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第17课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第17课 《短文两篇》之《陋室铭》(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19:31: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7.《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从而得罪当朝权贵。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变为连州、和州刺史。《陋室铭》是其在和州期间所作。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存世有散文集《刘宾客集》、哲学著作《天论》三篇等等。
自由朗读全文:
1.不看书本原文,进行朗读,尝试断句。
2.边读边感受本文有什么语言特点?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课文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读课文
语言简洁,凝练优美
整齐对称,句式工整
偶句押韵,朗朗上口
语言特点?
何为“铭”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攻记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墓志铭。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警戒自己的格言。
认识文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疏通文意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名作动,出名,有名
神异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疏通文意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变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都染上了青色。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平民。
蔓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绿
映入
博学的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染上青色
互文句
请自选角度,赏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个句子。
对偶,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
化静为动,“上”“入”二字生动传神,突出陋室环境生机盎然,也流露出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
色彩清丽,一绿一青,衬托出陋室环境清新幽雅。
形体、躯体
疏通文意
不加装饰的琴
调弄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 乱耳 ,无案牍 之劳 形。
佛经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这里代指世俗的乐曲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官府文书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使心境受到扰乱,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感到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什么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宾语前置,“有何陋之”
你穿越时空,慕名来寻访刘禹锡。走进这陋室,你看见刘禹锡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环境幽雅(居住环境)
解读陋室
交友儒雅(交往人物)
情趣高雅(日常生活)
解读陋室
由此看来,他把自己的居室称之为陋室,是真的觉得他陋吗?
除了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这些具体的事,《陋室铭》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解读陋室
类比。以不高的山有仙成名、不深的水水有龙则灵,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有德行美好之人便不陋。通俗易懂而又突出强调地说明因为自己德行美好,所以陋室不陋的观点,使得观点更有说服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读陋室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类比:将诸葛亮的茅庐、扬雄的西蜀屋舍与自己的陋室类比,暗示因为居住之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实际也就是以自己比诸葛亮、扬子云,表明自己与他们是同道中人,暗示自己在政治上、文学上的远大抱负,以及像他们一样的高洁志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解读陋室
引用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后半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表明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另一方面巧妙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之句,表明陋室不陋的关键在于居住之人德行美好,即“君子居之”,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引用孔子的话,同时是反问句,使得陋室不陋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只引用半句,使得文末意蕴含蓄,令人深思。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和州知县看刘禹锡是被贬而来,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反而高兴,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逼其迁居,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附近垂柳依依,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此,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解读陋室
站在这陋室,你想起曾了解到的刘禹锡的经历,感慨不已。
恰好此时知县前来奚落刘禹锡,刘禹锡不在家,请为他发言。
知县(哈哈大笑):他房子都长青苔、长青草了,他就是一个穷鬼。
我(平静地笑道): 你可有所不知,虽房子简陋,可刘兄却觉得苔痕草色都幽雅动人,他是一位 。
知县(面带愠色):虎落平阳被犬欺,看他这穷酸样,肯定没人愿意与他为友。
我( ): 。
知县(勃然大怒):他既没有丝竹音乐可享受,又没有公文可批,他,他还有什么得意的呢?他已经没有了生活的价值。
我( ): 。
……高雅脱俗的儒士
……超凡脱俗、乐观开朗的贤人
解读陋室
安贫乐道的高人
【安贫乐道的情趣】虽贫困,仍乐于坚守理想、信念、准则。
【高洁傲岸的操守】不良环境中保持一身傲骨和纯洁心性,不向世俗、恶势力等外界屈服妥协。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你还知道刘禹锡这样的人吗?
环者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 陶渊明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弟子 颜回
解读陋室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你走到石碑前,不禁想吟诵此铭,来向刘禹锡的安贫乐道、高洁傲岸致敬。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
洒脱、自在、自得
“豪气”
解读陋室
“彭城刘梦得,诗豪也。”——白居易
永贞元年(805),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814年)被召回京城,回到长安后两年(816年),就写了一首桃花诗来讽刺权贵。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而这一次被贬竟达十四年之久。期间他曾写下《浪淘沙九首》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理解“豪气”
十四年后(826年)他又一次被召回,回京途中写诗回赠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一次回来,他学乖巧了吗?没有,他还是不改桀骜不驯的脾气。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十四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武元衡早已死去,而且这么多年来,那些当权派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看此情形,828年再赋诗一首: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理解“豪气”
你觉得刘禹锡“豪”在哪里?
乐观积极;
不畏权贵,坚持自我,不改初心,不同流合污,铮铮铁骨;
面对不公,不抱怨消沉,而是绝不放弃、磨练自己。
理解“豪气”
生活可以贫困, 精神不可潦倒。
刘禹锡之豪,
豪在陋室中的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豪在权势前的不卑不亢、坚持自我,
豪在逆境中的乐观积极、绝不放弃。
理解“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