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 我是《经典常谈》“读书UP主”——名著项目化阅读设计实施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 我是《经典常谈》“读书UP主”——名著项目化阅读设计实施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08 20: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 我是《经典常谈》“读书UP主”——名著项目化阅读设计实施
设计背景
《经典常谈》是八年级语文的必读名著,朱自清先生写于抗战时期,旨在钩玄提要,普及古典名著知识。但因写作时代久远,书中所提古代典籍学生并不熟悉,所以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有些难度。趁着我校“趣雅”悦读节的东风,金东区光南中学八5学部同学将名著阅读、写作以及跨学科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把课内的“表达与应对”“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语文要素融进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段:基础阅读与检视阅读
【核心任务:完成《经典常谈》阅读,进行《经典常谈》圈点勾画和批注,完成《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表格】
一、活动目标
1.制订《经典常谈》阅读计划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进行头脑风暴,制订驱动问题,设置真实情境;
3.初定评价量规,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活动参与度,加强活动效果。
二、活动设计
(一)讨论制订驱动问题,头脑风暴。
1.制订驱动问题。如何在哔哩哔哩做一名关于《经典常谈》的“读书UP主”?
(1)明概念:UP主(uploader),上传者,网络流行词。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UP主是一个日本传入的网络词汇,是upload(上传)的简称。
(2)入情境:出示哔哩哔哩网站“招募令”。哔哩哔哩网站“人文历史”栏目需要与“读书”有关的视频,各位“UP主” 行动起来吧!
哔哩哔哩是国内知名短视频网站,初中生比较熟悉,学生乐意在该网站上传有独立见解高质量的视频。驱动问题的制订,真实情境的设置,能激起学生极大参与热情。
2.头脑风暴。
(1)在哔哩哔哩做一名关于《经典常谈》的“读书UP主”需要做哪些准备?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帮助?
(2)预期成果:摘抄、阅读感悟、手抄报、视频文案、视频等。
(3)视频制作量规初讨论与制订:师生共同提前制订评价单,可让学生了解具体评价标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准备,提高学生积极性,提升活动参与性,加强活动效果。不过评价单并非是最终评价单,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进行修改。
(二)制订阅读计划表,开展阅读活动。
1.(1)师生共同制订《经典常谈》阅读计划表。(建议每天读一到两篇,两周时间读完)
2.温习圈点勾画与批注,阅读《经典常谈》进行圈点勾画与批注,制作本书各篇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段中进行基础阅读与检视阅读,可布置圈点勾画等基础性的阅读任务,并进行头脑风暴,制订驱动问题,设置真实情境,提高参与度与阅读积极性。
第二课段:分析阅读
【核心任务:《经典常谈》写作背景及意义,分析本书语言及结构精妙之处。】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本书写作背景及编排结构;
2. 赏析本书语言及结构精妙之处;
3. 感受朱自清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
二、活动设计
(一)《经典常谈》概况
1.明确朱自清先生撰写《经典常谈》初衷。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写道:“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先生在序言中明确此书非是让读者从中掌握经典深度知识,只是一只航到经典海里的船,普及古典名著知识。与学生明确本书撰写初衷,轻装上阵阅读《经典常谈》。
2.了解本书的编排体例。
《经典常谈》采用古代图书经、史、子、集编撰顺序。经为儒家著作,四书五经,《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为经部;史书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通古今之变,成多家之言,《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为史部;子为学派纷呈,百家争鸣,荟萃诸子,旁搜异闻,诸子第十为子部;集为世上万象,笔底波澜,诗文胜境,气象万千,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为集部。而《说文解字》第一是开篇,朱自清先生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 朱先生曾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顺序让学习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
(二) 《经典常谈》的精妙笔法
1.锤炼语言。《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有趣,用语有读者意识,句段之间衔接自然,展现朱自清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并为普及经典而作进行的精心锤炼。
2.开头多变。本书中开头导入形式多样,有用传说导入、用风俗导入、用时代背景导入等。多变的导入形式让古代典籍更接近读者阅读水平,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三) 《经典常谈》的主题挖掘
1.玩转副标题。《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每篇题目由典籍名与顺序组成,简洁明了。教师引导学生拟写副标题,拟写的副标题概括出每篇重点、特色等,选择篇目拟写副标题为“读书UP主”文案进行铺垫。
2.撰写推荐语。带领学生选择篇目进行推荐语撰写,推荐语需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体裁类型、主要内容及主题。同时还可介绍文章主要特点,如主题理解、语言风格、文章写作方法等方面。
3.勾连课内知识。本书与课内知识勾连密切,如《史记》与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进行勾连,《三礼》与八年级下册《礼记》二则可互为印证。名著与课内知识的勾连印证,拓宽了学生知识深度与广度。
4.经典启示
(1)总结:《经典常谈》清晰明白地介绍经典概况,举重若轻地提示研究关键,波澜起伏地叙述典籍故事,因此叶圣陶先生称之为“文化遗产的好向导”。
(2)本书为何命名为《经典常谈》,而非《经典长谈》?
有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之意;也有经常谈起,常谈常新之意。
【设计意图】本课段进行分析阅读,这是阅读的第三层次。教师引导学生选择精读材料,从局部到整体,由形式到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读物内容重新进行组合、提炼,把它变成自己的观点。选择性阅读也渗透其中,各环节的活动都与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目的相关,也为“读书UP主”的文案作准备。
第三课段:主题阅读
【核心任务:学习并运用选择性阅读,完成选择性阅读单;组内讨论视频文案选题。】
1. 了解选择性阅读并能熟练运用;
2. 完成选择性阅读任务单,确定小组视频文案选题;
3. 搜集素材,组织锤炼,提升材料整合能力,促进名著深度理解。
(一)了解选择性阅读并运用
1.填写个人选择性阅读任务单。填写任务单,对上一课段内容的巩固与延续,同时也是正式接触选择性阅读方法,表格设计贴合阅读者的兴趣,并结合阅读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兴趣完成阅读目的。
2.选题推荐。个人阅读任务单中的选题会出现选择而窄、雷同较多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拓宽选题的维度,选题可指向一篇,更需要指向一本。可罗列选题进行示范:如汉字发展演变、尚书的地位、史书的成因与源流、战国时说客的利弊、作品的语言、别致的开场白等。
3.填写个人选择性阅读任务单。
4.小组讨论:活动小组“我是《经典常谈》’读书UP主’”文案选题与撰写
项目活动小组商议组内最感兴趣选题,寻找最想走进一部/类经典,最想讲述的选题。确定选题后,编写文案提纲。教师可提供支架。
支架:拟写副标题、撰写导语、经典的内容、经典的价值、经典的影响等多角度展开阐述。
(二)各组选题与文案撰写
1.各组选题列举。
2.文案量规制订。
3.文案撰写与讨论。文案撰写需要组员共同寻找相关资料,不断修改。
4.文案展示与评价。文案撰写完成后,小组成员在班级中进行展示。评价采用双线形式,用评价单书面打星和口头评价共同进行。
【设计意图】文案撰写是整个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前承名著阅读,后启视频制作。这一课段进行主题阅读,通过选择性阅读任务单,提炼出个人选题,讨论确定小组选题,搜集资料整理素材完成文案撰写。文案展示环节设置是“读书UP主”视频制作中朗读的预演。
第四课段:视频制作
【核心任务:制作视频修改,视频发布】
目标:
1. 制作视频,依据范例进行修改。
2. 视频在“哔哩哔哩”上发布。
活动过程:
1. 欣赏相关视频、知晓视频制作软件。“读书UP主”视频制作需要师生具备跨学科意识,师生需要学习短视频制作与发布相关知识。师生欣赏“意公子”等知名“UP主”制作的相关视频,了解短视频制作剪辑的相关软件,可用电脑自带剪辑软件,手机上必剪、剪映等。
2. 视频评价标准再次修改制定。
3.组内讨论制作视频内容。如何将文案内容与视频内容贴合,组员需要对视频内容有前期构想,如片头片尾采用何种格式,片头字幕用何种方式呈现,真人用何种方式出镜,可以到网上截取哪些视频片段,需要组内制作哪几页PPT等。需要完成的工作是繁杂又细致的,需要组长与组员不断合作与协调。
4.制作视频并上传。视频制作完成之后,师生共同鉴赏,打磨修改之后在哔哩哔哩网站进行上传。
【设计意图】视频制作是活动最后阶段,也是最终成果的呈现,一个活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才会有真正意义。短视频风潮方兴未艾,各大短视频网站用多媒体精彩演绎着社会生活。从语文学习到多媒体短视频制作,是一个值得师生共同实践的跨学科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