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第17课 孤独之旅
曹文轩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孤独之旅”的深刻含义
2.能分析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3.能品析小说精妙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曹文轩。
江苏盐城人。
当代著名作家,擅长儿童文学创作,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
长篇小说《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等。
本文选自《草房子》,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作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本比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鸭苗,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02
知背景
03
夯基础
(1)读准字音
嬉闹( ) 纯粹( ) 觅食( )
撩逗( ) 撅断( ) 犬吠( )
眺望( ) 嗅觉( ) 旧茬( )
驱除( ) 锤炼( ) 肥硕( )
xī
cuì
mì
liáo
juē
fèi
chá
tiào
xiù
qū
chuí liàn
shuò
03
夯基础
(2)认清字形
chóu密( ) chān杂( ) 永héng( )
胆qiè ( ) 逃cuàn( ) lián刀( )
chuō破( ) 一lǚ( ) líng dīng( )
zhèn奋( ) 磨nàn ( )
稠
掺
恒
怯
窜
戳
缕
伶仃
振
难
镰
03
夯基础
(3)词语解释
茬:
抠:
家底:
觅食: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寸步不离:
一批,一组。
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
家中通过长时间积蓄的钱财。
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戏,打闹。
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挑逗,招惹。
嬉闹:
空旷:
撩逗:
厚实:
疲软:
丰富,富裕。
因疲惫而身体发软。
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形容一步也不离开。寸,形容极小。
04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04
识文本
家道中落,随父放鸭;
撑船赶鸭,初到芦苇荡;
芦苇荡遇雨,经受考验;
与鸭共成长。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分析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04
识文本
(1)失去交流的环境。离开学校和同学,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和人群,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
04
识文本
(3)对自然环境的恐惧。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
(4)对前途的恐惧。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生活的茫然,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1.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
(1)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白茫茫的水。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
(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杜小康成长的过程?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1)“我要上岸回家……”
(2)“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3)“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4)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
幼稚、软弱、恋家
克服想家,展望未来
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5)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
(6)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
(7)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
(8)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
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情绪的发泄 ,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
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3.速读文中关于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茫然,恐惧
害怕,胆怯
感到孤独
坚强
不再忽然地恐慌
刚刚出发时:
到达芦荡时:
芦荡安顿后:
住段时间后:
雨后天晴时:
4.本文的环境描写对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无家的飘游者
鸭群
长成真正的鸭
鸭子的恐惧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
鸭子的长大是杜小康成长的写照
芦苇荡
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青森森一片 浩浩荡荡
空气中满是芦叶清香
掺杂一缕一缕香草香
芦叶边飞着无数萤火虫
烘托害怕胆怯
宁静美好
广阔无边
反衬
恐慌
暴风雨
风雨中搏斗,成长的环境,造就勇气和坚强的性格。
5.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
表现杜小康对家的依依不舍,对母亲和上学的魂牵梦绕,对芦苇滩这一孤单的地方的急欲逃离。
6.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但、竟、忽然”表现了变故的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一落千丈”表明变化之大。“只好”传达出杜小康在突然的家庭变故面前的无助和无奈。
(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
(3)前行是纯粹的。
“涌”形象地将芦苇的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动态之美表现出来,将杜小康“逃不走的感觉”表现得更为真切。
“纯粹”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了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
“紧紧”“迟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杜小康的胆怯、恐慌。
(4)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迟迟不能入睡。
“割、扎、围、搭”一系列动词,贴切地写出了父子俩动作的麻利,体现了他们勤劳能干。
(5)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
“跟、拨”动作描写,突出了在紧急形势下,杜小康不顾一切去追赶鸭群的勇敢举动,表明他长大了。
(6)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本文通过写杜小康成长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生活上能吃苦、精神上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年儿童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历练,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找回了走失的鸭子,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举动而兴奋,内心不再悲哀难过,所以有这样的感觉。
当杜雍和终于能行走时,他由祖上承继来的那种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欲望,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他决心将沉没于深水的财富以及由它带来的优越、自足与尊敬,重新找回来。早在他无奈地躺在病榻上时,他就在心中日夜暗暗筹划了。油麻地最富庶的一户人家,败也不能败在他的手中。大红门是永远的。他拉着拐棍,走了所有的亲戚和所有他认为欠过他人情的人家,恳求他们帮助他度过难关。他要借钱。他发誓,钱若还不上,他拆屋子还。他终于又筹集到了一笔款。春天,他从鸭坊买下了五百只小鸭。他曾在年轻时放过鸭。他有的是养鸭的经验。他要把这些鸭子好好养大,到了秋天,它们就能下蛋了。
草房子(节选)
当杜雍和对杜小康说“以后,你和我一起去放鸭”时,杜小康几乎是哭喊着:“我要读书!”
一直对独生子宠爱无边的杜雍和,因为这场灾难,变得不像从前了。他脾气变得十分暴烈。他冲着杜小康骂了一句,然后说:“你只能放鸭!”
当杜小康要跑出门去时,杜雍和一把抓住了他,随即给了他一记耳光。
杜小康觉得眼前一片黑,摇摇晃晃地站住了。他的母亲立即过来,将他拉到了一边。
晚上,杜雍和走到儿子身边:“不是我不让你读书,而是拿不出钱来让你读书。家里现在养鸭,就是为了挣钱,挣很多的钱,以后让你安安心心地读书。
书,迟读一两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秋天,鸭子就能生蛋了。生了蛋,卖了钱,我们再买五百只鸭……隔个一年两年,家里就会重新有钱的,你就会再去学校读书。要读书,就痛痛快快地读,不要读那个受罪书……”
当小鸭买回家后,杜雍和指着那些毛茸茸的小东西,又向儿子细细地描绘着早藏匿在他胸中的未来图景,几乎又把杜小康带入往日的情景里。
五百只小鸭,在天还略带寒意时,下水了。毛茸茸的小生灵,一惊一乍却又无比欢乐地在碧绿的水面上浮游着。当时,河边的垂柳,已一丝丝,带了小小的绿叶,在风中柔韧地飘动。少许几根,垂到水面,风一吹就又从水上飞起,把小鸭们吓得挤成一团,而等它们终于明白了柳枝并无恶意时,就又围拢过去,要用嘴叼住它。
杜小康非常喜欢。
油麻地村的人都涌到了河边,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都涌到了河边上。他们静静地观望着。他们从这群小鸭的身上,从杜雍和的脸上看出了杜家恢复往日风光的决心。眼中半是感动,半是妒意。
杜雍和在人群里看到了朱一世。他瞥了朱一世一眼,在心中说:我总有一天会将你的那个杂货铺统统买下来的!杜雍和惦记着的,实际上仍是祖上的行当。
杜小康望着两岸的人群,站在放鸭的小船上。他穿着薄薄的衣服,在河边吹来的凉风中,竟不觉得凉。他的脸上又有了以前的神色与光彩了。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长成一斤多的鸭离开了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生猛地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当船离开油麻地时,杜小康看到了因为灾难而在愁苦中有了白发的母亲。他朝母亲摇了摇手,让她回去。
将要过大桥时,杜小康还看到了似乎早已等候在桥上的桑桑。他仰起头,对桑桑说:“明年春天,我给你带双黄蛋回来!”
桑桑站在桥上,一直看到杜家父子俩赶着那群鸭,消失在河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