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习题课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
11.1 功
课时划分说明: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学习能量知识的基础,也是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关键,物理学的各部分知识几乎都离不开功的概念。功是本章知识的一个重点内容。功的概念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学习后面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有承上启下之用。本节内容包括功和功的计算两个部分的内容,计划两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功的定义、做功的因素和判断,第2课时学习功的计算。本课时为该节内容的习题课。
课时计划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的概念,会根据实例判断物体是否做了功,会利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用实例分析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重点
运动情况比较复杂时,会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难点
在实例中分析某个力做功情况。
1
2
3
知识回顾
课堂小结
典型例题
目录
一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F
s
F
F
s
二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知识回顾
1、(判断题)下列实例中,有对物体做功的在括号内画√,没有做功的在括号内画×。
A.运动员挺举杠铃的过程
C.小明推木箱推而未动
D.运动员将弓拉弯的过程
E.手将两个鸡蛋举高
F.两人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B.人将木箱推到斜面的顶端
( √ )
( √ )
( √ )
( √ )
( × )
( × )
F
S
F
S
F
F
S
F
S
F
S
典型例题
2、(单选题)如图所示,运动员投实心球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心球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B.实心球从状态2到状态3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C.实心球从状态3到状态4球脱离手之前的过程中,运动员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D.实心球离开手后,运动员对实心球没有做功
D
F1
F2
F3
S
典型例题
1 功的概念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2)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小结: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三 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
W=FS
J
N
m
即:1J=1N·m
·
3、(单选题)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以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后,鸡蛋从最高点落到手中的过程中。鸡蛋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J B.0.2J C.2J D.20J
解析: 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 m=50g=0.05kg,
重力约为G=mg=0.05kg×10N/kg=0.5N,
由图可以估测出鸡蛋下落的高度为h=40cm=0.4m,
鸡蛋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W=Gh=0.5N×0.4m=0.2J。
B
G
h
典型例题
4、(双选题)如图物体在相同力F的作用下,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W2=W3 B.W2>W3 C.W1=W2 D.W1>W3
f2
f1
f3
AC
W=FS
典型例题
5、(计算题)“天府号”动车组在成绵乐城际高铁上投用,标志着成都、乐山、德阳、绵阳、眉山等城市铁路迎来公交化。一列“天府号”动车组(如图)从成都东站驶出,在平直铁路上以 5×104N的牵引力匀速前进1.5km,牵引力做功为多少?
解:牵引力F=5×104N,通过的距离s=1.5km=1500m,
牵引力做的功:W=Fs=5×104N×1500m=7.5×107J
.
答:牵引力做的功为7.5×107J。
典型例题
6、(填空题)用20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280N的购物车沿水平地面向前推动了5m。在此过程中,购物车的重力做功 J,水平推力对购物车做功 J。
解:购物车的重力为280N,但购物车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 即重力做功为0J;
推力对购物车做功:W=Fs=20N×5m=100J。
0
100
F=20N
G=280N
s
s=5m
典型例题
(1)复习上节课关于功的基本知识
(2)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3)学会功的计算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