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任务目标 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作品,掌握“桃花源”的文化内涵。 2. 熟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3. 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赏析能力。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文中描绘的桃花源的美好意境。 2. 难点: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学法指导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介绍作者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辞赋家。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然而,在当时东晋的官场中,他目睹了许多黑暗和腐败现象,使其与官场格格不入。陶渊明在四十一岁时辞官归隐,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他的诗歌大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善于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他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创田园诗派: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影响诗歌风格:其平淡自然的风格,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体现高尚人格:作品中展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成为后世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诗人。 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的写作背景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有关。东晋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陶渊明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他长期归隐田园,亲身参与农业劳动,对农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通过虚构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美好的桃花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篇文章既是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反映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宁静生活的渴望。《桃花源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 3.疏通文意: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疑问;教师解答疑惑,强调重点文言词汇。 4.再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开头部分: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引出桃花源的故事。 发现桃花源:描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包括进入桃花源的路径和沿途的景色。 桃花源的景象:详细描述了桃花源中宁静、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 桃花源中的人物:介绍了桃花源中居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离开桃花源:渔人离开桃花源后,试图返回寻找,但未能成功。 结尾部分: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5.整理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重点实词: 缘:沿着。 鲜美:新鲜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全,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于是,就。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重点虚词: 之:代词,指代渔人看到的景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作为;对、向。 其:代词,代指桃花源。 乃:于是,就。 焉:兼词,“于之”,在这里。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古今异义: 鲜美:古义是鲜艳美丽,今义多指食物味道好。 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 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屋(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寻病终)。 词类活用: 异: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特殊句式: 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判断句的标志是“……也”。 省略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省略了代词“之”。 深入探究 1.桃花源的生活方式有哪些特点? 自给自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明居民们依靠农业生产满足自身需求。 宁静祥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展现出没有战乱与纷争的平静氛围。 民主平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都能快乐生活,体现出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 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出居民们的热情。 与世隔绝:渔人离开后便找不到入口,说明这里很少与外界交流。 生活简朴: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注重内心的满足。 民风淳朴:居民之间关系和睦,没有勾心斗角。 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2.如何理解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的含义? 保护桃花源的安宁:居民们担心外界的人知道后会打破他们的平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保守秘密的意识:他们希望将桃花源的存在作为一个秘密,不希望被外界所知晓。 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可能对外面的人心存疑虑,认为外界的人不可靠。 维持现状的愿望:居民们满足于现有的生活,不希望有外部因素干扰。 对桃花源独特价值的珍视:认为桃花源的美好和独特之处不适合被外界所知晓和破坏。 这句话体现了桃花源居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重视和保护,也反映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谨慎态度。同时,这句话也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使读者对这个理想之地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3.《桃花源记》的主题是什么? 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通过对比桃花源与外界的差距,暗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探寻人性本真:桃花源中的人们淳朴善良,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寓意难以实现的理想: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理想社会在现实中可能难以真正实现。 4.桃花源的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营造氛围:为故事创造了一个神秘、宁静、美好的氛围。 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桃花源的好奇,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铺垫背景:为后文渔人的奇遇和桃花源的展现提供了合理的背景。 增强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相信桃花源的存在。 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愉悦和向往之情。 影响人物行为:环境的美好促使渔人想要一探究竟。 推动故事高潮:为渔人离开桃花源后的种种遭遇埋下伏笔。 形成对比:与现实世界的战乱和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桃花源的珍贵。 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使故事更加富有魅力,吸引读者继续关注情节的发展。 暗示主题:为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奠定了基础。 五、重点句子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翻译:这个人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都感叹惋惜。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个人特色
反 思 得:
失: