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版科学 八下 期中模拟卷5(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华师大版科学 八下 期中模拟卷5(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4-09 09: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五
1.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铃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诗句中与我们的听觉有关的是(  )
A.举头望明月 B.处处闻啼鸟
C.吹面不寒杨柳风 D.为有暗香来
3.图为杭州运河亚运公园体育馆,将承办乒乓球、霹雳舞比赛。下列光现象的原理与该体育馆倒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近视眼镜看字变小 B.水中铅笔弯折了
C.镜中的自己 D.手影表演
4.在医院中医生用B超检查出病人体内含有结石以后,再用超声波碎石仪发出超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以便于排出体外,关于这两次声音的利用例子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都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B.两次都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
C.第一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第二次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
D.第一次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第二次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5.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6.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
C.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
D.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中的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8.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9.如图所示,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女孩的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B.静电金属球与女孩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C.女孩的头发竖起来是因为头发间相互吸引 D.女孩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10.近年来超导材料(一定温度下导体电阻为零)成为全球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利用“伏安法”可以简单测量导体电阻是否为零,若导线电阻不可忽略,R为某超导材料,则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12.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1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并向右移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变大
14.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产生了如图所示的三束光线,已知∠AOB=∠AOC。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三束光线中OC的能量最大 D.AO和OB两束光线可能同时在水中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判断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C.当滑片P位于a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D.图乙中C点表示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
二.填空题(每空3分)
16.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对周围世界产生各种感觉。品尝杨梅时,酸甜可口的感觉形成于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由于嗅觉中枢    的缘故。
17.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    电,说明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8.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
A.城市禁鸣喇叭 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屏
D.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E.开作战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1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是    (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0.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1:轻敲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2是耳的构造示意图,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外耳道→   →听小骨→   →听觉神经→听觉中枢。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3分)
2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等器材制成了水透镜,并利用水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
(1)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水透镜焦点时发现,当向水透镜内挤入少许水时,焦点向左移。
这一现象说明水透镜的凸出程度越大,水透镜的焦距越    (填“小”或“大”)。
(2)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获得一个清晰的蜡烛烛焰的像。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到40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则应该把注射器的活塞
   (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保持不动”)。
22.下表是声音在不同温度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0 300 氧气 316
15 340 水 1450
30 340 冰 3160
100 386 铁 4900﹣5000
(1)根据表格,说说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2)小明和小科用一根足够长且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科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几声敲打声并说明理由。
(3)闪电和打雷是自然界常见的两种现象,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说明理由。
23.小金在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各电阻之间关系”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器材:滑动变阻器(50Ω、1A)1个、5Ω和10Ω定值电阻各1个、电压表1个、电流表1个、两节1.5V干电池。
R1=5Ω R2=10Ω
次数 1 2 3
电压U/V 1.5 2.4 3
电流I/A 0.1 0.16 0.2
(1)根据电路图甲,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连接好。
(2)小金仔细检测过所有器材后才开始用导线连接器材实验,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而电压表满偏,则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小金开始实验,图表是在这次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两个定值电阻的总电阻为    Ω。根据这三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小金初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24题8分,25.26题11分)
2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2=10Ω,闭合开关S、S2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1V。求:
(1)电源电压大小;
(2)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25.小南在实验室中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由于滑动变阻器故障,闭合开关,滑片P从最右端开始向左滑动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测量滑片到最右端的距离x,同时观察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记录数据并绘制图像。图乙是U与x关系的部分图像,图丙是I与x关系的部分图像,求:
(1)当x=7cm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没有故障时的最大阻值。
26.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1)请你根据图像找出温度为5℃时声速为    m/s。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
(3)1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为    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答案】大脑皮层;适应。
17.【答案】电荷的转移;正;失去
18.【答案】A;C、D。
19.【答案】甲;凹
20.【答案】振动;鼓膜;耳蜗。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答案】(1)小;(2)向右移动。
22.【答案】(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声音会分别沿着铁管、水和空气传播,小明会听到三声敲打声。
(3)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速比声速大得多,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3.【答案】(1);(2)与 R2、R1 连接的导线接触不良;(3)15;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答案】(1)电源电压大小为3V;
(2)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25.【答案】(1)当x=7cm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Ω;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Ω;
(3)滑动变阻器没有故障时的最大阻值为16Ω。
26.【答案】(1)333;(2)在低温下更容易成功;(3)134.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