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机械效率(习题课)课件(2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机械效率(习题课)课件(21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08 21: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
12.3 机械效率
习题课
课时划分说明: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及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两个部分的内容,但由于机械效率会与前面所学的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滑轮组、轮轴和斜面放在一起进行考察,所以本节内容计划4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学习有用功额外功以及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第2课时主要学习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第3课时主要学方向滑轮、杠杆的机械效率的计算;第4课时主要学习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本课时为习题课。
课时计划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2.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会计算滑轮组、斜面和杠杆的机械效率。
重点
1.机械效率的概念。
2.比较机械效率的方法。
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斜面和杠杆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难点
滑轮组、斜面和杠杆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2.有用功(W有):
3.额外功(W额):
4.总 功(W总):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______的功
人们______但又_________的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______
W总=W有+W额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使用任何机械(滑轮、滑轮组、斜面、杠杆等)都____省功。
有用

不需要
不得不做
总和
1. 定义:
2. 表达式:
______与______的______叫机械效率.
η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
总功
比值
3. 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这个机械做功的性能就越好。
机械效率与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4.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有用功一定时,_________额外功
(2)额外功一定时,_________有用功
做功多少
功率大小
是否省力
提升物体的高度
绳子的绕法
减少
增加
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钩码、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待测物理量 G(物体的重力)、h(提升物体的高度) F(拉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注意事项 竖直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实验结论 ①当物体的重力不变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 ②当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时,所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 (同一个机械,其机械效率______固定的)。 ③在相同条件下,摩擦越大、绳子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
说明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关。 (2)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增加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减少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


不是

物体提升的高度
绳子的绕法
增加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减少动滑轮的重力
减少绳和滑轮间的摩擦
有用功
总 功
额外功
机械 效率
四、机械效率的计算
W有=Gh
W总=Fs
(s=nh)
W额=W总-W有=Fs-Gh
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W有=Gh
W总=Fs
W额=W总-W有=Fs-Gh
W有=Gh
W总=Fs
W额=W总-W有=Fs-Gh
G
F

W额=fs
F
G
f
G
F
不计绳重和摩擦:
W额=G动h
滑轮组
斜 面
杠 杆
W有=fs物
W总=Fs
W额=W总-W有=Fs-fs物
(s=ns物)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F
f
G
F
W有=(G-F浮)h
W总=Fs
(s=nh)
W额=W总-W有=Fs-(G-F浮)h
不计绳重和摩擦:
W额=G动h
提升物体
提升物体
在空中提升:
在液体中提升:
五、习题巩固
1.小阳做值日时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关于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 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 克服水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
B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看目的→提水→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举一反三:若是桶掉到井水里,把桶捞上来(带有水)则目的是→捞桶→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五、习题巩固
2.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省力的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 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总功一定时,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机械效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小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
×
×
×
五、习题巩固
3.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B. 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 机械效率的单位是焦耳
D
机械效率的概念

√(减小额外功)

(机械效率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
4.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做功越多,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功率不一定越大
C.机械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D.机械效率越高,做功越少
机械效率与机械做功多少,功率大小均无关!
B
×
×
×
五、习题巩固
5. 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
B.减小机械做功的时间
C.有用功一定时,减少额外功
D.增加机械的功率
C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②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
×
×
五、习题巩固
6. 用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9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10N,绳重和摩擦不计,手的拉力F甲、F乙及机械效率η甲、η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η甲<η乙 B.F甲<F乙,η甲>η乙
C.F甲>F乙,η甲<η乙 D.F甲>F乙,η甲>η乙
D
机械效率的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
①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F甲>F乙
②不计绳重和摩擦:
定滑轮:W额=0 →
动滑轮:W额=G动h→
×
×

五、习题巩固
7. (双选)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相同时间内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忽略绳重与摩擦),则(   )
A.F1<F2 ,η1=η2 B.W1>W2,P1>P2
C.F1>F2,η1>η2 D.W1=W2,P1=P2
AD
机械效率的比较(滑轮组)
②忽略绳重和摩擦:W额=G动h(相等),又W有=Gh(相等)
→W总=W有+W额(相等)→η相等
③ →(相等)
→(相等)
×




W有=Gh(相等)
G同
h同
t同
n1=3 n2=2
G动同
①G同,G动同,n1>n2,
→F1×
五、习题巩固
8. 将同一物体分别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AB、AC以同一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sAB>s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则(  )
A.F1>F2 ,η1<η2 B.F1>F2 ,η1=η2
C.F1<F2 ,η1<η2 D.F1<F2 ,η1>η2
C
机械效率的比较(斜面)
斜面越缓,越省力
9. 甲、乙杠杆的质量和长度均相同,机械摩擦不计,分别使用甲、乙杠杆将物体A提升相同的高度,则在工作过程中,甲、乙杠杆的机械效率相比(  )
A.甲的大 B.乙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机械效率的比较(杠杆)
在提升物体时,甲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做功→额外功
B
G同
f同
h同
W有=Gh(同)
W额=fs→W额1>W额2
G同
h同
W有=Gh(同)
甲杠杆重心提高
,机械效率越低
×
×
乙杠杆重心不变
×
10. 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时,应竖直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_________上升。
(2)多次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绘制出图乙的图像。可知:被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大/小)。
(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图乙知当G动=5N时,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N。
(4)多次改变被提升的物重,用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图中能粗略反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提升物重G关系的是______。
(5)在交流讨论时,小红提出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物重有关”时,要保证每次提升重物的速度相同,你_______(同意/不同意)她提出的观点。
匀速
匀速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
C
不同意
五、习题巩固
G=20N
η和G不成正比,不是线性关系
G=?
11.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理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挥拖车只用了30s时间,就将水平路面上重力是1.5×104N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5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500N,地面对故障车的摩擦力为车重力的0.08。求:
(1)拉力在30s内所做的功;
(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五、习题巩固
解:已知t=30s,v车=5m/s,F=500N,G=1.5×104N,f=0.08G,n=3
答:(1)拉力在30s内所做的功为2.25×105J;(2)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t
G
n=3
v车
①s车=v车t
②s=ns车
F
③W总=Fs
④f=0.08G
⑤W有=fs车
方法:
①读题时找物理量标符号
②根据公式寻找各量之间的关系
③列式规范作答
滑轮组(水平匀速):
W有=fs物 , W总=Fs
三、机械效率的计算
12.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重物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
B. 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 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
s=nh=2×3m=6m
W有=Gh=800N×3m=2400J
G
h
F
n=2
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
×
×
B

13. 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重为2.6×104N的重物。重物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为1×104N,重物露出水面后受到的拉力F为1×104N,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当重物完全在水面下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当重物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五、习题巩固
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解:已知G=2.6×104N,F浮=1×104N,F=1×104N,n=3
(1)不计绳重及摩擦,当重物完全露出水面后:
(2)不计绳重及摩擦,当重物完全在水面下时:
(3)当重物完全露出水面后:
G
F浮
n=3
F
答:……
14.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 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 m、高0.3 m,拉力做功为2.16 J,求:
(1)拉力的大小;
(2)拉动物体过程中额外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五、习题巩固
斜面(提升物体)
解:已知G=4.5N,s=1.2m,h=0.3m,W总=2.16 J
(1)由W总=Fs,得
W额=W总-W有=2.16 J-1.35J=0.81J
(2)W有=Gh=4.5N×0.3m=1.35J
(4)由W额=fs,得
答:(1)拉力的大小为1.8N;(2)拉动物体过程中额外功0.81J;
(3)斜面的机械效率62.5%;(4)物体受到的摩擦力0.675N。
G
s
h
W有=Gh
W总
W额=W总-W有
斜面:W额=fs →
斜面:W总=Fs →
15.如图1,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利用该杠杆提升货物(如图2),货物重120N,在竖直向下大小为120N的拉力作用下,该杠杆从图中水平位置缓慢匀速转至虚线位置,此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高度为0.8m,拉力下降的高度为1m。求:
(1)提升货物做的有用功W有;
(2)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
(3)该杠杆的机械效率η。
五、习题巩固
杠杆(提升物体)
解:已知G=120N,F=120N,h=0.8m,s=1m
(2)W总=Fs=120N×1m=120J
W额=W总-W有=120 J-96J=24J
(1)W有=Gh=120N×0.8m=96J
答:(1)提升货物做的有用功W有为96J;
(2)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为24J;
(3)该杠杆的机械效率η为80%。
G
F
h
s
W有=Gh
W总=Fs
W额=W总-W有
有用功
总 功
额外功
机械 效率
W有=Gh
W总=Fs
(s=nh)
W额=W总-W有=Fs-Gh
竖直匀速提升物体
W有=Gh
W总=Fs
W额=W总-W有=Fs-Gh
W有=Gh
W总=Fs
W额=W总-W有=Fs-Gh
G
F

W额=fs
F
G
f
G
F
不计绳重和摩擦:
W额=G动h
滑轮组
斜 面
杠 杆
W有=fs物
W总=Fs
W额=W总-W有=Fs-fs物
(s=ns物)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F
f
G
F
W有=(G-F浮)h
W总=Fs
(s=nh)
W额=W总-W有=Fs-(G-F浮)h
不计绳重和摩擦:
W额=G动h
提升物体
提升物体
在空中提升:
在液体中提升:
方法:
①读题时找物理量标符号
②根据公式寻找各量之间的关系
③列式规范作答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