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
2.品味诗人笔下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爱国之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共同学习两首古诗,说起古诗我们在五年级上册就学过这样三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示儿》师提示注意停顿,再读《题临安邸》《己亥杂诗》)古诗都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爱国。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第一首是《从军行》,第二首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读好题目:怎么读好《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什么时间?地点在哪?什么事情?谁来读一读读好停顿,指生读,生齐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
1.读通读准: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请同学们把两首古诗每首读两遍,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古诗读通读顺。指生读两首古诗。
2.读好节奏:读古诗不光要读准确,还要读出节奏、停顿。这两首诗节奏停顿有什么不同?
(生发现古诗节奏一般是二二三、第二首是四三的节奏)请生有节奏的读一读这两首诗。(师提醒:读好停顿并不是一字一顿的读)
3.主要描写:读着读着我们发现这两首诗是同一方面内容,描写的都是什么?(战争)哪些信息让你做出这样的判断?(百战、穿金甲、楼兰、南望王师又一年)师金甲是什么意思?楼兰指的是?王师?
4.发现不同:两首都是战争诗,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汇报①作者的不同:介绍王昌龄,背过他的出塞,著名的边塞诗人,从军行写了七首,这是第四首;陆游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写诗,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②朝代不同:盛唐弱宋;③感情不同:第一首豪情壮志,第二首凄凉悲惨。④环境不同:第一首边塞,第二首中原大地。
5.描写的对象不同:战士、普通百姓)一起再读两首诗。
三、学习《从军行》
1.方法回顾:先来看第一首,学古诗都有哪些方法?(查资料、借助注释、联系生活、请教别人)
2.诗句理解:请你一句一句读这四句诗,边读边看注释,读完一句想一想他的意思,然后同桌说一说意思。先来交流前两句诗的意思,师读前两句,生汇报意思。说起玉门关你们肯定想起一首诗(春风不度玉门关)连春风都吹不到,可见那里的环境?(恶劣、凄凉、惨淡)(师板书:荒凉边塞)生齐读这两句诗。
一个暗让我们感觉边塞的景色是如此凄凉暗淡,这一个孤字又让你感觉到戍边的生活是如此寂寞。环境是如此恶劣,守边将士的心情是否因此而压抑呢?一起读后两句。穿金甲指的是穿上金甲吗?(把金甲磨穿)有个词就叫做水滴石穿,这句话简单七个字却信息量很大,你读出了什么?(从百战看出战事频繁;黄沙看出条件艰苦;穿金甲体现战争惨烈;战士勇猛勇往直前)七个字读出了环境恶劣、战事频繁、战争残酷,都融在了这七个字上一起读。磨穿的是金甲,磨不穿的是什么?(意志、报国的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为什么终不还?他们不想回家吗?战士们的决心融在这两句诗里面,请生读。铁甲可以磨穿,生命可以牺牲,但是决心不可磨灭,请生读。刀光剑影,生死相搏一起读。
3.诗文拓展:不破楼兰终不还你是不是想到了我们刚才背的王昌龄的另外一首诗,哪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师生共读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师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生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无论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是不教胡马度阴山感受到了边疆战士们怎样的一颗心?(生汇报:匹夫有责、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师总结并板书精忠报国)一起来读一读这首精忠报国的诗吧。
四、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精忠报国的诗从唐一直写到了宋,从前方战士一直传唱到了一位退隐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陆游)。齐读第二首诗。
2.感受画面:如果说刚才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荒凉的边塞,这首诗前两句又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师板书:壮丽河山)真的有三万里五千仞岳?这是(夸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夸张读出来。读出气势,指生读。黄河的长,华山的高我们一起读,再来一遍。这两句诗是不是真的像同学们说的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呢?
3.体会情感:我们来读读后两句也许有不同的理解。这两句诗情感非常丰富,哪些词让你感到心酸心痛的。(生汇报:泪尽百姓的眼泪流尽了、又一年时间上一年又一年;遗民遗弃)
3.资料链接,深入体会:
观看古诗时代背景的视频文字资料,遗民泪尽胡尘里,遗民们会怎样的呼喊?(生汇报)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年是多少年?陆游当时写这首诗时沦陷已经65年了,也就是遗民的泪流了65年,写这首诗三年后就与世诀别,他写下了绝笔诗一起读(示儿)他临死前王师北定中原日了吗?我们不禁要问了这些王师到底到哪里去了?他们期盼的王室贵族们到底在干什么?(生汇报享乐、求和)也就是我们学过的另一首诗《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师引读一边是王公贵族们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一边是山河沦陷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边是含泪的盼望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学到这里你觉得望字仅仅是盼望吗?(希望、渴望、望眼欲穿、还是失望、绝望)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到望字里面,我们一起读读后两句。透过这样的诗句文字,你感受到陆游怎样的情绪?(愤怒、悲愤、渴望统一无奈等)回过头来再看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仅仅在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吗?这个时候三万里河五千仞岳在谁手里?(生汇报:反衬悲哀,前后两句对比)壮丽河山都在金兵手中,让人感到惋惜,所以彻夜难眠,在秋夜将晓走出篱门写下了这样的诗,齐读全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如果说那些王公贵族们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遗民还会泪尽胡尘里吗?如果说南宋的军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豪情他们还会南望王师又一年吗?相比于上一首诗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中包含着陆游的爱恨仇怜。
(生汇报)如果说从军行表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板书:豪情壮志)那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悲愤惆怅(板书悲愤惆怅)
5.生平志向: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罢官回乡,回到了浙江绍兴,但仍然记挂国家遗民。从小就立志抗击金兵所以他在诗里写到,连做梦时候都不忘收复失地,生病的时候还为国而忧,被贬回到家乡仍然盼望收复失地,临死之前还在叮嘱儿子。(师引读诗句)透过一句句的诗,你能触摸到陆游一颗怎样的心?(爱国之心,为国效力,忧国忧民)(师板书爱国忧民)一起读一读这首忧国忧民的诗。请一位同学读出情感的张力,师点评指导并范读再请生读。
五、体会相同
学到这里我们再来看这两首诗,这两首诗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情感:爱国之心;
写法:借景抒情(女生读景男生读情再读两首诗,都是从景写到了情);
修辞手法:对比、夸张
一起来走进充满着爱国心、赤子情的诗,一起读。从唐代到宋代两位诗人,今天我们穿越千年,透过这文字依然能够感受到两位诗人滚烫的灵魂,我们今天来学两首古诗,通过比较发现两首诗的不同,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中华经典的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