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代诗歌五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唐代诗人。
主题与情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作者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同时,诗中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名句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通过时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通过融入哲理,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长久的深刻认识。
《望岳》:
作者: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背景: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本课所选为第一首,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
内容与技巧:诗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现了其高大、绵延的形象。其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泰山的壮美;“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泰山的云气和飞鸟,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名句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和神奇;“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则通过视觉的描写,增强了读者的现场感。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 诗句内容:诗的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登飞来峰时所见的高塔和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感。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寄寓了深刻的哲理,即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2. 修辞手法:这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夸张和衬托等手法。如“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又如“闻说”一词,巧妙地衬托出塔的高耸。
3.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包含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4.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年轻时期所作,当时他正值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游山西村》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主要描绘了山西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以下是一些关于《游山西村》的知识点:
1. 诗人与背景: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对国家、社会的关切为主。《游山西村》创作于陆游罢官归乡之后,此时他心情较为轻松,对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
2.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诗人在游览山西村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包括山水、田园、村舍、寺庙等。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西村的美丽景色,同时抒发了对乡土的热爱之情。
3. 诗歌风格: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清新自然的风格。《游山西村》属于后者,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对乡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山西村的描绘,表达了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社会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5. 名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诗中的名句,它形象地描绘了山西村的山水景色,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曲折和希望的曙光。这句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6. 影响与意义:《游山西村》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乡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一首佳作。
1.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即龚自珍辞官归乡的那一年。龚自珍在离开京城时,深感自己壮志未酬,心中激荡着无限愁思,最终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己亥杂诗(其五)》。
2. 诗句解析:
“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形容愁绪的无边无际,白日西斜则加深了诗人离别的哀愁。
“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诗人自己的马鞭,这里指向东方,意味着诗人即将远离京城,去往遥远的天涯海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诗中的名句,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并非无情,而是要像落花一样,化作春泥,培育下一代,继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 艺术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人借物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落花的描绘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乡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同时,通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眷恋和责任感。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本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记游抒情诗,诗人紧扣题目“游”,剪取乡村游历见闻人诗。
B.首联渲染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颈联则描摹农村独有的古老风俗风情。
C.颔联不仅写了山村山水曲折、花团锦簇的风景,也揭示了困境之后是希望的生活哲理。
D.尾联写诗人一日游完成,以后再也没时间在晚上拜访农家,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留恋。
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题目。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钟山即事①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奉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即事》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时所作。
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中前两句概括峰与塔的高度,极言塔之高峻,造成一种灵动峭拔之势。
B.《登飞来峰》中后两句表现了王安石远离一切纷争,把一切都看淡如浮云的心态。
C.《钟山即事》中“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草随春风舞动的美好情态。
D.《钟山即事》中“坐终日” 一句写诗人虽远离官场,但依然流露出孤独和失意之感。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
王维
太乙①近天都②,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③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④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终南山别名。②天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这里指帝都长安。③青蔼:山中的雾气。④人处:有人烟处。
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望岳》的尾联写出诗人登临泰山之后,俯视群山产生的感慨。
B.《望岳》颈联与《终南山》颔联都从视觉角度描写山间云雾笼罩,令人神往。
C.两首诗的首联都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高远姿态。
D.《终南山》尾联表现出终南山的幽静辽远和诗人的隐士情怀。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虽然他们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评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他们在路上几乎整天都唱歌,能唱的歌无穷无尽。他们唱歌没有人指挥,都是自发的,唱得很好。只要有一个人什么时候劲儿来了,或者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歌,他就突然引háng高歌,指挥员和战士们就都跟着唱。他们在夜里也唱,从农民那里学新的民歌,这时农民就拿出来陕西琵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缘( )故 劲( )儿 引háng( )高歌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新的民歌”相同的一项是( )
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
(3)选文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乐器的一项是( )
A.葡萄美酒夜光杯 B.谁家玉笛暗飞声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五十弦翻塞外声
5.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中有成语,请你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风花雪月是古诗中永恒的主题,请你各写一句(或一联)吟风和咏月的诗句。
吟风:
咏月:
(3)歌曲《烟花三月》中有歌词“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歌曲《涛声依旧》中有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显然,这两首歌的歌词各是依据一首唐诗而创作的,请你写出这两首唐诗的作者和题目。
《烟花三月》依据 的《 》而创作;《涛声依旧》依据 的《 》而创作。
二、诗歌鉴赏
6.
【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情画意”小组,选取了杜甫的《望岳》和《江汉》两首诗歌进行诵读,但是他们对诗歌的内容有几处不解,请你帮这个小组补充完整。
知背景 绘画面 赏写法 悟情感
甲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颔联:神奇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割断一般,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尾联运用的抒情方式: ②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及远大抱负。
乙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 颔联: ① 尾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③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④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诗,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
9.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站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向四周观察。观察者可以按照从中间到两边,从前后到左右,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等顺序把所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出来。比如,《望岳》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从诗人的角度远眺(首联)、远望(颔联)、细望(颈联),写尽了泰山的形神。既有宏观概括,又有细部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请你也采用定点观察法进行一段景物描写。
参考答案:
1.D
2.B
3.A
4.(1) yuán
jìn 吭
(2)B
(3)A
5. (1)悲欢离合
青梅竹马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张继 枫桥夜泊
6. 直抒胸臆 茫茫天地,只有高远天边的那片浮云和我同在;长夜漫漫,陪伴自己的只有那悬挂夜空的一轮孤月 用典(比喻) 表达了诗人孤独悲伤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用世却不被用的怨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最后以老马自比,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积极心态。
7. 七言律诗 游 8.(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9.示例:站在八角亭里举目四望,公园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东边,是一大片枫树林,在初生的阳光照耀下,枫树叶子仿佛着了火一样,红得那么鲜艳。南边,是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一群老人在舞剑,他们身穿宽大的练功服,伴着舒缓而动听的音乐,舞动着一柄柄长剑。在雪白的练功服的衬托下,红红的剑穗恍若跳动的火苗,特别惹人注目。西边,是大片大片的菊花丛。菊花开得正旺,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真是色色俱全,美不胜收。北边,是一个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荡漾着的一只只小游艇。五颜六色的小游艇,在碧绿的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隐约可见,几只水鸟在湖面觅食,它们不时地体态轻盈地掠过水面,给人工湖增添了几许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