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09 15: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意义;
2.分析和平与发展所遭遇的严重挑战;
3.认识在面临全球性问题时国际的应对措施及中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全球共同发展
难点:
1.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全球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预习新知】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 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影响
(1) 的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2)由于长期和平的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3)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好重要的作用。
3、地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
4、和平与发展的含义与关系
①含义:和平是指 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②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 ,两者相辅相成。
5、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一)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在发展方面
(1)自2008年 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2)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3)南北差距和 日益严重。
2、在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 ;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 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 依然存在。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全球治理机制的建立
(1)背景
①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②与此同时,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表现
①在 层面:1999年组成的 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②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 ,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开的 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台。
2、中国治理方案的提出
(1)条件: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2)内容
①一方面,中国高举 、发展、合作、 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构建 ,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原因
①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 ”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2)性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 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评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4)措施:
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附:该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
②2014年11月,中国设立 ,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 ”。
【深化探究】
史料一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0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 22 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史料二 进入新的一年,促和平,求发展,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是世界发展繁荣的前提。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各国人民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进步的美好世界。
——江泽民2002年新年贺词
[思考]
(1)史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2)根据史料二,简析“促和平”与“求发展”之间的关系。
[解读]
(1)根据史料一表格数据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考生可从全球化经济秩序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和平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据此归纳即可。
[尝试解答]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在加大,两者贫富差距扩大。根源:在全球化进程中旧的世界经济秩序仍在起决定性作用。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①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②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①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②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史料一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
——《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史料二 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意味着“多中心崛起、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赢”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条件,并简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国际意义。
[解读]
(1)史料一的关键信息是: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搞好‘公转’,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本国、对世界都有意义。
(2)史料二的关键信息是:“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据此分析即可。
[尝试解答]
(1)意义: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条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意义:开启全球化的新时代;有利于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化模式;有利于优化全球治理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现实意义
(1)对世界: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消除分歧,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
(2)对中国: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与规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
【巩固训练】
1.2022年2月初,俄罗斯、塞尔维亚、埃及、卡塔尔等国家政要出席北京冬奥会,并与中国进行了重要国际问题的讨论。中国也利用冬奥这个平台,彰显“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进一步强有力地推进真正的多边主义,发出加强全球治理正义的呼声。这反映出新时期中国( )
A.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C.外交政策得到各国普遍认同 D.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2.《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全球82%的财富,其中最富裕的1%人口拥有45%的全球财富。这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 )
A.贫富差距严重 B.人口过快增长 C.社会结构变化 D.各国竞争加剧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该会议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美国还企图在这一组织中担任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判断,该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美洲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快速蔓延。危难之际,中国将疫情防控的“中国经验”悉数公开,及时与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疫情防控策略,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抗疫行动。这说明( )
A.各国应该退回到之前自我封闭的状态
B.人类在灾难面前往往束手无策
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抗疫的主要责任
D.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5.下表是美国贸易禁运国家名单(部分)
时间 国家
1951年 朝鲜
1962年 古巴
1965年 巴基斯坦
1975年 土耳其
1980年 伊朗
1996年 利比亚
据表可推知美国贸易禁运政策( )
A.配合了冷战战略的实施 B.缓解了国内滞胀危机
C.破坏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D.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6.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
A.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C.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7.1985年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其中,影响东西问题的主要因素是( )
A.冷战对峙 B.苏联模式僵化 C.经济全球化 D.改革开放
8.“构建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对全世界的民族认同……事实上,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瑰宝是无价的。”基于以上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着重( )
A.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B.提升科技研发水平
C.加深公共卫生合作 D.增强文明交流互鉴
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砖国家重视通过多边金融合作推动自身发展。为此,它们成立的金融机构是( )
A.世界银行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新开发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0.目前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展现中国借助冬奥平台与多国进行友好会谈,积极倡导团结协作,维护世界和平,体现出当今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D项正确;A项错在“构建了”,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A项;B项错在“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睦邻友好是指与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冬奥会的国家并不局限于中国的邻近国家,排除B项;C项错在“普遍认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社会问题。选择A:根据“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全球82%的财富,其中最富裕的1%人口拥有45%的全球财富”可知,世界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3.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表明,该组织推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题目中所说会议为199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当时美国总统为克林顿。故选择C项。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主要职能是调解纷争,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在1994年美国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的一个“设想”,并非已成立的“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题干“及时与全球科技界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疫情防控策略,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全球抗疫行动”表明,中国在全球抗疫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各国共同要应对的问题,说明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D项正确;各国应该携手共同应对挑战,而非自我封闭,A项排除;“中国经验”表明人类在灾难面前并非都是束手无策的,B项排除;各国在抗疫中都应该承担责任,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C项排除。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一些国家采取贸易禁运措施都是在地区冲突的时候,如对朝鲜禁运是在朝鲜战争时期,对古巴禁运是在古巴导弹危机时期,因此可推出美国贸易禁运政策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D项正确;1996年时冷战已经结束,所以美国贸易禁运政策不全是为了配合冷战战略的实施,排除A项;滞涨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事件不完全符合,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与美国贸易禁运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上海合作组织、‘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中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B项正确;A项不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与第三世界、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D项。故选:B。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问题主要是指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故选A项。B、D两项不是“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排除;经济全球化没有影响世界和平,排除C项。
8.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需要加强对全世界民族的认同”“不同的民族……无价的”可以看出,材料主旨强调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故B符合题意;亚洲开发银行是一个亚洲区域性开发组织,A排除;世界银行的建立不是由中国提议,C排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D排除。故选择B。
10.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发展缓慢,民众生活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亟需他们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而根据“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2.5万亿美元”可得出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②③④正确;在“和平与发展”中,和平是前提,先要有和平才能有发展,故①错误。故选: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