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驿
路
梨
花
彭荆风
厘清文章思路,体会不同记叙顺序的作用。
体会构思巧妙,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法
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和作用,体会文章描写的朴实民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梨花的花语是纯真,代表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但是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清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宋 苏轼《东栏梨花》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 刘方平《春怨》
了解作者
彭
荆
风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读者一致好评。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中篇小说《云里雾里》;
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红指甲》。
写作背景
作者在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在西南边疆几十年,足迹中踏遍云贵高原。1977年秋,党中央重新提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边疆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小茅屋做点事的人。
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选自1977年11月27日的《光明日报》。
驿路
yì
露宿
lù
竹篾
miè
简陋
lòu
喷香
pèn
撵走
niǎn
悠闲
yōu
麂子
jǐ
恍惚
hū
四溢
yì
修葺
qì
菌子
jùn
标识读音
词语释义
驿 路
迷 茫
简 陋
恍 惚
折 损
修 葺
香气四溢
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广阔而看不清楚。
简单粗陋不完备。
不真切,不清楚。
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
修理房屋。葺,用茅草覆盖房顶。
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略读课文
1.略读时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概括他们与小茅屋之间的事件以及他们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填写下面表格。
出现顺序 人物 与小茅屋的事件 做事的目的
1
2
3
4
5
9
出现顺序 人物 与小茅屋的事件 做事的目的
1
2
3
4
5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
借宿小屋;和瑶族老人一起给房顶加草、挖深排水沟
归还粮食;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
照管小茅屋
修建小茅屋
照料小茅屋
学习哈尼小姑娘为群众着想
的精神
感激、回报曾受到的照料,也为方便后来人
向解放军战士和梨花学习
学习雷锋精神,给过路人避风雨
被解放军战士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
10
略读课文
“我”和老余发现并借宿小茅屋
瑶族老人来小茅屋归还粮食
“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梨花的妺妺照管小茅屋
十多年前解放军战士造了小茅屋
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
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复述
11
略读课文
十多年前解放军战士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
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
梨花出嫁后,梨花的妹妹继续照管小茅屋
瑶族老人到小茅屋借宿,后来归还粮食
“我们”夜宿小茅屋,修葺小茅屋。
按小茅屋修建、维护的先后顺序复述
12
2 .结合资料,比较两种顺序的效果,思考课文采用的记叙顺序及其特点。
初读探究
课文以“我”和老余的一晚一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采用的是顺叙,其中老人打猎迷路夜宿茅屋,解放军盖茅屋,梨花姐妹照料小茅屋是插叙,把十几年的事浓缩为一晚一早,使整个文章悬念迭起,平中见奇,层层深入,扣人心弦。
如果按照小茅屋修建、维护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采用顺叙,故事就平铺直叙,情节也就平淡无奇,失去了趣味性和生动性。
13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及其特点。
考点归纳
顺叙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
先写结果,然后按照时间先后来写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
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突出主旨、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只在篇中。删除不影响主意。
补叙
也叫追叙,行文中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有助于更好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突出人物形象。可在篇中,可在篇末。
14
构思特色
3.再次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设置的三个悬念和两次美丽的误会,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悬念即在文章中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对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和热切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激发读者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情节的发展变化持有一种急切了解和期待的心情。
15
构思特色
第一次悬念
第8段: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第二次悬念
第17、24段“我们”问老人“主人家是谁?”,从老人的讲述得知小屋的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到底谁是主人呢?
16
构思特色
第三次悬念
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小茅屋呢?
第32段: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17
构思特色
“我们”误会瑶族老人是小屋主人。
第二次误会
第14段:“主人回来了!”“我们”认为主人是瑶族老人,原来他是送粮食来的
第一次误会
第29、30、31、32段当“我”看到“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我”料想走在前边的小姑娘“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也行大礼表示感谢,小姑娘却说“不要谢我们”。
“我们”误会小姑娘是梨花,是小屋主人。
18
《春晓》
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春
O1
构思特色
构思特色
课文围绕“小屋的主人是谁”,运用了“设悬—释悬—再出悬”的手法巧制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设置这些悬念和误会对于文章整个结构来说有什么妙处?
19
《春晓》
When you copy & paste, choose "keep text only" option.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春
O1
亲爱的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所有参加修建、照料小茅屋的人都是主人。他们在自己遇到困境或者得到优待的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共情力、同理心。
正是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主人,才使“小茅屋”成为坚固的广厦,成为人们在风雨中的依靠。
20
细读探究
任务一:品1、2、6段,理解其作用,做好批注
第1段:环境描写,感叹句开头,写出了群山的起伏绵延和迷你的暮色。烘托“我们”焦急心情,为小茅屋的出现做铺垫。
第2段: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为小茅屋的出现做铺垫。
21
细读探究
任务一:品6段,理解其作用,做好批注
第6段:环境描写,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花瓣,营造出幽美意境,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后的轻松心情。
22
细读探究
任务二:细读7-12段,这部分对小茅屋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
小茅屋“有物无人”,细致的描写侧面表现了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下文的“误会”“悬念”埋下伏笔。
23
细读探究
任务三:细读27段,品析梦境在文中的作用。
第27段:虚写,意境美妙,人景合一。“香气四溢”一语双关,既是梨花香,也是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芳香四溢,表达了对哈尼小姑娘的赞美之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产生第二次误会做铺垫,
24
品读梨花
任务四:读描写“梨花”的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第3段: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实写
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
第6段: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
25
品读梨花
任务四:读描写“梨花”的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第25段:我们这才明白……多好的梨花呀
第24段: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实写
这里的“梨花”指一个哈尼小姑娘的名字。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关连。
26
品读梨花
任务四:读描写“梨花”的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第27段:这天夜里……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梨花从中……
虚写
情景交融,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成辉,表达赞美之情,引出后面的哈尼小姑娘。
27
品读梨花
任务四:读描写“梨花”的语句,理解“梨花”的丰富含义及作用。
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引用诗句,梨花寓意双关,将花的美和人的美好精神完美融合。“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
梨花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指自然界的梨花:洁白美丽。
含义1
指梨花姑娘:纯洁善良 充满朝气。
含义2
象征着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含义3
作用:情景交融,营造意境。
承上启下,推动情节。
虚实映衬,以花喻人。
反复点题,升华中心。
含义3
指淳朴的民风:互帮互助
29
品读梨花
任务五:作者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分别有什么妙处?
文中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地点)
“驿路梨花”蕴含着花、人、雷锋精神多层含义,也体现了边疆民族朴实热情、知恩图报的优良民风。(新颖独特)
“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主题)
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标题的妙处
30
品读梨花
任务五:作者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分别有什么妙处?
引用诗句将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像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少数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象征,“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
结尾的妙处
板书设计
31
含义
自然界的梨花
梨花姑娘
淳朴的民风
雷锋精神
作用
情景交融
推动情节
以花喻人
升华中心
驿路梨花处处开
雷锋精神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