,勇敢表达。
《蒹葭》《诗经 秦风》 溯洄从之,⑷   。溯游从之,⑸   。 艰难险阻,执着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海内存知己,⑹   。 一扫愁云,积极向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⑺   ,⑻   。 希望从政,为国效力。
《北冥有鱼》庄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乘风而飞,翱翔九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⑼   ! 广济苍生,博大胸怀。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⑽   ,寂寞沙洲冷。 孤独心境,坚守理想。
⑾小稠所梳理的诗文哪一句不符合主题意义?请你删去并阐述理由。   
5.小州同学打算在【寄语区】书写一首关于“龙”的古诗,来表达对同学的鼓励与期待。请你仔细阅读【甲】【乙】两诗,从中选择一首推荐,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甲】元龙铭 西晋·傅玄 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潜景九渊,飞跃天庭。 屈伸从时,变化无形。偃伏汙泥,上凌太清。 【乙】咏龙诗 金·完颜亮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三、综合性学习
6.(2024·新邵模拟)综合性学习。
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辰龙年,学校开展以“龙年话龙”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中国人对龙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华夏语言中处处皆是,你能写出两个带“龙”字的成语吗?
(2)人们还习惯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就有“卧龙”之称,他“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直到被刘备三顾而出山,方如飞龙在天成就了一番伟业。
(3)今年是农历的龙年,说到”龙”不能不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说起。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也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我们祖先用十二种动物两两相对,来寄寓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如第一组老鼠和牛。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如果光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光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一理论,你能试着从其余五组动物中任选一组仿照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它们所包涵的寓意吗?
四、诗歌鉴赏
7.同学们以带有“月”的诗歌进行课题研究,请你参与。
【甲】阳关曲·中秋月①
[北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乙】宿渔家
[北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②,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①该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苏轼与弟弟苏辙相别七年后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②海涯:海边。
方法一:个案分析法
(1)月光下,苏轼的心情有何变化? 请根据你对【甲】词的理解,在下图中为其选择心情变化折线(A或B)并简述理由。
(2)研读【乙】诗,分析诗人在月下的所见所感。
(3)方法二:比较探究法
诗歌原句 写法探究
此生此夜 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直抒胸臆,从今夜推想明年中秋,抒发自己与弟弟苏辙久别重聚又分别的感伤。
灯前 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五、文言文阅读
(2023八下·黄埔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丽水令沈宣词甚异之,欲酬以五十万。客许而未及给,遽①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③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④,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⑤,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遽:就。②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会:适逢,恰巧遇到。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⑤飞龙:指皇家。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见往事耳
B.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C.客许而未及给/潭中鱼可百许头
D.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东市买骏马
9. 把“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 结合甲乙两文,思考一匹马能成为“名马”的条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六、语言表达
1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布衾”的“衾”应读“ qīn "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汉字的拼读。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2.【答案】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卖炭翁
【解析】【分析】D:卖炭翁的勇敢反抗,错误。宫使驱将惜不得,翻译为: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赏析。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课文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答案】3.A;C
4.豁然开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天涯若比邻;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拣尽寒枝不肯栖;《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符合。该句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主人公热切地追求爱情,而“龘龘”是群龙腾飞的样子,表现了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推荐乙诗。因为【甲】诗描写壮丽的神龙在太阳之影中出现,潜于深渊,飞凌天庭,能屈能伸,善于变化,表达了诗人爱龙喜龙好龙崇龙之情。而【乙】诗前两句通过“蛟龙潜匿,混和虾蟆”的描写,表现蛟龙的潜伏和低调,后两句则通过蛟龙“撼摇霹雳震山河”的描写,展现出它的震撼力量,表现了蛟龙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对蛟龙的敬畏之情,对自身潜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许。用乙诗更能表达对同学的激励和期待。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字形,重点侧重于易错形近字。平时应理解记忆,可以通过字义记忆,如:歉疚的疚是愧疚的疚,歉疚本意是对自己的过失感到过意不去,含内疚的意思,所以是歉疚不是歉纠,同样的方法还有,箫笛,不是萧笛,箫是乐器,和竹子有关,所以是竹字头。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默写。古诗文默写,识记是基础,理解是关键。平时应读准字音,把握好字形,再对比译文,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最后,还应多练,筛选出易错字,针对性地强化记忆。关于理解性的默写,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学会以关键词为线索找出对应的原句。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此类题目的难点在于不直接提问,文章的主旨、主题、思想是什么?而是结合一定的句子和题目从侧面考查, 所以学生一定要审清题目,明白出题人的意图。其次,建议平时的复习中,应理解性地记忆文章的主旨,要结合文章的情节,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3.A、喜 :欢乐;高兴。符合题意。
B、嬉 :玩耍;游戏。
C、禧 :幸福;吉祥。符合题意。
D、嘻:叹词。表示赞美或惊异。
故答案为:A;C
4.本题考查古诗词的默写,要求学生把握好字形。本题的易错字有:(1)朗; (3) 逑; (7)楫;(8)庇。
故答案为:豁然开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道阻且跻,宛在水中坻/道阻且右,宛在水中沚);天涯若比邻;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拣尽寒枝不肯栖
;《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符合。该句形容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表达了主人公热切地追求爱情,而“龘龘”是群龙腾飞的样子,表现了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甲】诗主要写了龙飞天、善于变化的样子。表达了对龙的喜欢。
【乙】 诗主要写了龙低调和潜伏的特点,以及志向远大,表达了对自身潜力的信心,所以本诗更适合作为寄语。
故答案为:推荐乙诗。因为【甲】诗描写壮丽的神龙在太阳之影中出现,潜于深渊,飞凌天庭,能屈能伸,善于变化,表达了诗人爱龙喜龙好龙崇龙之情。而【乙】诗前两句通过“蛟龙潜匿,混和虾蟆”的描写,表现蛟龙的潜伏和低调,后两句则通过蛟龙“撼摇霹雳震山河”的描写,展现出它的震撼力量,表现了蛟龙的志向和抱负,表达了诗人对蛟龙的敬畏之情,对自身潜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许。用乙诗更能表达对同学的激励和期待。
6.【答案】(1)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行虎步
(2)诸葛亮
(3)示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如果光有勇猛,不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光谨慎,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光有刚猛,不柔韧,就容易折断;而光柔韧,没有刚猛,就会失去主见。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知识点】名人事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带龙的成语。解答时,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带龙成语很多,如:藏龙卧虎、笔走龙蛇、画龙点睛、龙飞凤舞等。
(2)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的“龙”。此题比较简单,从“卧龙”“躬耕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被刘备三顾而出山”等语句可判断出是诸葛亮。
(3)本题考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包涵的寓意。十二生肖在传统的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寓意 ,并有相对固定的搭配,这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认识。虎和兔:虎代表阳刚,兔代表阴柔。阳刚遇阴柔应该要和谐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阳刚,不阴柔,那就变成了鲁莽,而只是阴柔,不阳刚,那就变成了懦弱。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刚猛,不柔韧,那就变成了暴戾;而只是柔韧,不刚猛,那就变成了软弱。
故答案为:⑴龙马精神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行虎步
⑵诸葛亮
⑶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如果光有勇猛,不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光谨慎,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光有刚猛,不柔韧,就容易折断;而光柔韧,没有刚猛,就会失去主见。刚猛和柔韧一定要结合在一起。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和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⑵⑶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7.【答案】(1)示例一:【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阔别七年的感伤消散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聚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聚的喜悦,所以我认为A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示例二;【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圆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但在这喜悦之外,词人却想到明年此时或许兄弟二人又已分别,又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感伤,所以我认为 B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2)【乙】诗中诗人看到的明月清亮而刺眼,照着满载而归,愉悦归来的人们,描绘出渔人热情待客,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习面:尽管几代人都靠持鱼为生,但人们仍然感到满足安适,展现出艰辛人生中的诗美,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与对乐观生活的淳朴人民的赞美。
(3)示例一: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渔民回到家里和客人对话的情景,写出了渔民生活虽然辛苦,但能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表现了渔民乐观开朗的精神。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是渔民在渔家灯前说给客人听的话,其中一个“送”字,将明月写成送行者,以明月的多情表现出了渔民捕鱼归途中的闲适满足,通过美好画面的描绘表现了渔民平安归家的恰悦之情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
【解析】【分析】(1)A折线表示苏轼的心情从感伤逐渐转变为喜悦。这符合词中“此生此夜”兄弟团圆的温馨画面,表明苏轼与弟弟久别重聚的欢乐情绪。在这一情境下,七年来的离别之苦似乎被明亮的月光和亲人的笑脸所化解,使得苏轼的心情逐渐上升,最终达到喜悦的顶峰。B折线则揭示出更复杂的心情变化。起始,苏轼和弟弟团聚的喜悦是显著的,这种欢乐被明月当空的景象所衬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人的心情开始逐渐下降,因为他意识到这种团聚是短暂的,明年此时,他们或许又已各奔东西。这种即将离别的预感,让词人的心情在喜悦中夹带着淡淡的忧伤。
(2)诗人所见的明月清亮而刺眼,它不仅照亮了渔家的两三间屋盖芦花的简陋住所,也照亮了满载而归的渔船。这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渔家人生活的清贫却充实,也映衬出渔家人的勤劳和坚韧。诗人通过描绘“灯前笑说归来夜”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渔家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尽管他们每天都面临着大海的风险,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种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渔家人的纯朴和热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渔家人乐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欣赏渔家人尽管生活艰辛,却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这种生活态度让诗人感到敬佩和赞赏。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闲适愉悦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苏轼的“此生此夜 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是直接抒发胸臆的方式。他直接表达了自己与弟弟苏辙久别重聚又分别的感伤,这种直白的情感表达强烈而深沉,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楚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而郭震的“灯前 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则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渔民归家后与客人对话的场景,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渔民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这种方式的表达更加含蓄,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但却给人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郭震的诗句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将明月拟人化为送行者,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和丰富。
故答案为:(1)【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阔别七年的感伤消散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聚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聚的喜悦,所以我认为A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甲】词中苏轼与弟弟共同赏月,在“此生此夜”的明月当空、兄弟团圆之中,抒发了词人和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但在这喜悦之外,词人却想到明年此时或许兄弟二人又已分别,又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感伤,所以我认为 B 折线能体现词人在月下的心情变化。
(2)【乙】诗中诗人看到的明月清亮而刺眼,照着满载而归,愉悦归来的人们,描绘出渔人热情待客,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习面:尽管几代人都靠持鱼为生,但人们仍然感到满足安适,展现出艰辛人生中的诗美,表现了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与对乐观生活的淳朴人民的赞美。
(3)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渔民回到家里和客人对话的情景,写出了渔民生活虽然辛苦,但能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表现了渔民乐观开朗的精神。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随船送到家”,是渔民在渔家灯前说给客人听的话,其中一个“送”字,将明月写成送行者,以明月的多情表现出了渔民捕鱼归途中的闲适满足,通过美好画面的描绘表现了渔民平安归家的恰悦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本题考查多角度赏析名句。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然后从修辞手法、内容主旨、哲理等方面对诗句进行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要答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手法的作用;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写出该诗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胸襟;从哲理角度赏析,则需要答出该诗句蕴含的哲理。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答案】8.B
9.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0.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①有本领(才能、才华),品貌兼备。“吃饱力足,才美外见”“洁白而毛鬣类朱”。②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③有“伯乐”的赏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魏帅李公蔚识马,可见“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社会创设人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文章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知识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马说;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附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叫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丽水县令沈宣词觉得十分奇异,想要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购买)。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和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后来沈宣词得到了这匹马,乘马的情况也和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8.A.同“现”,表现/了解;B.怎么/怎么;C.答应/左右;D.买/集市;故选B。
故答案为:B
9.重点词:策,鞭打;道,方法;食,同“饲”,喂;材,同“才”,才能;通,通晓。
故答案为: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0.句意: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他日”是时间状语,“谒公遂”“问向时马”是两层意思。故可断为: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故答案为: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11. 结合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乙文“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句可知,“名马”要有本领,品貌兼备;
结合乙文“公遂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句可知,“名马”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
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最后被李公蔚相中才一举成名。结合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句可知,“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乙文“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可知随便谁都可以使唤它,失去了它该有的价值,所以说是王公遂根本不懂马,不爱惜马,让马没有发挥它的才能。可见,社会应为人才成长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故答案为:①有本领(才能、才华),品貌兼备。“吃饱力足,才美外见”“洁白而毛鬣类朱”。②善于抓住机会,展现才能。名马经过王公遂、沈宣词之手,不被发现。③有“伯乐”的赏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魏帅李公蔚识马,可见“伯乐”对“千里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社会创设人才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文章讽刺了压制、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12.【答案】【参考例文】
深秋,北风呼呼地咆哮着,怒号着,漫卷着地上的枯黄落叶。这时,有一位颓然的老人,那就是老年的杜甫,站在刚下过雨的泥泞中。他右手拄着老树枝做的拐杖,左手里紧攥着几根茅草。他驼着背,头发散乱,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眼神暗淡无光。他仿佛进入了回忆。昨天晚上,天气很冷,忽然又刮起大风,刮倒了屋外的菜架子,刮得门窗铛铛响,一家人都被吵醒了。忽然,狂风将屋顶上那薄薄的几层茅草卷了起来,刺骨的寒风钻进了屋子里,把孩子们冻得哇哇直哭。杜甫只好用薄得不能再薄、旧得不能再旧的硬“棉被”给孩子们盖好。这时,绵绵秋雨下了起来,冰冷的雨水淋透了全家人。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写作能力,大部分考生都能够做,但也不容易得满分。
【点评】这道题不但要求考生准确将诗歌翻译 下来,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合理的想象,形成一片小文章片段。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